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旅行/见闻 |
分类: 视觉日记 |
从大理到丽江是一段不短的行程,海拔继续上升,山路盘旋,一路有雨,险情不断。路边呈现出一派原始农业样貌。大片大片的田地间,一条条泥泞的土路笔直的通向田地尽头的村寨,偶见几名身着民族服装的农家妇女跋涉其间,或者几头黄牛放养在路边,悠然闲适。习惯了城市里的钢筋水泥快节奏,眼前的别样风景让身心一下子放松,打开窗户,深深呼吸窗外雨后新鲜的空气。
文明的进步,总是一个轮回的过程,谁又说得清哪一种文明更加先进?陌生化带来的新鲜感是短暂易逝的,想起了宫崎骏一个电影里面主人公自问的话,我是真的喜欢这里吗?还是仅仅喜欢这里的风景?常常自诩为一个自然主义者,然而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如果真的生活在这里,不知道我是不是还能够这样欣喜。
对于丽江,一直非常憧憬,因为大家对她的赞赏有加,因为那里独特的纳西文化,因为文明遐迩的丽江下午闲暇的阳光。
差不多晚上8点了,我们才抹黑进了丽江城。远远看去灯火阑珊,平整开阔的现代化的街道,明亮的路灯,路灯掩映下路边林立的店铺、银行、超市,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一改路上的原始田园风貌。我迷惑这是丽江吗?还是回到了家?
我们摸黑来到了一户纳西人家,昏暗的灯光掩盖不住屋舍的考究。门前是一潭池水,旁有山石垂柳,屋内的家具设施,无不显示着主人的富足生活。纳西喜宴,应该是纳西人接待宾客的最高礼遇了,讲究八菜一汤。主人说,纳西人从来生活艰苦,即便喜宴也十分简陋。而我们吃到的已经是改良之后的纳西喜宴了。看起来还不错哦!只是高原的沸点只有70度,米饭很难做熟,吃着有点硬,但因一路的寒冷劳累,大家也吃得格外香。主人又唱了一首纳西古曲助兴,虽然全然听不懂,但也一个劲地叫好,气氛浓烈。
饭毕,准备回住处休息。仰望夜空,满天的星斗,当时喜不自胜,明天,明天可以见到丽江的阳光了吧?
天不遂人愿,第二天起床就发现窗外在下雨,吃早饭的时候,窗外的冷空气已经让我喷嚏连连了。赶紧回去套上准备好的羽绒服,打着伞,丽江一日这样开始了。
如果说大理是一幅泼墨山水,那么丽江则称得上是工笔重彩了。
这里是个适合享受的地方,到处都充斥着小资情调。客栈都装修的极富个性,酒吧里坐满了闲适的人们,商店的店员也悠然自得,都在抱着笔记本无线上网,全然没有那些高声呼喝招呼客人的架势,买不买随你。
虽然离十一黄金周还有好多日子,但几条主要的商业街已经是人声鼎沸了。这让我很畏惧,浓浓的商业气息,嘈杂的人群也让我对丽江的印象大打折扣。赶忙离开,另觅他途,忙乱中忘记了旅伴的告诫:一定要原路返回。古镇里面阡陌交通,十分复杂,毫无规律可言,终于,我迷路了。走进了古城的不知道那个角落,却也收获了少有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