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需谨慎

年关将至,总有一些好逸恶劳的人打着各种旗号在大街小巷摆出可怜相,趁着春节黄金时期从善良的人群中捞取不义之财。昨晚我就亲历一场骗局。
昨晚六时许,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和儿子去吃麦当劳的途中,刚走在通往八佰伴的立交桥上,忽听得凄凉无比的哭声传来。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青男子,不畏风雨,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大声嚎啕,痛哭流涕。再一细看,旁边仰面躺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双眼紧闭,一动不动,生死不明。身上盖着一块破旧的塑料布,稀疏的白发在寒风中飞舞。伴着这位年轻人凄厉的哭声,更是感觉满眼凄凉,极其可怜。我的眼泪不听使唤地落下,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五元纸币,投进那个大碗里,希望能给予些许帮助。再看看过往的路人,一个个毫不犹豫地投入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估计真是遇到什么事了?禁不住怜悯之心的驱使,叫住走开很远的儿子,给了他十元,回头让他再次去献点爱心,然后带着沉甸甸的心情离去。
儿子后来对我说:“妈妈,不太可信,要不这个男的就是个好吃懒做的啃老族,他怎么不管他妈的死活,让她躺在那淋雨,有点稀奇。”我说人家一定是迫不得已,生活所逼,不然谁会这样啊。
吃完麦当劳回来的路上,途经商城路。结果又看到了同样的一幕。正寻思,怎么这么快就换地方了?儿子说:你看清楚,根本不是那一对人了,真的是骗人的。仔细一看,果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有这么巧合的吗?方知上了当,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种不知廉耻的骗术真谓是用心良苦,令人防不胜防。
其实被上当受骗的小故事遭遇过很多。可每当穿梭在繁华的街道,一看到那些悲悲戚戚的行乞者,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便有种复杂的情绪,忍不住掏出钱来。仔细想来,无论怎样的乞讨,用怎样的一种形式和故事,都是一个从视觉到心理的接受与征服过程,其目的是博取路人的同情和善举。真假难分,鱼目混珠。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行善积德,乐善好施”的传统,可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利用这一点,打起了坑蒙拐骗的主意。18岁少女假扮怀孕被骗跪求路人相助,大学生钱财被抢回不了家等等,但让一个老人装死,另一个年轻人哭天抹泪的这种现象我还是头一回碰到。
狼来了狼来了,善良的人们一次又一次上当。假如有那么一天,当乐善好施者的怜悯、同情、信任被完全摧毁之后,有谁会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谁还敢轻易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难道不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吗?
我想,如果政府不加强管理,加强打击力度,让那些好逸恶劳的人洗心革面,自食其力。估计往后的骗术会更加高明,花样会更加繁多,上当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吃一堑长一智。总而言之,今后面对行乞者时,更是要擦亮眼睛,区别对待,并给心灵多设一道防线,谨防上当受骗。从而避免和纵容这种不良习气的蔓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