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困惑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5年来,面对着教材一年一个新变化,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是越来越重,教师在把握教材;课型和教学目标上感到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我们在思考面临的问题:是把英语作为语言来学还是作为外语来教?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来完成教学工作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来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真正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完成教学任务?是真的应该淡化语言知识讲解和基本技能训练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如何应付高考英语中的固定题型呢,面对这些困惑,笔者有如下观点
第一,高中外语教学的教材编写和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和实际的高考题型有些脱节。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听,说,读,写专项和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且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既多又高,教材强调的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工作,学习情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这说明教材的编排是要求我们把英语作为语言来学。然而,这样的目标根本不符合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不发达的陕北地区,面对的是外语素质严重参差不齐的学生,部分高一学生的外语水平几乎要从字母
学起,要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交际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第二,根据英语的课时规定,即使就按照我们学校的临时调整的课时安排,高中英语每周五节课,一学期也就22周,除过节假日,实际上课时间不足18周,就拿高一上册为例,本册一共有12个单元,,总课时量仅有90节,,每个单元只有7个半课时,,要在7个课时内完成一个warming-up,一个speaking,一个talking,两个listening,一个reading(其中包括一个pre-reading和一个post-reading)一个integrating
skill (其中包括reading and writing两部分),一个word
study,一个grammar,一个practising(练习word and
grammar),每个单元的50-60个新词汇,还有workbook的习题,再加上高一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要求有一个过程,,试想这么多的内容要在7个课时内完成,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几乎无法完成教材和教参的建议设计中的主题任务。例如,在人教版英语《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下)的第十三单元的教学建议部分中设计了四个教学任务:任务一:家庭饮食习惯调查。(有语言知识要求,又有语言技能训练)活动形式:1,小组活动:共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调查的对象,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2,个人活动:每个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的饮食习惯;3,小组活动:进行数据整合,统计,分析,写出调查结果,同时针对调查结果,写出本组观点;4,班级活动:交流各组调查情况,师生评价,整合各组调查的数据,并以本班级学生的家庭为样本,分析当前普通家庭饮食习惯,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做的目的,第一是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饮食态度和主张;第二,通过问卷设计,调查访谈,调查报告写作等训练,实践已学知识,第三提倡学生在做中学。任务二;举行健康食物讲座,语言知识要求和语言技能要求和任务一样,活动形式:个人活动:通过上网或者到图书馆查找,咨询生物老师,营养专家等具体途径收集资料。小组活动:将小组活动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整合,通过商议,确定小组专题,人员分工(文字编辑,动画制作,主讲专家,助理等)合作,准备本小组讲座专题内容;第三,班级活动,收集每组的讲座专题,推举主持人,将不同专题穿插,串联,组织健康食物讲座,各组主讲专家发言,专题结束可自由提问
,各组助理记录,整理,资料回传,专家解答。任务三:自己动手做美味:语言知识要求必须是本单元所学语言,语言技能必须达到听说读写全能,活动形式:1,小组活动;共同设计营养美食套餐菜谱,确定所需食物,基本烹饪方法。2,个人活动,小组成员分头查找资料,咨询家长和厨师,对初步确定的套餐菜谱从营养成分,烹饪方式等进行多方面审核,提出修改建议。3小组活动,归纳整合修改意见,,最后敲定美食菜谱,再写出详细的套餐菜谱。根据菜谱,任务分工(食物,辅料选购,洗,切,烹饪等等)4,全班活动:收集套餐菜谱,师生评价。平学最佳健康菜谱设计,确定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让各族分工合作,动手烹饪营养套餐,展示最终成果师生评价,评选最美味菜肴,最佳美味套餐,最棒厨师奖等等,我们从这些任务中就能看出,他要求学生要有多么深厚的语言功底啊,我们处在经济不发达的偏僻地区,学生素质总体不高不说,就是教师的素质也有待与提高,再说我们那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么庞杂的语言技能啊,不用说让学生来完成这么艰巨复杂的任务,就是教师也根本不具备这么高的语言和文化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