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飞飞一起看《加菲猫》漫画,加菲猫说:“幸福就是趴在有余温的电视机上睡觉。”飞飞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幸福就是可以买玩具。”
飞飞对玩具总有一种不满足感。虽然一再给飞飞强调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欲望,但最终都被飞飞爷爷破坏掉。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飞飞这个不好的毛病,我决定教飞飞理财,把他的注意力从消费向攒钱上转移。
3月初,我开始考虑理财教育计划,上周一开始实施。我的理财教育不包括做家务。我不喜欢做家务付酬劳。我觉得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每个人都有责任把份内的活干好。而且飞飞也很喜欢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这个周日,他把自己的小挂饰、绒耳套、绒围巾、线手套等冬季用品全部用肥皂清洗干净、晾晒起来,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很开心。因为他认为能帮妈妈分担家务是一种荣耀。我不想把这美好的孝心金钱化。
我的计划是把飞飞目前的陋习开列出来,张榜上墙,每天进行考评,做得好打“√”,做得不好打“×”,一天全部是“√”则获得1元零花钱,大半是“√”则得5角,大半是“×”没有零花钱。归纳一下,飞飞需要改正的陋习共有九项,如不能早起、有时吃饭拖拉、睡觉太晚、在幼儿园不能午睡等等。为了吸引飞飞参与的兴趣,我把考评项目设计成大方框,打在一张A3的纸上,可以由飞飞自己拿着彩笔自评。为了让他搞清积蓄和消费,还为他设立了小帐本记帐,理清存钱罐以前的存款,并送给他一个零钱包放消费基金。
在计划实施前,我先把游戏规则给飞飞详细说明,并告诉他,如果他完成的好,每周最多能有7元的零花钱进帐,这样积攒起来,一个月最多可有30元的积蓄。这些钱我不干涉,随便他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他最近着迷的赛车。当然,如果他买零食,买那些两元的垃圾玩具,也要从这些零花钱里扣,这样把钱都浪费完了就没法买赛车了,只好眼巴巴地等到“六一”儿童节哀求大人给买。但只要他不乱花,现在每个月都可以买上一辆赛车。飞飞一听,忙不迭地点头赞同,表示不吃零食,把钱都存起来买赛车。
接下来就是实施计划了。在进行中,我发现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因为飞飞非常喜欢这个游戏,每天都很努力地按照我们的约定改变自己。7点之前早起根本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准时吃完早餐也没问题;9:30前熄灯睡觉有时会超点时间;晚上不看电视完成的也很好;每晚完成作业这一项有时会做不到,但飞飞都会在第二天早起快速完成,没有一天拖拉作业。因为早起,幼儿园的午睡现在也不是什么难题了,基本上飞飞现在是一上床就睡着了。连老师都惊异于飞飞的改变,时不时地夸奖飞飞一下,这下更带动了飞飞的学习积极性,每天都自信、开心。而前段时间让我几近崩溃的哭闹和所谓的“儿童抽动症”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俺儿没毛病,只是精力太旺盛,没处发泄只好发狂。
总结上一周飞飞零花钱计划的实施效果,我准备做一些调整。根据飞飞的表现,基本上他每周可以挣到3至5元钱的零花钱。但从长远来看,以孩子的态度决定零花钱的多少,不利于孩子对零花钱的规划,也容易使孩子以减少零花钱来放纵自己的行为,最终达不到理财教育的目的。所以我决定以后每周固定给飞飞5元零花钱由他自己支配,考评表则做为辅助,根据一周考评结果,由飞飞决定周六、周日的活动项目。我猜,他更多地是喜欢我陪他做各种实验。而这,对我却是一项苦差事。。。。。
顺便记一下,鉴于飞飞良好的表现,我给他买了果珍、吸管等供他做水梯实验的材料,结果周日飞飞一边玩水梯实验一边喝做实验的果珍饮料,周一早上开始喉咙疼,昨晚发了一夜烧,今天又去光顾医院了。果珍,真是飞飞的克星啊!每喝必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