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转贴 |
下面这篇文章是儿子学校2005年高考省理科状元ZBR母亲的一篇手记,读后感触颇深。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为孩子做些什么?是大包大揽,还是适当放手?这位母亲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希望此文能对正在迎战高考的考生和家长们有所帮助。
相信学校
儿子ZBR学习成绩优秀,荣登2005年高考S省理科榜首,常有朋友问我,是不是经常给他另外开小灶,上补习班,做大量的复习题?
其实恰好相反,由于学校的学习任务很重,老师也抓得很紧,我总是想方设法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而不是添加负担。我觉得,家长如果有能力辅导孩子,可以在知识的贯通上、理解和消化上做一些点拨。如果没这个能力。不如不做。以免给孩子增加更多的困惑。因为知识具有系统性,家长不可能专门为孩子备课,偶尔辅导一下,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像作家郑渊洁那样专门拿出时间和精力为孩子备课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也不是任何家长都能够胜任的。如果确实需要课外辅导,也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找到合适的内行老师,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学习才行。
在学习方面,学生以学习生活为主。应当形成以学校和老师为主导的模式,家长所扮演的角色是配合学校的教育,帮助孩子建立对学校和老师的信心是很重要的。
ZBR从小学到中学我们不主张他在课外时间看教材,而是看教材以外的书,尤其不主张提前看下学期的教材。小学前,考虑到老师要教拼音,要教写字,所以家长虽然可以做这些,但是避开不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他课堂上精力集中地听老师讲课的习惯,培养对老师的信任感。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学生的卷子上有家长写了这样的批语——“考得很不好”。当时我觉得这样写批语不太好,设身处地想,如果我是那位学生的老师,我一定不好受,虽说是在批评学生,但仍然能感到家长指责的目光。受此启发,后来我给儿子的考试卷上签字时,我总要写上这样的一些话,:“谢谢老师的辛勤劳动”,“老师辛苦了”等等。这样的话不仅是写给老师的,也是写给孩子看的。通过这样的点点滴滴,传递出家长对来势的尊重,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记得ZBR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的要求恰好与他班主任的要求不一致,他坚持要按班主任的要求来做,我故意逗他:“你不怕妈妈不高兴吗?”他的回答令我忍俊不止:“忠孝难两全。”虽然用词带有幽默的色彩,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对老师的信任,正是我所希望的。
作为家长最好坚守自己的职责而不干涉学校和老师的“势力范围”。不要把本应是学校承担的重任揽在自己的身上,如果需要家教或课外辅导也只是辅助性的,绝不能喧宾夺主。既然家长将孩子全心交托给学校,在学习辅导上家长不能参与,那么家长不如去做一个快乐轻松的父母,不懂的不要说,不擅长的不去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思考一些学校教育所忽视或无法替代的方面,岂不合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