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帝东巡诗文选(附)黄旗寨诗(刘兴晔)

(2017-12-14 18:05:20)
标签:

杂谈

清帝东巡诗选(附)

黄旗寨诗歌

刘兴晔

 

 

缪公恩

[作者简介]

    缪公恩,字立庄,号梅澥,奉天正白旗人,祖籍开原,嘉、道间为盛京助教,精诗擅画,清末盛京名士,清代著名诗人。有《梦鹤轩梅澥诗钞》,诗作音鸣天籁,别具雅趣,有多篇歌咏柴河沟的诗作。

 

[作品一]

铁岭东山道中

山谷绕奇胜,清幽慰旅行

云从东下起,田向村头耕

石栈低天影,烟林出水声

卜居知未遂,吟望有余情

 

注,选自缪公恩《梦鹤轩梅诗钞诗题“铁岭东山”,因清代柴河沟今开原市柴河、靠山、黄旗寨一带,曾一度划归铁岭县,非指今铁岭县大甸子、鸡冠山、白旗寨、李千户、横道河子等地。

 

[作品二] 

雪后行东山道中

积素凝辉远近同,行人直在玉山中。

青光飞出群峰外,寒逼残阳淡不红。

注,选自缪公恩《梦鹤轩梅诗钞》。

 

[作品三] 

归自东山

驱车入平陆,人在万山西。

野旷飘风急,云昏落日低。

孤烟横远坞,古渡锁寒溪。

遥指高城近,疏镫树影迷。

注,选自缪公恩《梦鹤轩梅诗钞

 

[作品四] 

恭谒曾祖朝议公墓 

水绕柴河堡,山开一面城。

银冈分脉结,金体众峰呈。

泽衍衣冠胄,心悲风木声。

十年期展拜,此日遂乌情。 

注,选自缪公恩《梦鹤轩梅诗钞诗中夹注有地名一面城,在铁岭东八十里柴河之北”,“铁岭古名银冈,冈在东门外,实为墓之支山 ,“堪輿家以峰之圆者为金星,柴河产金,故峰多圆形”。

 

[作品五]

恭谒高祖武翼公墓 

佳城临塞地,郁郁近边垠。

云气滋灵草,山君守墓门。

千年开吉兆,五叶拜元孙。

惭愧承先德,瞻依欲断魂。

注,选自缪公恩《梦鹤轩梅诗钞诗中夹注有“旧产参,今亦间有之”,“地名,吊弓沟,在开原县东一百六十里清河之南,东去鹰鹗边条五里”。《铁岭县志》“一面城,距(铁岭)城八十里,旗下”。

 

[作品六] 

塞下曲

白草黄沙望不穷,旄旗大漠鼓天风。

男儿未带封侯骨,牛斗□横剑气红。

注,选自缪公恩《梦鹤轩梅诗钞 

 

[作品七] 

渡辽河

漠漠平沙日影低,西风一苇渡辽西。

长安怕醒深闺梦,打得黄莺不敢啼。

 

[作品八] 

清河道中

万山环合翠岚浮,策马斜阳古挹楼。

峰辟关门天一线,浪翻峡口水双流。

寒烟漠漠村墟暮。野港萧萧芦荻秋。

回望凤城何处是,西南翘首白云头。

 

董国祥

[作者简介]

    董国祥,清代著名诗人,开原尚阳堡流人。董国祥是第一部《铁岭县志》的编纂者,也正是他在这部县志中记述了他们一行流人朋友几次游历老虎洞及所作之诗[作品一]

古洞观音塑像记
  康熙六载九月初吉,邢子环生过余,为言去此东北约百十里,爰有古洞,在悬崖下。洞口如户,可容二人。入内未远,即为石室,壁石隐然,有垆瓶状,西通不过十余步止。东将里许,复露天光,有如悬镜。前为河流,其中乱石皆为鸟兽禽鱼之形。群山环绕,信为灵竟。余所闻者,为老虎洞。不知真有古洞在彼,如邢子言。洞傍居人,有数砦堡,皆以洞名。邢子颇善堪舆家,言尝游其地,云宜塑像观音洞中。居人信之,即托邢子,丐余数言。
    颜于募疏余惟世间所有一切,皆人为之。以今视昔,世间所传,名迹无数,其初缘起,亦复如是。子厚在柳,西粤山水,遂着人间;子瞻在惠,三山井泉,得名惠通。自今洞傍居人,为此亦有因缘,不能不尔。观音灵感,变化无穷,安知从前无观音者。托迹洞中,乃使邢子如或见之自有天地,即有此山;自有此山,即有此洞。洞当名古,可无疑者。虎之与古,应是音讹。洞在深山,猛兽窜处,其称老虎,或亦近实。爰为作疏,告诸侯者随力布金,合成圣缘,庄严妙具,与天地终,传于无尽。观音显化,至不可量,不可思议,降龙伏虎,犹其余事。自此以后,当无虎迹,可名此洞为观音洞。
    智光道人纪是事已,复为鼓舞而作偈言:
行道即是福,不必富若贵。
与夫多子孙,积善有余庆。
圣言亦如是,昔佛修道时。
刍泥皆受报,我顾当世人。
各各自思惟,作善有利益。
是为大安乐,朝廷可刑措。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作品二]

赠寺僧参如

虚空不可量,杖锡胡为者。

山寺莽萧萧,悲风鸣四野。

逐臣此地偏,佛子宁为假。

赞公合秦成,未必房相哑。

塔影荫清泉,一钵犹堪把。

 
[作品三]

东山仙洞

窈窕穷岩岫,谽谺启洞门。

法幢缠晓气梵响出云根

辗转欹平路,烟披远近村。

扪崖辨题句,剥落半苔痕。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诗名“东山仙洞”而不题新改之“观音洞”,可能此诗作于改名之前某次来游情形。首句“窈窕”谓深远,“岫”为山洞,“谽谺”为中空貌;尾联应理解为此洞天有摩崖题诗,只是当年就已经为青苔所掩,辩识不清。有资料载,古洞摩崖诗为“野宾何故距层岭,石罅生成不计年。为爱东山花果美,道成终自上西天”。

 

无名氏

[作品]

老古洞题壁诗

野宾何故踞曾岭,石罅生成不计年。

为爱东山花果美,道成终自上西天。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董国祥在《东山仙洞》一诗中也提到老古洞摩崖石刻“扪崖辨题句,剥落半苔痕”。

 

智光道人
[作者简介]
    智光道人,清代康熙年间开原县蓝旗寨老古洞前老道庙道士,本地人士,人称邱老道。铁岭县流人们曾来此洞采风,邱老道深受鼓舞,为此作偈言诗。
[作品]
偈 
行道即是福,不必富若贵。
与夫多子孙,积善有余庆。
圣言亦如是,昔佛修道时。
刍泥皆受报,我顾当世人。
各各自思惟,作善有利益。
是为大安乐,朝廷可刑措。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郝 

[作者简介]

    郝  浴,清代华掌人,著名文学家,开原尚阳堡流人,宽宥后移居铁岭城东之银冈,今银冈书院为其旧迹。本诗详细说明老虎洞位于铁岭县城东柴河岸畔,水绕之山有虎窟,虎洞所由来也;由于洞前寺庙内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同行的流人邢为枢提议改洞名为观音洞。中以妙庄王典故,来说明三女妙善修成观音菩萨后,庄王等一行人也都修成了胜善菩萨、万胜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讲善行善报也。

[作品一]

古洞易名行

银州城外柴水清,银州东去柴水生。

水生虎窟山围绕,中有洞山缠虎名。

邢子登山向山语,洞胡不以观音举。

转看威猛臂千条,多智如灯目如炬。

分身虎变火为莲,二名曾不差一黍。

君今愿作妙庄行,应为香山寻难声。

绰约肌肤如处子,好把灾黎玉臂擎。

闻说圣山御洞紫,紫光流入普门里。

前一水划银河,来抱银州玉相似。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作品二]

题观音洞

其一

洞自何年辟,名从此日新。

幢围石色,香树藉苔茵。

古涧龙蛇伏,荒崖虎豹驯。

会当寻胜迹延眺惬吾真。 

其二

口角非吾事,深林兴自长。

披经云过眼,采药翠沾裳。

法雨莓苔润,神灯岩岫光。

无生如可悟,直欲问慈航。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作品三]

观音洞

其一

山骨知谁凿,俨然成室堂。

云涵苍壁润,藓覆古苔香。

净远龙蛇气,深通日月光。

穴空悬石髓,斑错尽文章。 

洞口人烟渺,空蒙翠欲浮。

草香无鹿迹,涧古有云流。

晴日岩常暗,鸣禽树自幽。

桃花深谷发,渔者未容求。 

其三

灵异天难秘,清幽圣囗囗。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石露垂莲幔,岩花绣佛衣。

隐然闻梵语,香雾四山微。 

其四

亦有岩栖士,悠悠谢世喧。

溪云随去住,山色自朝昏。

拂寺松同偃,翻经鸟共论。

丹成宁虑失,虎豹守柴门。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陈行恭

[作者简介]

      陈行恭籍贯不详,尚阳堡流人,后移居铁岭。居铁岭期间,陈行恭曾参与董国祥等《铁岭县志》的编纂。他与流人们多有唱和,郝浴、董国祥等也有一些歌咏观音洞的诗作,部分被《铁岭县志》所收录。由于流人们没有参与开原县志的纂修,故而没能留下他们歌咏尚阳堡及开原一带的诗作,诚为可惜。

[作品]

观音洞二首为环生年台赋

其一

物外惟邢子,能消去国忧。

短筇随道路,绝塞得林丘。

涓滴寒泉响,阴森古洞幽。

天高思纵骑,与尔会同游。

其二

精舍从僧结,丹经许客携。

山林安问虎,雨雪自闻鸡。

眼放三韩阔,愁空二室低。

此间堪隐逸,直与武陵齐。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陆鸣时

[作者简介]

    陈鸣时,清代方山人,自称方山陆鸣时。曾流徙开原尚阳堡,后迁居铁岭城。本为作者与郝浴等宽宥之流人一同游览观音洞所作。观音洞,原名老虎洞或老古洞,在今开原市黄旗寨满族乡蓝旗寨村东,为辽北较大规模之溶洞,为辽北一大奇观。洞前有古庙,一说佛寺,一说道观。观音洞为流人所改,并未叫开,至今仍名老古洞,俗称蓝寨小洞子。清初黄旗寨、靠山屯、柴河堡曾划归铁岭县,故有铁岭流人游览老虎洞,而其人其其洞不见载于《开原县志》。

[作品]

题观音洞

想见云深处,无能一快游。

千峰围瑞霭,一径别林丘。

石洞开天久,名山古佛留。

展图何所慕,吾道自悠悠。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周 

[作者简介]

    周  鼒,天台人,自称天台周鼒。曾流徙开原尚阳堡。

[作品]

题观音洞

巉岩石洞倚天开,碧水悠悠去复回。

秀列千峰含晓雾,寒生积雪锁苍苔。

风尘几暗香炉色,狮象遥瞻法座巍。

支遁幽期终不负,雨花何事独登台。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胡药婴

[作者简介]

    胡药婴,康熙年间铁岭县知县。

[作品]

观音洞

其一

山骨知谁凿,俨然成小堂。

云涵苍壁润,藓覆古苔香。

净远龙蛇气,深通日月光。

穴空悬石髓,斑驳尽文章。

其二

洞口人烟渺,空蒙翠欲浮。

草香无鹿迹,涧古有云流。

晴日岩常暗,鸣禽树自幽。

桃花深谷发,渔者未容求。

注,选自康熙版《铁岭县志》。

 

 

魏燮钧

[作者简介]

    魏燮钧,清代晚期,东北著名书法家、铁岭民间诗人魏燮均曾游历黄旗寨,并作诗赞美柴河一带。

[作品一]

黄旗寨道上作

古道水流断,小村篱落环。

开田到山顶,种树傍河湾。

 

[作品二] 

山村早行

晓行觉寒逼,东去向朝晖。

隔水路双出,绕人山四围。

鸡鸣村社近,雁起野田飞。

知有晨炊熟,新烟扬破扉。

 

[作品三]

晓 

唤醒乡关梦,村鸡历乱啼。

树高残月隐,山暗曙云低。

风力吹人背,冰声杂马蹄。

独怜行役者,与我共栖栖。

 

[作品四]

游老古洞

策马寻岩麓,春寒风怒号。

寺依山寨近,洞劈石门高。

老树贴崖裂,颓垣经浪淘。

传闻会驻跸,谁此扈从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