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被称为‘心灵鸡汤’,那些边干着家务边聊着天看的电视剧被称为‘肥皂剧’,而我把这段父母辈的感情故事称为‘心灵肥皂’。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你住的城市硝烟弥漫,你生存的空间只剩一点,你在人流中被推着前进,你的心灵染上尘埃—活得很疲倦,忙得很无奈,希望与失望交错上演,很累,想逃避。我一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我一个月挣好几千甚至几万,可我总觉得睡眠不足,钱不够用。我于是好奇,上一辈人,在那个只拿二十几块钱工资的年代,在那个一周只休息一天的岁月,他们是怎么苦熬下来的?我自由恋爱,我与他相守多年,我厌倦了他那张看过千遍的脸,我总谋划着逃出围城有个新未来。幸好我已经不是异类,据说上海被戴绿帽子的男人超过一半,并且离婚大战每天上演。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而摆脱一个人也不过几天。我可以很轻易地说我爱你,我也可以很飘然地与你再见。我于是更好奇,上一辈人,他们如何相守一生而甘之如饴?他们不说‘我爱你’,他们说‘我和你有感情’;他们不说‘老公老婆’,他们说‘小张小李’;他们不是自由恋爱,他们是介绍人牵线;他们不叫‘步入婚姻殿堂’,而叫‘组织个家庭’。我仔细研究过那一辈人,他们在夹缝中生存,活在一个小心翼翼的年代。五四时期的青年尚有徐志摩一般的精神,郁达夫那样的浪漫,他们不吝对爱情的歌颂与赞美,并将爱情演绎成生死之恋。现代人的你情我侬海枯石烂更是愈似商战片,即便是情感,也代价而沽,期待在牛市卖出个最高点。而恰恰就是你我的父母,他们身处一个内敛的时代,羞于表白。他们用最平实的语言,书写着真正的爱。都是凡人琐事,细碎到甚至几分钱。都是寻常百姓,说的是耳熟能详的语言,曾经有那么一大群原本不可能交错的轨迹在人生的旅途相遇并结伴。也许磕磕碰碰,也许摩擦不断,也许泪眼婆娑,也许笑逐颜开。一路走来,竟过了生命的大半。我现在已经相信,所有的婚姻都会遭遇一段飞来的情感,正如所有的电影都会出现撞车的镜头。所有的生活都高低起伏,正如所有的海水潮去潮来。轻易说再见,还是对曾经的日子有所留恋珍惜?也许看完这部‘心灵肥皂’,你会有一丝被雨露洗涤后的清新感。你笑了,你哭了。你抛开了,你留下了。情愿不自由,就是自由了。这就是我对婚姻的理解。也许亘古不变。”
看完了六六这篇自序,你就不得不巴望着赶紧走进这块“心灵肥皂”,看看它到底可以摩擦出多少不同形状和色彩的泡泡,这些泡泡又究竟如何洗涤你我的心灵?
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在改变,而我们也的确成为了现代生活的“牺牲品”,生活的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喜剧,分分合合,合合离离,得失交替,让人心乱如麻!商场如战场,战场就是杀场,甚至连最真挚情感栖息的地方也成了你真我假,亦真亦合的影视剧舞台。源于什么?源于社会太复杂?生活多变化?人们压力越来越大?这个时代充斥着信息现代化,快速发展留下的“后遗症”!所以不得不感叹,我们的父辈,究竟是什么力量可以是他们相扶到老,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可以活得骄傲和‘挺拔’!看完了,也许你会发现,原来所谓生活就是要有背景,有了背景,才会有这么多那么多的笔画!
我于是发现,生活中的我们就是因为太乐忠于“追求”,追求我们认为的“幸福”,我们内心对自我的满足感,反倒忘记了生活的本意。就算大多数女人永远活在理想中,总感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和现在过着的生活太不一样了,于是乎拼命去追和抓,而大多数男人会满足于身边有个妻子和儿女,而这些才是他们不满足于事业的原因。你还是会明白,那些我们对生活的不满,父辈们一样有的,也许他们那个时代欲望没有我们那么大,社会环境也没有那么复杂,但是,他们也一样有,有着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有着对学业的追求,有着对理想和远大抱负的追求。只是,他们不同的,还有着对人对事的真诚和对自我的认真和负责,对生活的剖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单单这最后一点,我们就已经远远不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