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记忆,或许念念不忘 |
文章从这里要开始倒述了,在写之前先看两张前几天照的搞笑版学位照(一点不像个学者):
终于毕业了,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其实自己也没有想到有天会真的就从事会计这份职业了(最初的梦想可真的不是这样的),也没有想到大学的生活是分成两个部分的,而第二个部分,也就是我在本文中将要讲的。
常会想,居然是这样的,可能也有人会有着和我相似的经历,但是,在我的经历中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一些事情让我不吐不快。
其实事情要追溯起来,应该是1997年,中考后我进入了职业技术中学,开始了“会计”专业技术的学习,中专毕业后又通过高等教育考试进入了大专阶段的学习,这是我大学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我们留在下回去说。现在来谈谈2002年专科毕业后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的人生历程。
02年完成专科学习的我,和很多在校的同学一样,准备继续学习深造,并没有参加工作的打算。不过,对于社会实践还是要有的,就找到一家公司进行了两三个月的实习。等到02年9月再开学,就进入了本校专为“专升本”学生准备的预科班继续学习。03年3月在报名考试时,自己没有一点犹豫的将志愿填写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业-脱产班”,剩下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全心备战!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记忆犹新的,特别是对于更亲身经历的人,现在仍是谈虎色变!那就是“非典”,一场“SARS”,改变了我之后的人生历程,成为了我成长这24年来最关键性的一个转折点。
03年的一场“非典”来得是突入其然,却又是有所征兆的,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许多东西。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这里不再多说)。由于“非典”,我们的考试不得不“延期”,在家都被这可怕的“瘟疫”搞得人心慌慌,怎有心情去温习功课。数着日子,看着考试遥遥无期,之前头脑中的“知识”全部当机。六月,“非典”终于有所缓和,我决定再去之前实习过的单位实践一下。这一干又是三个月。因为考试定在11月,大有不急不慌的意思。
十月里的一天晚上,我正在温书,值夜班的母亲打来了电话:“厂子贴出公示,招一批职工子女,有会计专业,我给你报个名吧?”“随便吧”一心复习的我,并没有特别的在意。之后递了简历,进行了综合性考试,笔试通过后又进行了面试。我是在11月初被通知被录取的,既然已被录取,就工作吧,而且,“非典”的确也把人拖的够个呛。不过,试还是要考的,单位通知要我12月1日报到,正好有时间备战考试,考完后,过了几天就上班了。拿到成绩后的我,看到分数的“可观”,决定赶紧动用老爸的“关系”把我转成业余学习,就这样,我于04年2月进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业业余班,开始了三年的本科业余学习。想想,如果不是“非典”,我在03年的9月应该就入学读“脱产”了。
上面说的那么多,只是一个引子,下面就来讲讲在比较特殊的三年大学生活中的一些点滴小记。
既然是业余,顾名思议:业余时间进修。刚开始又工作又学习,很不适应。主要还是工作的关系。因为刚刚进单位,又在车间实习,经常要倒班,时差都未准倒过来,还要去上课。辛苦辛苦。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赶上周五中班由于机器问题,完成生产搞好卫生后将近午夜三点,回到家开始补高数的笔记和作业,近五时才睡觉,七点起来去上课。一上午的数学课基本头大!下午听了一节课后又请假赶回单位加中班。基本上上眼皮已经挨下眼皮,师傅们心疼我,让我猫个地方睡了一小觉。
基本上前一个学期的课程都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学习的,经常倒班总是没有办法上课。后来进了财务科,上班时间正常后,才逐渐调整过来。后来的学习步入正轨,基本稳定。
三年的时间,我收获了什么?在首经贸的学习我得到了什么?和脱产学习的不同,就是,随时可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常是将实际的东西带到理论中学习,这样一来,对工作是相当有益处的。其实,已经学到这里,很多东西都是看你自己的学习能力,大学的学习肯定不是只为了一个“文凭”,它更多的是提高你的综合素质,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到能力,我认为最主要还是两个字—“灵活”,书本上的东西学了的,读了的,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看我们如何将其灵活运用!如果我们问:“一个职高,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多年的人一定比一个刚刚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人,哪个会做的?”,可能说前者的人多一些。这点我们肯定!为什么呢?很简单,工作经验。社会的经验丰富远比读过圣贤书。那么怎么积累?这三年来,很多情况是理论联系实际,反正平日就是工作实践。还有就是和同学沟通,班里的同学都是在职的,在各行各业从事着会计的职业,所以相互的沟通能够相互学习和促进,很好呀,这点就是之前的学习阶段所没有的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直是我的一个“理想学校”,只不过自己不是通过“普高”这条道过来的,绕了个圈,不过当现实写进梦想的时侯,很多客观的我们没办法控制,不过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哦。呵呵,大学生活收获很多啊,友谊,快乐,知识,财富,经验。不过,在这三年中,我也经历了一些人生中的转折(情感上的,稍后才会来说)
现在时常会想起美丽的大学生活,本科的同学,静静,萍萍,晓琳,达,小铮,秀冬…还有和她们一起的快乐时光…..还记得周六上全天课时,中午我们总是一起解决午餐,有时食堂,有时对面的餐馆,有时则随便在超市里买外卖带回班里,大家挤在一起吃,很热闹。和达已经认识很久了,高中时就是同学,不过我们两个在一起时总是要相互挤兑,只有这样才很乐。萍萍和小铮是在这三年内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静静也是临近毕业时OK的。不过开心的事情永远都不断,英同学当了妈妈,生了宝宝,很PP。还有班上的几大帅男,属王岩同学最神!呵呵。
大学生活很幸福的,特别是这段特别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