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音乐剧《微风轻哨Whistle Down the Wind》


标签:
音乐剧韦伯文化 |
分类: 九霄环佩 |
《微风轻哨》是韦伯在九十年代的少数作品之一。虽然它没有八十年代那些大歌舞剧的滂渤声势和经久不衰的人气,但是这部剧中有几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尤其是由英国少年组合Boyzone唱的“No Matter What”(无论如何)更曾经是英国1998年全年排名第一的单行本歌曲。《微风轻哨》于1998年7月1日首次在伦敦西头的Aldwych 剧院公演,一直到2001年1月6日才结束。其中光是第一年,就有400000人次观看,而且,《微风轻哨》的原剧组灌制的唱片也在出售后一周就达到了金唱片。而Boyzone的“No Matter What”更已经是双白金,后来他们带着这首歌一直唱到北美,小小地掀起一场旋风。
《微风轻哨》原作是Mary Hayley Bell的小说,曾经被Richard Attenborough制作成电影(Bryan Forbes导演),作曲韦伯和词作家Jim Steinman合作的音乐剧是最新的版本。在这一版里,故事的时间地点被改成1959年的美国路意丝安纳州。
这个故事发生在五十年代美国西部一个十分信仰宗教的小镇,那是一个闭塞守旧的上一代与叛逆不鞠的年青人冲突的环境。故事的主角小燕子(Swallow)是镇上一个乖巧的十五岁女孩。由于母亲的去世她一直郁郁不乐。一天,她在牛圈里发现一个神秘的陌生男人。当她询问他的名字,他随口说“耶稣基督”,天真的小燕子以为他是耶稣派遣来回答她祈祷的。但是,镇上的大人一口咬定这个陌生人是一个必须除掉的逃犯。为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小燕子,以及镇上其他的孩子都不顾一切的保护陌生人。故事就围绕孩子们与大人们之间的矛盾展开。孩子们在成人势利冷酷的社会里挣扎冲撞,却始终保持了自己天真自信的本性。小燕子也通过这次经历,发现了自己也明白自己要走的路。在《微风轻哨》中,韦伯把的悠扬动听的慢曲和爆裂刺激的摇滚乐完美地揉起来,成功地表现了剧中传统和革新之冲突的内在。
《微风轻哨》自出品之后就一直得到好评。在韦伯五十岁生日会上,就有“无论如何”(No Matter What),“微风轻哨”(Whistle Down the Wind),“天堂的阀”(The Vaults of Heaven),“轮胎印和破碎的心”(Tire Tracks and Brocken Hearts) 四首歌出现,是他所有音乐剧中暴光最多的一个。
来自《微风轻哨》正式主页的一点散碎消息:
-- 《微风轻哨》是唯一采用真蛇的伦敦西头舞台剧。
-- 儿童群众演员中一个孩子在1999年9月9日晚9点在剧院庆贺了9岁生日。
--
《微风轻哨》一共雇用了120个儿童演员,因为法律规定13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只能工作40小时,13岁以上儿童每年工作80小时。
-- 参加《微风轻哨》首映式的,除了作曲韦伯和作词Jim
Steinman之外,还有<微风轻哨>电影中的演员Hayley
Mills及他的全部家人,其中有男爵John Mills(演员而且在“Cats”录像带里扮演老Gus)和 Mary Hayley
Bell(《微风轻哨》小说作者)。
--
韦伯曾说:"我当然很不希望<《微风轻哨》在伦敦公演两年半就要结束,但是这不会是最后。毕竟这部剧里有'No
Matter
What',是我最成功的在英国排名第一的单行本。而且其他也有几首歌是我十分引以为傲的,我想我会再回去继续为《微风轻哨》写歌的。"
制作:
作词 作曲 编剧 舞台设计 服装设计 灯光设计 声音设计 音乐总监 音乐导演 编舞 导演 |
Andrew Lloyd Webber Jim Steinman Andrew Lloyd Webber,Patricia Knop Peter J Davison Roger Kirk Mark McKullough Martin Levan Michael Reed Christopher Nightingale Anthony Van Laast Gale Edwards |
完整专辑在线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