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里的故事:从小受“母亲”暴力长大,解开身世后,苦苦寻找亲生母亲

标签:
杂谈 |
分类: 《永刚十八点》节目经典回放。 |
2011年11月10日,在调频98.4哈尔滨文艺台《刚好十八点》节目里,有一位46岁的女士哭诉了自己的经历:我从小受母亲的暴力长大,她经常打我骂我,长大后家里的重任全落在我的身上,可我今天听堂叔说我不是母亲亲生的,我是父亲和第二任老婆生的孩子,我很想找我的亲生母亲……主持人永刚对这位女士进行了进一步交流。为了更深的了解这位女士的遭遇,2011年11月12日《刚好十八点》周末特别节目永刚情感访谈录把这位女士请到直播间里……
张晓霖46岁,身材略显消瘦,带着眼镜,看上去很忧郁,在直播间里,她诉说了多年的苦楚……
(一)从小活在暴力的阴影下
张晓霖的母亲是农村的小学教师,爸爸在哈尔滨防疫站工作,后来做了医生。
父亲和母亲是通过父亲的姑姑介绍认识的,两个人认识不久便结婚了。
张晓霖1967年9月出生在哈尔滨,记忆中,母亲从小就不喜欢她。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对她大发雷霆,有时候还会拳脚相加。
她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每次看到他们在妈妈怀里撒娇,她心里总是很羡慕。但是妈妈却从来没有抱过她,有时候她想去找妈妈抱抱,但是妈妈总是瞪着眼睛看着她,令她心里恐惧。
记忆中,张晓霖是在挨打受骂中长大的。母亲只要稍有不顺心,张晓霖就会经常挨打,妈妈总是用擀面杖、勺子狠狠打她的身体和头部。
3岁的时候,爸爸把她带到奶奶身边,奶奶给她了很多关爱。可是,由于奶奶身体不好,3年后就去世了。在奶奶家生活的她又被父亲接回了家。
6岁的时候,他在儿童的时期里,记得爸爸不愿意说话,脾气很暴躁。他和母亲经常吵架。有了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母的印象很不好。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一天早晨,爸爸和妈妈发生了口角,一气之下他打了妈妈。妈妈在爸爸走后,余怒未消,部分青红皂白,拿起擀面杖就往她头上打。
印象深刻的是,我6岁的时候的一天,妈妈拿着菜刀刃,把我逼到墙角上,嘴里说到:“你杀了你算了!”那时候,她吓得浑身颤抖,然后她求饶。她当时感觉很害怕,眼泪掉下来了,但是没有人安慰她!这些年来,这件事她其实一直埋在心里。那时候,她觉得妈妈似乎和她不是一家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晓霖7岁了,开始上学了。妈妈带着弟弟和一个妹妹一直在外地,而她11岁,就和爸爸在妹妹在家。
11岁,她就开始承担七所有的家务,挑水、劈材、做饭,洗衣服。然后还要上学完成功课。
(二)弟弟妹妹受宠爱,自己备受冷落。
14岁,张晓霖开始读初中,因为离家较远,中午只能在学校。那时候弟弟妹妹也开始读初中,妈妈总是给弟弟妹妹准备好丰盛的午饭,而她中午却从来没有饭吃。有的时候早晨也吃不上,中午也没有饭,只能到晚上才能吃。这些她不敢和爸爸说。因为每次和父亲说起,父亲总是会母亲吵架。有一次,父亲着急了会打母亲。她记得父亲和她说:“我打她是因为她对你不好!因为她打你!我不能让她对你不好!”而为了不影响父亲和母亲的争吵,
有时候,她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白天打了她,父亲晚上还会打我。
那时候她不知道父母心里怎么想的,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被打。可是,母亲却从来不打自己的两个妹妹和第一个弟弟。
印象最深的一次爸爸打了她,妈妈把我的棉衣都脱掉了,还说要冻着她!她觉得很无助,自己偷喝了老鼠药。弟弟发现以后,告诉妈妈,妈妈知道以后,即使送她到第五医院抢救,那时候,她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更远了。
她小的时候,冬天下雪了。妈妈就把我赶出去了,光着脚,让她在外面站着,雪没过膝盖,她感觉很冷,可是母亲去不让她进屋,直到爸爸要下班的时候,才让进屋。那时候,她不知道为什么?还纳闷难道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
(三)毕业参加工作,婚姻不幸福
张晓霖读完高中后,顺利考上大专,选择住校,离开了父母。这样的生活让她轻松了很多,不必再看母亲的脸色。
大专毕业参加工作后,她就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她都会被母亲惹的恨伤心。
于是,毕业之后她找工作了,在单位住,很少回家。
可是,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她就会很痛苦,有家不能回去。每次回去,家里就有战争。母亲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她吵架。每次回家,所有的家务活她一个人承担,母亲从来都是不闻不问。尽管很累,母亲还是不高兴。
27岁那年,工作以后,她的同事介绍她认识了张锋。直到结婚了,有了女儿了,母亲也没有去看过她。1 年后,她有了一个女儿,坐月子的时候,没有去看我。周围人问她:“你生孩子的时候,你妈妈怎么不来呢?我只说:“妈妈忙,身体不好。”可是她感觉没有人关心她的感受,对母亲充满恨意!她一直很希望得到亲人的祝福。父亲也没有去看她,说她找了是一个姓,真不应该!
她内心受了很大的打击,也许从小的经历,她对婚姻不信任,在孩子8个月的时候,丈夫也和他分开了。
几年之后,自己的父亲也去世了。由于母亲和弟弟妹妹没有及时通知她,她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这成为了她一生的遗憾!
她的生活就是和女儿相依为命,她干过保险,做过营销。辛辛苦苦的把女儿养大,女儿如今已经19岁了,哈三中毕业后顺利考上南方的医科大学学习制药。
(四)多年噩梦终惊醒,身世被揭穿
如今,张晓霖46岁,女儿顺利读大学了,她以为生活应该是风平浪静了。
可是,10天前,亲叔叔的孩子做生意回来,要建造一块墓地。堂叔问她,你是哪一支的孩子?她提了父亲的名字。堂叔却说:“你有个哥哥回来认亲。你哥哥是你爸爸和一个女人的孩子,生下来送给了人,后来通知了孩子死了。其实孩子没死,一直活着,现在想认亲,但是也没有认成。张晓霖和惊讶的问:“那爸爸还有别的孩子吗?”堂叔叔对她说:“你爸爸取了三个老婆,第二个老婆生了一个女孩,是南方人生的。据说是生下来也死了”。她听了很惊讶,于是找到了姑姑求证。姑姑说:“第一个老婆生了一个男孩,男孩活着,确实是回来认亲了!”你爸爸的第二个老婆,生的是个女孩!是一个很漂亮的南方人生的!”
她记忆中有一次见母亲的经历:记得6、7岁的时候,父亲把她带到一个地方,让她叫阿姨。那个女人还给她拿的吃的,短短的见面,她印象一直很深刻,那个女人含着泪,从眼神里可以看出对她的爱怜。她记忆里觉得很亲切,可是停留了没多久,我父亲把她给带走了。
还有,在她女儿2岁的时候。家里弄户口本的时候,要血型。那时候看到母亲很慌张,她就从血型上怀疑。
(五)寻找亲生母亲
堂叔和姑姑给她了线索,可是因为父亲去世了,并不知道她的亲生母亲的姓名。她想:亲生母亲活着,也快70岁了。她想对母亲说:妈妈,你知道你的孩子活着多苦吗?你把女儿撇下不管了吗?我很想!我很知道你,你长的什么样子?很希望节假日的时候,能够和你团聚。
她只知道母亲姓彭,是南方人。曾经在人家桥生活过,好像是在哈平路和植物园附近,可是那边已经拆迁。他父亲在黎明乡当过医生,从事建筑行业。而更多的线索,堂叔也没有了印象。
如今,张晓霖很希望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她的养母得了类风湿,她去给买了类风湿的药。养母却很后悔地说:“我对你不好,这是我的报应。”可是,她的养母还是会和她吵架。她现在心里没有了恨,只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给自己一个交代。
记者接通张晓霖女儿的电话。女儿感觉妈妈非常坚强,特别善良。无论姥姥怎么对待她,每年过年回家,都会干很多特别累的活。她做了一个长女应该做的!却没有得到肯定!她希望母亲以后的生活能够幸福,能找一个男人嫁了,过自己的幸福生活。人要找到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生活舒心,希望妈妈永远快乐。
编后语:亲情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一丝不经意间的牵挂、惦记,一种让只有生命的动物都会拥有的本能反应,原始能力。右手亲情,左手爱情,可见亲情的重要! 亲情与爱情都属于一种“戒不掉的爱”。我们希望张晓霖早日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
(本文人物应主人公的要求,只能为化名。)
(本人由调频98.4永刚工作室《刚好十八点》友情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