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心理学(十七)
心理咨询师
周河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是古时的一种文体,就是现在的文章。文章是表达人们认识、思想、观念、想法、心声、情感的一种形式,可以这样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大自然天然形成之物,一切人类创造的事物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至宏伟建筑都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外在表达,而当我们的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外界事物反馈的信息时,又引发和触动我们内在的思想和情感,所有的思想和情感表达的中心内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端正思想、正心诚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确认识、思想端正是人一生好运的开始,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石。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好比一把刀,你用它来切水果,它只是水果刀,但是如果用它杀了人,它就是凶器。人的本性无好坏之分,即有学习真善美的能力,亦有沾染假丑恶的习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三岁的孩子总是说“死”,动辄就说:“磕死你…”,家长很焦虑。
解决的办法是给予正面引导,远离网络、游戏和动画片,尤其是充满竞争、暴力、血腥的动画片更要彻底断绝,多看、多听、多背诵中国传统文化中善良、友爱、自助助人的典故、寓言、故事,父母经常带孩子走出去,亲近大自然,参加团队活动,回归社会大家庭。在第九篇中我们提到抓住人之初,给予真、善、美的教育,家长、学校、社会现在给予他什么样的教育,未来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我的咨询室里,面对人们的内心焦躁、紧张、不安、散乱,我的对治方法是读论语,讲论语,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情绪是思维的产物,思维的困惑和混乱必然导致内心的不安和情绪的紊乱。我常举一个例子,我们的大脑好比一块土地,如果不播种种子,时间一长这块土地上必然是杂草丛生,只是拔除并不能彻底根除杂草,因为,不管怎么拔除,它还是一样要继续生长,解决的办法是拔除杂草的同时在土地上播撒种子,然后精心浇灌、施肥等等,促使种子生根、发芽、生长、结果。苗芽长的越好,杂草越无立足之地。杂草是我们头脑中的不正确认识、观念、想法,不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主观意念,而种子、苗芽则是正确的思想和认识。有的人急于摆脱紧张、焦虑的困扰,如同在一桶苦水中加上一颗糖果,显然,这桶苦水无法立刻变得甘甜,但是,只要一直往里面加糖,这桶苦水终有甘甜的那一刻。在我的咨询中,读书与讲解相结合,坚持一段时间后,人们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内心的宁静渐渐升起。此长彼消,这正是事物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