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王羲之行书《金刚经》

(2014-09-17 16:17:34)
标签:

金刚经

佛经

佛教

佛教文化

佛教艺术

分类: 吉祥三宝
集王羲之行书金刚经  

     《集王羲之书金刚经》,为唐代行书碑刻,全称《新集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唐元序集王羲之书。大和六年(832年)立于陕西西安兴唐寺。前冠杨承和序,后列柳公权等人赞语。赵明诚《金石录》、叶昌炽《语石》等均有著录。该碑石久佚,拓本传世很少,以明南子兴藏拓本最佳。现藏故宫博物院。

      《集王羲之书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此经前后六译,各有异同,大和元年(八二七)又排纂删缀,取名为《新集金钢般若波罗蜜经》,并有撰序,于大和四年奉定量上进,文宗李昂敕令集五義之书,将此经镌刻上石,至大和六年春始告完成。

       王羲之的行书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酷爱,贞观初年下诏出内府金帛,广为征集王羲之真迹,其后唐代诸帝亦都好王字,于是集字刻石之风盛极一时,著名的有唐咸亨三年所刻的《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开元九年所刻的《唐兴福寺碑》,而《金刚经》是继此二刻的又一重要集王字石刻。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难等记载。

        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般若智慧。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2/0509/30147413_74.jpg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2/0509/30147413_100.jpg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