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出来后,山顶上还是很暖和的。我们走到瞻鲁台,站在这里,“鲁”国的一切可以看得真真切切。当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眺望远景是一大乐事。在瞻鲁台和侧面的山石之间,有几块陡峭的石壁,石头悬在后面悬崖的半空之中,看着让人“恐惧”,此石名为:“神仙桥”,是啊,恐只有神仙可以从上面穿越而过。这里还是著名的爱身崖,相传古代的人,但凡孝子,为了父母的健康,曾有很多这样的忍者从此处跳下去,只为求福。



站在泰山最高峰,我很惬意,自己上来了,看到了这一切。


又行到南天门,我们准备从此下山到中天门,然后坐车下到山脚下,由于夜晚登山,从中天门到南天门的风景不曾领略。天!我昨天晚上是如何上来的?如此之陡!!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果然是!我们扶着旁边的扶手,小心翼翼地迈着台阶。






好不容易走到升仙坊,过了“一线天”,下山的路便开始“缓和”起来。我们不时还回头看看山顶,“南天门”屹立于山门之间,太雄伟了!上山的人很多,奇怪,上午八点多钟,他们什么时间就开始出发了?这时,见一挑山工,跳着两大箱鸡蛋,上山来。佩服,他的肤色由于常年的日照已经黑黝黝的,不时想到小学的课本——《挑山工》,扁担在他的肩上,压在他黑色的皮肤上,居然一点也不会压出“痕迹”,鸡蛋一个个完好无损地躺在塑料的箱筐里,虽然头上已经有豆大的汗水滑落,但不影响他上山的速度和进度。走过他,我们继续向下,他继续向上,却还没到对松亭的时候,他就提着扁担下山来了,走到了我们前面,当真了得!

来到十八盘的起点,证明我们已经走过十八盘,纷纷合影留念。再次听到熟悉的水声隆隆作响,料想又快到云步桥,这不下来拐过弯儿,就到了瀑布的身边。我们已经行了一半有余,我心里开始雀跃,快到了。可转而又惆怅起来,快要结束这次的泰山之行了。从中天门坐车下到山下,并不是来时的红门。中间经过了黑龙潭和虎山水库。殷哥已在山下等我们。开上车,下榻在如家快捷酒店,收拾了一下,集合,上车。找了一间“泰山一家亲”,吃了道地的鲁菜,喝了泰山啤酒。奔向曲阜。车行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来到“三孔”。




步行于林荫道上,这的树长得真好,荫荫绿绿的。据说是孔子的弟子们栽种的。林荫道的尽头是孔子的“入土”之地——孔林,来到这里的人首先都要祭拜亡灵。在大门口,大家商量要不要买通票,由于时间比较晚,就打算直奔孔庙去看一看,于是一行人打了票,上了观光车,就开进曲阜城。孔林在城外,孔府和孔庙在城里。曲阜有点“勾心斗角”,儒家不是提倡“仁”为本吗。这里的城池很像平遥,不过城里的环境比那里好得多。

不巧的是,今天中秋,所以观光的地方早早就关门了,我们到那就听到司机说:“今天你们恐看不了了,关门了”,那时已经五点多了,宝宝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可刚刚问工作人员还说六点关门。为什么提早关门。这些人还要哄骗我们买通票和上车。赚钱啊!在孔庙门口,我们也不能枉来一次,照相留个影,应该算是到此一游吧。





回到泰山下的如家快捷酒店已经7点多了。稍作休息就到对面的小背篓吃饭。殷哥还特地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块儿月饼。头上的月亮满圆满亮。“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在是远在他乡,也思念亲人。不过不是独自!和宝宝纷纷给家里了电话祝福,饭后在泰安的几条街上漫步。空气很舒服。想着明天一早就要回去了,快趁着这最后的难得时光享受一下这独特的“中秋节的二人时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