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故人

标签:
清明节情感 |
分类: 生活感悟 |
http://s13/middle/4a5d9b14h9ffb1563f5bc&690
又是一年清明时
纷纷细雨,点点愁情。
婪纸烧香,寄托哀思。
几多离人泪,几度梦断肠。
音容笑貌宛如鲜
思念深深扣心弦
坟头泪如飞
亲情驻心间
奶奶爷爷,外公外婆,还有大姑姑,二奶奶二爷爷。。。
想念你们!
你们在另一个世界一定要好,要很好!
http://s14/middle/4a5d9b14h9ffb095ad8bd&690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离开我们快九年了,远在他乡,安静的环境不免勾起了我的各种思绪,在我对奶奶的情感里,奶奶慈祥的面容时而浮现在我面前,有时真不敢相信奶奶已经离开了人世!我更加地怀念奶奶!在我的了解和记忆中,奶奶一生的朴实和对爱的执着令我更加的敬重,我越来越觉得奶奶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是的,奶奶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奶奶出生在二十世纪初,如果至今健在的话,今年应该是九十一岁高龄了。奶奶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历史时期的变化,从旧社会的封建统治到日本侵华,国共分裂,土改,闹饥荒。。。真可谓风雨沧桑,苦辣酸甜!
据说我的奶奶是一个出身豪门的大家闺秀,一次随父母走亲戚在客人家邂逅一位举止潇洒,文采出众的先生,顿生爱慕之心,后来托人搭桥牵线结为夫妇。我所说的这位文才出众的先生就是我现在已故的爷爷。
母性的光辉
奶奶一共生了三男四女,因为生活的艰难半途夭折了一男一女。那时候虽然我爷爷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教书先生,可论家庭资产实际上就是一个实实在在无田无地的贫苦农民,一家几口《我爸叔叔,三个姑姑》的担子几乎全部落在奶奶身上,因为听说爷爷当时是一个潇洒不羁的风流才子,对顾及家庭子女方面没有尽到很好的责任,抽鸦片《曾经还一夜之间就把房子赌出去了》。可奶奶总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任劳任怨。生活的艰辛练就了奶奶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那时总是吃了上顿又要筹划着下顿的着落,缝缝补补的总是尽量让几个孩子吃饱穿暖。试想一个衣食无愁的大家闺秀一下子要承担如此沉重的生活负担,“是什么力量使奶奶义无反顾地做出这种牺牲,是什么信念使她能支撑过来!?”是爱,是血脉亲情的难以割舍!?也许这两者都兼而有之。
奶奶生活如此地艰辛,天性的母爱和心底的情感更加坚定了她的无怨无悔,从来没有动摇过。可奶奶娘家的人可沉不住气了,他们怜惜嫁出去的女儿。这件事是早几年我亲自听大姑讲的,大姑说:“小时候她和妈妈去外婆家里,晚上,大姑在床上其实并没睡着,耳朵里传来外公,舅舅严厉的声音,他们对奶奶说:“你是离开他《指我爷爷》,还是不离开他?不离开他就永远也不要进这个家门。”大姑那个晚上蒙在被子里伤心地哭了一夜,因为她怕失去妈妈。当时来说两者必居其一,奶奶当然选择了后者。第二天奶奶就毫不犹豫地带着孩子回到了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家,继续她的生活。
大姑说那个晚上她听外公对奶奶说“再怎么样也比嫁个穷书生强。”而奶奶呢真是有苦说不出,她丢不下的东西太多了。。。
爱的力量
也许奶奶恋的就是爷爷的“人”奶奶心中总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希望,希望爷爷多给家庭温暖,因为奶奶非常理解潇洒不羁的爷爷虽然无暇顾及家里,但知道爷爷是个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男子汉,那时队里成立农会,其中几个负责人趁机利用职权大肆搜刮人民的劳动成果,被我爷爷一举揭发受到严重处分,因此那几个人怀恨在心,以至于后来揪准机会无缘无故地给我爷爷划上了一个地主成分的帽子。爷爷的才气有名在外,如今年长一点的人说到我爷爷都是敬慕有加!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在外面走动的少了,也想好好弥补亏欠奶奶的一切,奶奶真是苦尽甘来,开心时总是在一起饮酒谈心,相敬如宾,生活上更是互相体贴。
但是命运又一次的把奶奶推向痛苦的深渊,和蔼可亲的爷爷因为一场病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那时还很小,如今依稀记得奶奶总是坐在房间的矮柜上悲伤的样子!
多少年过去了,岁月的车轮在奶奶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艰辛,刻上了许多细细的皱纹,头发也白了许多,奶奶一生中总是用她顽强的毅力和困难作斗争,奶奶一生没有多少奢求,《也许奶奶永远沉浸于一种情感的满足里,那就是她一生中选择的对爱的执着》她只希望过着平淡,安稳的生活。
奶奶一生勤俭节约,这不仅仅是生活的磨练,更是中国传统的崇高美德,奶奶一生虽然清贫,但奶奶的房间,床铺经常收拾得整整齐齐,窗明几净。想起清点奶奶遗物时柜子里那叠得整齐的白衬衣。。。也许从来就很少舍得穿过,从来就不乱花一分钱,写到这里,我伤感不已。。。
抽烟
想起奶奶,值得怀念的事情太多了,奶奶不管炒的什么菜都特别的可口,还有那坛罐里奶奶做的酸菜,又香又脆,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奶奶早就没有牙齿了,但奶奶勤劳的本性总是闲不住什么都要做一点。奶奶喜欢抽烟,有一个制作精美的烟筒,奶奶抽烟的时候总是熟练地上好烟,点火,然后均匀的一口一口的吸,随着吐出的烟卷烟筒里的水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咕噜咕噜的声音,每当这时,我总是好奇的在一旁观看,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烟筒里发出的咕噜声,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要了奶奶的烟筒学着奶奶的样子吸烟,咕噜声音是听到了,但却因为用力过猛吸入了两口烟水,又苦又涩呛得要命!奶奶看我这样笑着说:“傻丫头,快去把口漱了”接着奶奶又咕噜咕噜的抽起烟来。
我家里要是有客人来了,奶奶就破例的给客人包装纸烟,这个时候,奶奶总是一手拿着烟,一边笑容满面的招呼问候客人,每当在这种场合奶奶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流露出那种内在的大家闺秀风度。这一点深刻的了解是在我发现奶奶病重的时候,客人来看望她她都要强打精神,出于礼节性的强装笑容问候,客人出去了,我就发现奶奶因为痛苦表情就黯下来了,这一点让我在旁好感动!我认为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上强者的风度!奶奶的这个形象让我感触很深,受益菲浅!
打开记忆的闸门,总有忆不完的往事,大热天我最怕妈妈叫我在灶前烧火,每当任务下来的时候我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奶奶,奶奶总是毫不推辞的笑眯眯地说“你去吧”如果奶奶看到我们忙不过来就帮我们剁猪草,奶奶剁的猪草又密又细。
帮倒忙
同时,我们也很敬爱奶奶,我总有这个感觉,看到奶奶身体健康心里就开心,奶奶喜欢忙这忙那,有重一点的活我总是抢着干,但有一件事我却反而帮了奶奶的倒忙
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盼到队里放电影,正当我欣喜若狂准备去看电影的时候,我却看到奶奶正准备着磨豆腐,我当初马上想这么重的石磨奶奶怎推得起,实在想帮奶奶但电影对我的吸引也很大,正左右为难时,我突然想到离正式放映还差一点时间,我何不利用这很少的一点时间帮奶奶干完活可谓两全其美,凭着这股冲劲,我便手脚麻利的帮奶奶推起磨来,那力气之大,速度之快,想来都惊人,奶奶在一旁喂豆子时都眼花缭乱不敢怠慢,在我快如流星地帮助下奶奶的一咂豆腐很快就磨完了,奶奶当时很配合我也很愿意我帮这个忙,因为奶奶年岁大了一个人磨确实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后来有一天奶奶把豆腐做成的血圆子《我们家乡的特产》拿给我吃时简直就比豆腐渣还粗。看到奶奶毫无半句埋怨微笑地看着我的样子,我的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惭愧,一心想减轻奶奶的一点负担,却把好好地豆子磨成了这样难吃的豆腐渣。这件“心有余,力太足”的事情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奶奶对我充满理解的含蓄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很小的时候,冬天,我总是喜欢在温暖的灶火旁摸奶奶又光又滑的脸,看她没有牙齿吃饭时的模样,听奶奶讲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奶奶很多时候总像是在回忆,在诉说一个遥远的故事,有时会说出一些我连听都没听过的名字来。那时我曾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从来不回你娘家看看啊?”奶奶却用眼睛呆呆地望着远方,又像是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里,只喃喃地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我把娘家也卖了”
有时,我喜欢在奶奶面前问起爷爷过去的事,在我的印象中,奶奶从没说过爷爷半句不好的话,只有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奶奶说:“你爷爷从小别人就叫他神童”奶奶说这话时很平静也很自豪!简单的一句话,我想,应该更是奶奶对爷爷爱的形象,至始至终的维护!想想看,在当时的社会里,奶奶为子女,为家庭含辛茹苦,其间的爱与恨,苦与泪是可想而知的,而在我的印像中奶奶从没对人唠叨过诉苦,从没说过爷爷半个“不”字,并且满足地说爷爷“小时候是个神童!”
多么深沉的涵养!多么永恒,博大的爱! 根据当时社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养程度,这正是奶奶作为贤妻良母所体现的平凡的一生中的伟大之处!我由衷地敬重和赞颂奶奶高尚的情感!我能有个这么优秀的奶奶,一直感到很骄傲。
奶奶病危的时候,我未能及时探望,成了我终身的遗憾!大姐后来告诉我,奶奶在最后的时刻说话含糊不清口里念叨着爷爷!也许,冥冥中,奶奶的灵魂已经飘走,在她的内心深处已经知道快要和分别二十多年的爷爷见面了。
注:思绪如潮,写完之后才意识到这时正是清明时节,是否是一种感应!?深深地怀念奶奶!祝愿爷爷奶奶在天堂里过得平安快乐!2000年4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