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抹阳光

标签:
开始了咖啡馆问题不适合接电话杂谈 |
打电话给我,问汽贸城在哪儿?
我晕,汽车厂吧??汽贸城是什么东东?
话说我的这个同学,
十几年前,我们同上小学的时候在一个英语班学习。
他坐在我对面。
我们没有说过话。
十几年后,我去医院复查我的胳膊。
他穿着白大褂被几个患者围在中间,
伏案低头填病历。
这便是我们淌过时间相遇的方式。
那么,Z医生,你还记得英语班里的夏雨荷吗?
当然不记得。
貌不惊人的女生和女人,
从来就是用来被绞尽脑汁努力之后,
假装被忆起的。
那么,汽贸城在哪儿?
我在这个早晨打了7个电话给朋友。
先是4位男性,无法接通的无法接通,秘书台的秘书台,
不接电话的不接电话……
又是3位女性,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后,
我推翻了关键时刻男人就是TM指不上的想法。
把气撒到了最后一个接电话的人身上:
你怎么才接电话!!响了这么久才接!!你干嘛呢!!!
汽贸城在哪?!!!
……
接下来的时间,我必将陆续接到7个问我同样问题的电话:
你给我打电话啦?
针对不同的人,我必将有着不同的反应。
冷笑着说:不方便接电话是吧?
礼貌地说:怕你在开会,我就没接着打。
怒吼道:你TM的永远听不到电话响!
风清云淡地说:啊~~没事儿,问你个地方,后来找到了。
质问:别拿你家信号不好当借口,那你换个房子呗!
……
我喜欢坐在阳光里敲字。
但是我家的阳光照不到书桌。
当初我要把书架和书桌放到离窗最近的地方。
但是,我妈不同意,设计师不同意。
理由如下:书架和书会被晒掉色,电脑会被晒坏,
那个地方不适合放书架和书桌等等。。。
好吧,放在另一边吧,阳光永远照不到的另一边。
那些关于阳光下,晚风中的想象至今仍然是想象中的画面。
那的确是一个并不能算合理的空间布局。
但是,所谓的感觉、情结,本不就跟合理没有必然联系吗?
最终,我高贵地妥协了。
今早起床,站在窗前,闭上眼。
眼帘内是阳光透入的红色。
想起多年前,一位同事写的人物专访。
那第一句话,被我一记经年。
“林晖想创业的想法,源自一抹夕阳……”
我当时的想法是,她的父亲是某投资机构的高管,
她本身海归,年纪轻轻做到副总。
她不缺钱,不为生活所迫。
她想开咖啡馆,
理由当然可以是一抹夕阳,一地星光。
但是今天早晨,我忽然理解了。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外在的能量,
去唤醒被“合理”、被“安逸”所埋没的情结。
唉……接电话时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