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芈月传》之育儿篇——说说母亲的爱

(2016-01-21 16:45:00)
标签:

sammy的天空

杂谈

育儿

芈月传谈育儿

芈月传

分类: 谈谈,我们只是谈谈
也谈《芈月传》之育儿篇——说说母亲的爱

背景音乐:西风  排箫版
    序:看完《芈月传》有两个星期了,这部剧没有追剧,是一集一集连续看下来的。自《孝庄秘史》之后,仿佛已经等了很久很久,终于又遇到一部让人牵肠挂肚,难舍难分的好剧。
          沉寂了几日,决定得把这部剧里自己所有吸收到的,或者说是强烈的感受全部释放出来,说不定若干年后,再回首,这部剧仍然是自己心里一笔浓重的色彩。
          下笔之前,也是想了良久,最终决定还是从教养孩子这个环节先切入,虽然,这段时间以来,由于《芈月传》大热,网上关于“育儿”的篇幅也非常的多,说法恐怕有很多相似,我还是毅然从这里开篇了。
      今天先来说一说,我看《芈月传》中母亲的爱。
      我想先从《芈月传》后段,芈月怀了义渠君的孩子,可是赢稷并不能理解母亲,和母亲还发生了争执这里说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赢稷跪地不起,请求母亲不要生下腹中的孩儿。其舅舅魏冉看到,劝说不起,非常心疼,去和姐姐说情,芈月当时对魏冉的那一番话着实让人记忆犹新。
“别人容不下她腹中的孩儿尚可,偏偏稷儿也容不下自己的同胞兄弟,如今在这宫中,唯有你们二人(指魏冉和芈戎)与我是一母同胞,同气连枝,这种骨肉亲情是刀砍不断,火烧不灭的。大王稷儿是我与先王唯一的骨血,可是他太孤单了,如今我生下这孩儿,一是珍惜朕与义渠君的情份,二是想给大王多留几个一母同胞的兄弟。”是啊,自古以来,同母的同胞都是骨肉亲情,同父的同胞日后长大为了各自的王位和利益却可能相互残杀。这一语道破了母亲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母爱对于孩子的毕生影响。剧中,魏冉虽然和芈月不同父亲,因为母亲的好,照顾他们长大的葵姑的好,让她们姐弟情谊格外深厚,甚至超过了同父同母的芈戎。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影响力是超过任何的,是旁人不能代替和比拟的,什么样的母亲,就会给予什么样的一个孩子,或是说养育出如何的孩子吧,下面,我就再以故事中几对母子来佐证这一点。
      第一个,想说一说芈姝。都说她教育很失败,养育了一个嬴荡,蛮横无理,戾气过大,最终伤了自己,落得举鼎而亡的下场。可是仔细去想一想,在芈姝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难道没有“爱”么?肯定是有的,而且还很多,甚至是溺爱,疼爱有加。那就是方向不对?其实也不然。
      在我看来,芈姝真正教育的失败在于她并没有把全部的爱正确的给予自己的孩子。这里有两个点,第一个是不是全部的爱,第二个就是不正确。想当年她母后教养她的时候,是要比她威严十倍甚至更多倍的,威严的背后,爱是一点都不少啊,只是方式和方法没有半点的溺爱和示弱。对于芈姝如此之乖巧的一个楚国公主,对母后也算是言听计从了,却唯独在芈月这件事情上,没有退让,也没有理解和体会做为娘的苦心。好吧,这是另外的话题,我稍后会再专门有详细的篇幅来写这一块。且说她自己,真的是把全部的心思用在自己儿子身上吗?恐怕没有她娘那么全部,毕竟,她的爱,是缘于在集市上对秦王赢驷的一见倾心,此后全部的心思都要用在这上面。自发现芈月与自己可能共侍一夫时,就把她自己的心思放了诸多在如何与芈月“争爱“之上了,一边是爱夫100%,却越发觉得自己所爱并不是100%对自己,更甚至是将爱全部给了自己最信得过的那个芈月。而另一边,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得到100%的爱和对待,于是在宠爱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努力把这应该是自己100%得到的爱给夺回来,可惜啊,天意弄人,越是努力和争取,却越是嫉妒和痛苦,最终走向一条不归之路。在争爱的道路上,儿子只不过也是她争爱的一个条件,手段,工具,对于儿子的爱,势必不会全心全意了,自然无暇于关心他是不是不对,是不是蛮横,是不是戾气过重了。至于不正确,前提没了那100%的爱和心,就不会去关注自己在教育上的方式方法是否合适,孩子阶段性的发展等,更不会去修正自己,加之身为皇后,自视甚高,认为儿子就是最棒的,儿子就应该立为太子,自因为自己的关系造成儿子中蜂毒大难不死之后,更是对儿子百依百顺,助长了儿子不良的那些习气,以至于连同儿子一起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第二个自然要谈谈芈月。对比芈姝,芈月自然而然成为了成功的典范。不过,芈月也有三个阶段,让我细细说明下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心全意的爱。相比和自己争爱的芈姝来讲,芈月要幸运很多。自己的至爱呢,认为已经阴阳两隔,所以,心思就没在这秦宫之中,本来也没有在这之中。倒是一不小心,获得了秦王的垂爱,秦王对芈月真是呵护有加啊。后来知道至爱黄歇没有死,替他高兴,但苦于今时今日的身份和腹中骨肉,但更多的是秦王对自己的那些好,已然不能在向之前抛下一切和黄歇远走高飞。留下来的她费劲千辛万苦生下了赢稷,自然是把全部的心思和爱放在孩子身上,加上秦王的爱,她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没有什么担惊受怕,更没有什么心思去揣测他物。唯有对孩子全部的爱,把他养育成人。在对赢稷的教养过程中,特别是小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能看出芈月的爱和用心。用赢稷自己的那句话来讲,就可以突出母亲的爱和重要了:“先做一个像娘亲一样的好人,再做一个像父王一样的大英雄。“哈哈,孺子可教也。在四方馆投注之前,芈月让更没有用自己的意思去干涉孩子的选择,更多的只是告诉他听从自己的内心,这些都是好方法的体现。
      第二阶段,特别呵护的爱却是在特殊条件之下,即将转变之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剧中,众所周知,芈月和赢稷被流放到了燕国,过了一段凄惨的日子。在那些个几经波折,几乎连生存都需要殚精竭虑的日子里,芈月对孩子的爱一分都不能少,还需要更多。她要担心孩子的吃喝,要担心孩子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性命。在逆境之中,她的心思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她才感受到以前总说可以走出宫中,自己去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多都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她才体会原来的生活和思想都是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之上的,自己也是在这段日子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目前的命运,甚至是孩子的命运,也才有了后面回秦国让自己的儿子登基,自己摄政的种种决定的铺垫。
      第三阶段,被切割了的爱。为什么会说被切割的爱?这是到了后面,随着赢稷的长大,加上自己所要照顾的事情越来越多,一个已经四分五裂的秦国足以让她烦恼,外还有各国的虎视眈眈,攘外安内,试问,怎样一个女人在兼顾社稷的同时,还可以更多心思兼顾自己的孩儿,实在很难。再分几分心思给舍命救自己的义渠君,哎,恐怕芈月也是实在身不由己。就是这个时候,母亲希望儿子更多的是理解自己,才发生了后面诸多的矛盾和冲突。我个人觉得后面的展现蛮好的,一个是遵序了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二个也警醒了一些人,爱孩子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只是,在不同的阶段,由于不同的情况,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也要求母亲要随时根据情况来调整自己,与时俱进啊。特别赞赏剧中最后黄歇在四方馆里就芈月和赢稷的矛盾冲突给芈月的建议。你的稷儿无非只是担心有人抢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而已,多去和他聊聊天吧,多关心和爱他,你会发现,你们的关系还是和以前一样,从没有什么改变。
        最后想说说樊长史对自己儿子的爱。哎,这又是一个有爱却十分可怜的人物。剧中樊长史对自己的儿子公子通的爱绝对不比芈月对赢稷的爱和芈姝对赢荡的爱少几分,试问,哪一个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儿。可是就是这样,终究逃不脱由于自己性情之中的那份软弱和胆怯,导致最后丧子之痛。由于自己一味都是胆小怕事,对待别人均是忍气吞声,在孩子面前,母亲的爱中还应该包括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来循循善诱,你的言行中是否包含更多的爱,他们很明白,会体会到理解成自己的东西来消化的。当公子通受到赢荡等人的侮辱和殴打之后,他心中最大的期盼并不仅仅是娘亲的一句安慰和问候,也不仅仅是娘亲的私下保护,而更多的是娘亲能够站出来替自己出头。那个时候,娘亲的处事风格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将决定了公子通最终的命运,只可惜,樊长史啊樊长史,你一贯软弱,你一贯胆小怕事,遇事必躲的风格终将害了你和孩子,你可知道有些事情压在身上是怎么也躲不掉的,你更应该在给孩子的爱和对他的教育中关注到自己性情之中的那些软肋,避免你自己的悲剧在儿子身上再次发生才好啊
       好吧,今天关于母亲的爱,就说到这里。上面举了三个例子,无论是芈姝也好,芈月也罢,既是樊长史,都还是应了我最上面开篇说的那一段。同样的父亲,因为母亲的不同,母亲给予爱的方式不同,教育的方法不同,就会呈现三种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可见,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终其一生啊。
我看《芈月传》的更多文章:
也谈《芈月传》之情感篇——芈月对义渠君是否真的动心
也谈《芈月传》之情感篇——芈月心中的大王
也谈《芈月传》之育儿篇——强势的母亲对孩子的教养
也谈《芈月传》之育儿篇——怎样"孺子可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