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理查德·陶伯RichardTauber


标签:
古典音乐男高音 |
分类: 视频 |
http://s3/mw690/001mrJaezy7noh8le1Qe2&690
17岁那年,父亲带陶伯去见维也纳男中音德穆特(L.
Demuth),试听后歌唱家说:"你的儿子根本没有声音,相信我,他永远成不了歌唱家。"然而,正是这位"根本没有声音"的年轻人后来却成为擅唱莫扎特作品、德奥艺术歌曲(Lieder)和轻歌剧的出色男高音歌唱家,有"德国的卡鲁索"之称。
1891年5月16日,陶伯出生于奥地利北部多瑙河上游的林茨,早年在法兰克福霍克音乐学院学钢琴、作曲和指挥,后在弗赖堡结识拜涅斯(K.
Beines),这位弗赖堡合唱团创办人认为他的声音很有潜力,是声乐可造之才。于是,在拜涅斯指导下陶伯开始学唱,时为20岁。
1913年3月2日他在谢姆尼茨(Chemnitz)首次登台饰唱莫扎特《魔笛》中的塔米诺,嗣后加盟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在此十二年间,他饰唱了不少抒情角色,包括奥伯(D.
Auber)《波尔蒂契的哑女》中的阿尔方索、塔米诺、韦伯《自由射手》
中的马克斯、R.施特劳斯《攻瑰骑士》中的意大利歌手、比才《卡门》中的唐·霍塞、威尔第《法尔斯塔夫》中的芬顿、《茶花女》中的阿尔弗莱德、莫扎特《唐璃》中的奥塔维安、《后宫诱逃》中的贝尔蒙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的阿尔玛维瓦、金茨尔
(W. Kienzl)《传教士》(The Euangelist)中的马赛厄斯、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
和鲁道夫以及柴科夫斯基《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连斯基等。此外,他还尝试了些戏剧性角色,如酒神(R.施特劳斯《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别德罗(达尔贝特《低地》)等。
陶伯离开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之后,于1926年进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除参演传统的歌剧之外,还在各地主演莱哈尔的轻歌剧而扬名,如在柏林1926年唱《帕格尼尼》、《沙皇太子》、1928年唱《弗列德里卡》、1929年唱《微笑国》、1930
年唱《美丽的世界》等,并于1931年在柏林唱康戈尔德的《爱之歌》和1934年在维也纳唱《朱迪塔》等。陶伯的歌声与莱哈尔笔下的角色简直是融为一体。
当年被认为"没有发展前途"的陶伯,不仅成为了歌唱家,还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曲家,创作了不少轻歌剧如《歌唱之梦,古老的切尔西》(The
Singing Dream、Old Chelsea)、影片音乐如《我不再相信你》(I’ll Never Again Believe
In A Woman)和歌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迫逗留在英国,从事演唱、指挥和作曲工作。1947年9月27日,他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伦敦皇家歌剧院参演《唐璜》,饰唱奥塔维安,这是他最后的一次登合,次年1月8日他因肺癌逝世于伦敦,终年56
岁。这么一位博学多才的男高音过早地去世,这是20世纪声乐界一大损失。指挥大师克里普斯(J.
Krips)曾说过:“陶伯不仅是伟大的歌唱家,更是伟大的音乐家。”
陶伯一生灌录有700张78rmp唱片,现也有一些翻成CD碟,零星了些,这里有一款《陶伯的传奇》(EMl
5 66692 2)就较系统介绍了陶伯20世纪20、30年代的著名录音,正是他的代表之作。
(以上资料摘自:《20世纪著名歌唱家》 史君良
著)
Richard Tauber:舒伯特《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