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原高丽遗迹“败阵峪”(开原刘兴晔)

(2020-06-09 11:30:47)
分类: 开原历史

开原高丽遗迹“败阵峪”

(开原刘兴晔)

 

       开原高丽遗迹众多,散落民间,官府无载。今开原考证有高句丽遗迹“败阵峪”,记述如下。

 

一    “败阵峪”的传说 

       前几日,我与邱树友、王东升、曹先洲三位老友,去黄旗寨拓碑,途中听说靠山镇村西路旁有残碑一块,我们大感兴趣,于是分头联系。午后从黄旗寨返程途中,几方面得信,说残碑已经不知去向。但又有好友杨和成先生说,他访得一碑,为高崇民家世之碑,此前没人发见。 

       在王、曹二先生拓碑同时,我们与高氏主人一旁边唠嗑边访谈。老姓老人说:其家原来不居住于靠山屯,而是居住于“败阵峪”。问他“败阵峪”三字含义,他说,老老年儿的时候,唐将薜礼与高句丽葛苏文大战,葛苏文战败后,此地被称为“败阵峪”。这是关于开原高句丽地名文化的最新发现,对解读高句丽历史很有价值。

碑

       此“败阵峪”,在靠山村南,中兰公路南侧,为高氏一迁地。这一带叫峪的地名较多,有黄旗寨的韭菜峪沟,有白旗寨的上韭菜峪、下韭菜峪,有下肥地的枪杆峪,有熊官屯的上峪、下峪等等。

 

二    高氏古碑记为“稗子峪”

       拓完高氏古碑,回到家中,邱树友将拓片上的碑文整理出来,发给我后说:碑文记载叫“稗子峪”,不叫“败阵峪”。我俩交流,或许老百姓所说是其原名,就叫“败阵峪”;文词写法记为“稗子峪”,刻碑时就以文词写法而记。

文

 

        再次交流时,我俩探究“稗子”的含义,认为有二:一是稗草,至今当地仍称稗子,也称水稗草,与稻苗相似,区别是稻叶宽而弯,稗叶窄而尖,贼贼的枝楞着;稻田搙水稗草,用手在水下摸其根茎,稗茎扁而滑,稻茎圆而涩。二是“败阵”与“稗子”读音相近,记录时就写成了“稗子峪”。三是为古代民族语言,本就不知何意,记成汉字时就写成了文词“稗子峪”。

       当地村民特别是高氏后人,倾向于第二种说法,认为就是高丽被唐军打败了,该地遂名“败阵峪”,碑上所刻“稗子峪”其实就是“败阵峪”。

       此种说法,与开原镇北堡“三年错听成三天”的传说相类似。镇北堡古城传说为:高丽被唐军打败了,被限令三年内迁走,但高丽棒子没听清楚,听成了三天内迁走,于是仓猝间只把好携带的最值钱的东西带走了,其他东西都随古城遗弃了,也有些好东西扔进井里。

 

三    “败阵峪”何在

       村民如高氏后人所说“败阵峪”,就在今开原市靠山镇靠山村南,柴河北岸,杨和成家南面耕地之中。

       但读碑文,似又不同。碑文曰“清定国安,留落辽东稗子峪”,似乎高氏从山东迁来,首居“辽东稗子峪”,再入“奉天府承德县募化社二甲村”,最后才到开原县靠山屯并修祖茔于“边南东山坡”。碑文记载高氏一迁地为辽东稗子峪,二迁地为承德县二甲村,三迁地为开原县靠山屯,后以人多地少而分枝四迁铁岭东康家庄子,五迁地为罗家荒地,居住靠山屯者最终迁地为至黄旗寨大寨子。

       查回忆录《忆高崇民同志》和《高崇民传》,又有不同。二书皆言高家于1794年“闯关东”,“举家迁到盛京辽阳县牛蹄崖村”,“后来,又由辽阳牛蹄崖村转迁至开原县柴河沟靠山村”。这里记载高氏始迁地为辽阳县牛蹄崖,继迁地为开原县靠山屯。

       如果按村民如高氏后人所言,结合碑文及传记,则高氏一迁地为辽阳县牛蹄崖,二迁地为辽东稗子峪,三迁地为承德县二甲村,四迁地为开原县靠山屯,后部分五迁地在铁岭东康家庄子,六迁地为罗家荒地,七迁地为烧当襍,终迁地为从四迁地靠山屯五迁至开原县大寨子。若如此,则辽东稗子峪不在今开原县靠山屯南。

 

四    “稗子峪”何在

       百度再查“稗子峪”,果然存在,但在今抚顺县哈达乡富尔哈村西的板石沟。

       据《明史》和《大清一统志》记载,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明军分四路进剿后金国努尔哈赤,北路明军以原任总兵官马林为主将,率军兵二万余人由开原城出发,二月二十九日从铁岭的三岔儿堡出边,夜营稗子峪,三月一日驻营于尚间崖,三月二日晨遇敌后分兵二路,马林率部驻尚间崖,潘宗颜驻兵于尚间崖西三里的斐芬山,以犄角之势临帮。战斗的结果,两营皆败,马林仅以身免,逃回开原。考察开原、靖安堡、三岔堡、稗子峪、尚间崖、斐芬山,尤其“初,林领开铁兵从三岔口出边,营于稗子峪,夜闻奴陷杜松军,军中遂哗。及旦,敌至,林甚恐,遂提部下兵,避其锋以去,宗颜独留殿后”,则此“稗子峪”,当在即今抚顺县哈达乡富尔哈村西的板石沟,怀疑“板石”即为“稗子”之音转

       分析此则材料:(一)方位不对,两处“稗子峪”决非一地,高氏“稗子峪”必不在抚顺县板石沟;(二)“稗子峪”为古民族语言,故史上辽东可能有多处“稗子峪”;(三)若“板石”为“稗子”二字音转,而开原市靠山镇靠山屯北郭蒋村北山沟也叫“板石沟”,明长城经由地也,又当如何解释。

 

五    “败阵峪”再考

       碑文所载“辽东稗子峪”,前文已述不在抚顺县明石沟,似应在古承德、铁岭、开原三县之间。靠山屯清初属铁岭县,清代后期至今属开原市,地近承德县。

       再考高氏后人所言地名“败阵峪”,与靠山屯隔一柴河支流靠山河,相距千余米距离;且隔中兰公路一北一南,“败阵峪”居河东“边南东山坡”,靠山屯居河西北山根,古代不是一处村屯,各有自己地名。

图

 

       这一带高句丽古城寨较为密集。“败阵峪”东,柴河另一支流枪杆峪河,有村曰枪杆峪村,两峪中间隔着柴河又一小支流曰达鞑子沟(达子沟)河;如靠山河即是古“败阵峪”,则靠山屯居于“败阵峪”河西岸之北山脚下,故名靠山屯。而“败阵峪”为古村落,靠山屯为后起村落,明代《开原图说·柴河堡图》中没有关于“靠山屯”之记载,而有关于“败阵峪”东“我罗寨”(今靠山镇干河子村)的记载。而“我罗寨”东,今东西龙湾村中间有高句丽龙湾山城,山城下与柴河北岸之间有古高句丽城“一面城”村。“败阵峪”村西十余里为明之柴河堡城,高句丽称“寒江关”。再西二十里左右为马家寨古城,《辽史·地理志》记载为高句丽永宁县城。

图

 

六    历史补白

       刚刚出版的“开原丛书”《高崇民全传》,以及几天后即将开馆的“高崇民生平事迹陈列馆”,都只记载高家“逃荒至盛京(今辽宁省)辽阳县牛蹄崖,后又迁至开原县”,其间出现较大历史空白。

       这段历史空白就是高氏始迁地牛蹄崖与终迁地大寨子之间,除四迁地靠山屯外,还有二迁地为辽东稗子峪和三迁地为承德县二甲村,以及五迁地康庄子和六迁地罗家荒地,此碑之拓与碑文研究填补了重要的历史空白。

      更为重要的是,高氏祖碑更填补了高句丽史研究的空白,这大概高氏家族及高句丽研究都未曾料及,可见我们拓碑小分队的意义已经初显,我们的高氏家庭研究、辽北古地名研究、东北高句丽研究及古碑研究,成果日益显现。

 

六    “败阵峪”附近高句文化遗产列表

        枪杆峪:位于开原市下肥地镇枪杆峪村。薜礼征东“枪杆”传说

        卸甲沟:今作谢家沟,位于开原市黄旗寨镇谢家沟村。薜礼征东“卸甲”传说。

       马蹄印沟:今作马蹄页沟,位于开原市黄旗寨镇吴家岭村。薜礼征东“马蹄印”传说。

       盖氏武场:位于开原市威远镇龙潭山城西山。高句丽盖苏文演武场。《威远龙潭寺》一书有载。

       盖苏文地缝:位于开原市庆云镇西古城子村。高句丽“盖苏文地缝”传说。《辽海轶事》有载。

       盖苏文山:也作盖斯文山,位于铁岭县平顶堡镇小红石村北。

       摩离红山:也作莫日红山、菠罗红山、莫离轰山。位于开原市黄旗寨镇吴家岭村。高句丽莫离支盖苏文传说。

       塔山:位于开原市威远堡塔山村塔山之巅。徐懋公“懋公塔”塔基。《开原县志》《东北古都开原》《关东名城开原》有载。

       滚马岭:位于铁岭县白旗寨满族乡夹河厂村。薜礼征东“盖苏文滚马”传说。

       大手印:位于铁岭县熊官屯猫崖子村,遗迹淹没在柴河水库中。薜礼征东“大手印”传说。

       唐王营:位于铁岭县催阵堡乡。《铁岭县志》《扈从东巡日录》有载。

       高丽坟沟:位于开原市黄旗寨镇谢家沟村小北沟。

       高丽营子:位于铁岭市清河区货郎屯与汪哆罗束之间。

       高丽营子:位于铁岭县

       大高丽屯:位于开原市业民镇清辽村。

       小高丽屯:位于开原市业民镇富强村。

       高丽沟:位于调兵山市晓南镇高丽沟村。

       高丽站:位于铁岭县平顶堡乡。

       高力井子:位于昌图县四面城镇。

       高丽房:位于昌图县。

       高丽城:也称朝鲜城,位于康平县城子沟。

       高丽城:明代镇北堡城,位于开原市威远镇镇北堡村。

       高丽城:位于开原市中固镇沙河子村南。

       高力墓子:位于西丰县振兴镇高力木子村、

       高丽坎子:位于铁岭县103省道旁。

       高丽房申:法库县十间房镇魏家楼村

       薜礼征东壁画:位于开原市松山镇象牙山上。

       将军床:位于开原市松山镇象牙山上。

       藏君洞:位于开原市松山镇象牙山上。

       夫余城:位于开原市老城街后三台子村夫余古城址。

      花城子:也称哈达山城、哈达石城、古城子山城,高句丽夫余州豊夫城。位于开原市八棵树镇古城子村。

      古城堡:高句丽古城,位于今开原市八宝镇古城堡村。

      西古城子:高丽城,位于开原市庆云镇西古城子村。

      新屯古城:高句丽夫余州铜山县。位于开原市中固镇新屯村。

      龙潭山城:位于开原市威远镇。

      龙泉山城:高句丽夫余州永宁县。位于开原市马家寨镇。

      龙湾山城:位于开原市靠山镇。

      黄龙山城:位于开原市老城街黄龙冈塔子沟。

      孤山山城:位于开原市松山镇。

      催镇堡山城:位于铁岭县催阵堡乡。

      青龙山山城:位于铁岭县李千户镇张楼子村西南1.5公里处的凡河南岸。

      城子山山城:高句丽夫余州屑夫娄城,位于西丰县凉泉镇城子山。

      夹草沟高句丽墓群:位于开原市李家台镇夹草沟村。

      建材厂高句丽墓群:位于开原市八棵树镇建材厂村。

      等等。

 

      七   白子峪

       2020年8月5日1:40,翻阅康熙十六年《铁岭县志》“村落”条发现:“白子峪,距城七十五里,旗下。”其前为柴河堡,其后为一面城,看来当年这个“败阵峪”或“稗子峪”,原来书面写法是白子峪,而且是旗人所居之村屯。或者说,白子峪才是靠山村的前身。

      同时,也感慨于当地这一带多有以峪为名之地名。看来有时间,要把这些古今叫峪的地名好好整理一下,看看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也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2020.6.9于酌书山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