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守屯的来历(开原刘兴晔)

(2020-03-17 22:13:05)
分类: 开原文化

英守屯的来历

(开原刘兴晔)

 

       辽宁各地,有许多叫英守屯的屯。开原有,铁岭有,苏家屯、抚顺、海城、葫芦岛等许多地方都有。只不过有的叫英守屯,有的叫英守村、英守堡、南英守屯、崔英守屯等等。如此众多的村屯都叫英守屯,一定有着什么共同的来历。

       对此,今晚辽沈铁开地区的文史爱好者在“辽北古地名群”里,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大家又是翻书,又是上网查,搜寻资料,分析原因,研判正误,终于弄清了英守屯的来历。

       原来,清代朝廷征收的皇粮国税中,有一种是在满清发祥地的辽宁设有许多鹰户,也叫鹰鹞户,是专门给皇家内务府狩捕鹰雉的丁户。这些鹰户年深日,聚落成屯,成为以鹰户为主的村屯,故称鹰狩屯或鹰手屯,后来叫白了就叫成了英守屯。这就是辽宁地区存在许多英守屯的原因

       这些捕鹰进贡的丁户,一般多为善长狩猎的满族,也有其他民族,但汉民极少。他们都入旗籍,属于内务府都虞司,分为旧丁、新丁。旧丁鹰户专司捕雉鸡,每丁每年交雉100只,每缺1只罚银1钱;新丁鹰户专司采供鹰鹞,每交海东青1架折合白银30两、白鹰1架折银30两、鹞鹘1架折银1两、小鹰1架折银5钱。鹰户每年由都虞司咨兵部换给信票,外出捕鹰。每年定期按时供赋,逾限未完者视多寡分别惩处。鹰户缺出,由其子弟顶补,因此鹰户数额是固定而不增加的。

       由于鹰户隶于旗籍,地位远高于普通民籍,是十分荣耀的,因此有清一代一直保留下这样的村屯名称,就是清朝灭亡了可村名仍然保持不变,直到今天。可见人们都是爱惜家族荣誉的,传统恒久远,故事永留传啊.。

                                                                     2020年3月17日夜

                                                                                于酌书山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