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去的几十个小时—致一位和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人

(2016-09-18 11:46:51)
标签:

sammy的天空

情感

娱乐

缅怀

乔任梁

分类: 谈谈,我们只是谈谈
过去的几十个小时—致一位和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人

在过去的几十个小时内,
有些人刚刚用尽洪荒之力,大病初愈,再次从“鬼门关”爬了回来;
而有些人则勇往直前,奋力一搏,大大方方地向“鬼门关”走去,头都没有回。
这只是一个看似与方向有关的选择题,无所谓是非对错,也无所谓生死攸关。
在今天这个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你的内心世界,你的身体健康,与别人有何关系?或许大家只关心你的外在光鲜亮丽,你是否还有“价值”的存在,你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健不健康,真心与其他人屁毛钱关系都没有!有些人不用想这个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有些人需要费点力气,用脚趾头去思考一番,还有些人每次都要费尽气力去尝试,终不得果。
本来不想写,怕自己口不择言,为了一个和自己半点关系都没有的人,大可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还是写了,因为这个社会的爱和希望正在积少成多的减少着,现实却是鸡皮疙瘩掉一地,满满皆是。
我知道凭我一己之力,去呼吁人们相互关心,发自内心,可能有点难,更不好说呼吁人们关爱抑郁症患者,关爱精神病患者,关爱各种疾病的患者,关爱身边的一切,关爱那些有“轻生”念头的人,那更是难上加难。但我还是写了,不仅仅写在我的博客里,还写在我的公众号中。在刚刚大病初愈之际,我想很多人又在默默地嘲笑我了:“你刚好,可真有精力!为了不相干的人和事,简直幼稚极了,难怪你会生病,操心的事情还真多!”我自己知道,每次生病的时候,背后这样的声音简直了,既然你们没有真正在乎我,我又何必在乎这些声音!
来,继续今天的命题。曾几何时,我也一度为了一些实在想不明白的事情而情绪低落,久久不能释怀。近三年的时间,为数不多的人认识到原来我并不是那个看似开朗活泼的女孩,反倒很容易多愁善感。试问,人的一生怎能风平浪静,谁没有钻牛角尖的时候?有幸的是我没有最终变成抑郁症患者,回归了本来的生活,也坚定了一直的理想和追求。其实在那段时间里,我还得感谢自己喜欢书写的这个习惯。
胡适曾经用“三句话”来鼓励年轻人要勇往直前,这三句话也一直鼓励着我。
第一、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花时间去研究的问题
第二、总得有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
第三、总得有一点信心
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却真心是一记良方,这种正能量潜移默化地鼓舞着我,特别是自己笑着面对生活带给我的一切时,会很坦然,这也是我一直都把“胡适”称为“良方”的原因。
在过去的那些个小时里,很多人都有“张嘴开话”,那些拿着死人的“过去”当命题的人们,如此炒作,你们是何居心呢?利益大于一切!我真是服了,非但没有爱和希望,起码的关心和尊重,更甚者最后还要落井下石,胡乱猜忌一番,这跟在死者身上补一枪有何分别?!你们当真特别喜欢干往人伤口撒盐这件事情么?对于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特别拍手叫好?!
让一个正常人,去了解一名抑郁症患者,也许很难,因为根本无法体会他身上背负着什么?能在他发病之际,不去嘲笑他:”呦~原来他心里有病?“已实属不易,就像你永远无法体会一个病人,在病痛之际,曾经承受怎样的身体折磨一样。但是,既然不能理解,是不是也应该做到最起码的“共情”,难道就连这点点的“同情”之心都没有了么?!
我记得就在我这次生病前,曾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讲课,是关于“沟通”的艺术。老师讲得特别好,用各种电影段子等实际例子带入式地讲出了沟通终的经典“三段式”。他的课大家都爱听,生动有趣,老师也哪都好,特别幽默。但是,也许就是他的幽默风趣,谈笑风生的方式也害了他。因为当他以“大学校园每年频发‘跳楼’事件”来讲述在劝解轻生者放弃自杀念头时要如何沟通的时候,我却对他那种“事不关己,或者说早已习以为常”的态度格外地厌恶。也许你会说他就是为了举例,但是你知道么?我们听话,是听音的,听的实际是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如果我会感到别扭和反感,一定是因为你在这里面参杂了一些情感本质。这个社会的冷漠正在一点点侵蚀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抑郁症患者,他们真的很难走出“抑郁”鬼神的魔爪,而病痛之人也很难走出“疾病”缠身的束缚。他们并不想把自己阴暗的那一面呈现给世人。也许只有当他们肌肤溃烂,身体插满各种管子,抑或已经飞去了天堂,世人才恍然明白原来他们真的有病~要知道肌肤溃烂,身体插满各种管子,抑或已经飞去了天堂并不每每都呈现给你看。如果你不能真的在意他们,关心其之,就请把嘴闭上!至少给他们一点儿私人空间,留下对其起码的尊重。
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的人们,别忘了,你们人生之路的最后,终将逃脱不了“生死”这道选择题,不知道,你们到时又该如何选择?是用尽洪荒之力逃过一劫也罢,抑或勇敢向前走进“鬼门关”也罢,总要作答~
愿逝者安息~生者保重!

                                                                                  


                                                                                                               2016年9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