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黄之旅-游曹山宝积寺、二黄阁

(2011-08-29 08:54:43)
标签:

宜黄

之旅

曹山

宝积寺

二黄阁

文化

分类: 豫章墨人杂谈闲聊

     这次前往抚州宜黄拜访邹湘溪老师,因老师刚从北京回到老家办事,在老师和当地领导带我前往了宜黄的二黄阁及曹山宝积寺参观及参拜。
http://s4/middle/4a5be68fxab9a6757dfa3&690
http://s5/middle/4a5be68fxab9a69e80e54&690

曹山宝积寺

一座具有千余年佛教文化底蕴的曹山宝积寺座落在宜黄,无疑彰显了这个山区县的山水灵性;带来的,是无边的荣耀。

http://s4/middle/4a5be68fxabba43e0b723&690
   我第一次游览曹山宝积寺, 从宜黄县城西面出发,经过一路碧绿的田野和苍翠的青山,车行12.5公里,我们来到了位于凤冈镇陈坊村的曹山山麓。曹山原名荷玉山,400多亩的山林构成一幅山峦起伏,重峦叠嶂;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溪水环绕,静谧幽雅的优美画卷。站在曹山山麓,环顾四周,你便会惊奇的发现,四周的山峦就像一朵朵的莲花瓣。莲花瓣中央落座的,就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的祖庭、著名佛教旅游圣地及江西省重点寺院之一曹山宝积寺。它犹如一颗莲心,镶钳在中央。正对着寺院的山叫供养山,形状如一碗盛满的斋饭,供奉着菩萨;与供养山相对的是虎山,虎山右边是龙山,两山形成龙虎之势,与四周的莲花瓣围抱着曹山宝积寺,寺院便端座在正中,面对供养山,形成一个天然的大佛法坛,可谓仙趣妙成。
http://s7/middle/4a5be68fxabba4b0b0346&690
    曹山宝积寺简称曹山寺,始建于唐咸通(公元870年—873)年间,由佛教禅宗、南岳清源法系弟子本寂禅师所创。原名今龙堂,后本寂禅师更名为荷玉观;公元1009年,改观为寺,称号宝积;又因地处曹山,信徒们都称之为曹山寺;宋真宗皇帝敕封为曹山宝积寺,一直沿用至今,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据宋明清历代《宜黄县志》和《宗教词典》多版记载:在国内以至在日本、东南亚、朝鲜等多个国家,至今有千余座曹洞宗派系寺庙和上千万信徒。史载:宋朝嘉定16年(公元1207年),日本学僧道无(承阳大师)来华参禅,拜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师如净禅师为师3年,受禅宗和法衣而归,回日本建永平寺作为传播曹洞宗的根本道场,法系繁衍,至今教徒有800多万,寺院15000多座。《辞海》、《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和《宗教辞典》三大古书均予详细记载。
http://s5/middle/4a5be68fxabba4df6e6e4&690

清初以后,寺庙一直衰落。民国时只有部分殿堂和少数佛像,到1969年殿宇全毁。19829月,以日本驹泽大学教授松田文雄先生为团长的日本第四次佛教史迹考察团一行19人,来到曹山寺遗址本寂墓,谒祖庭、结法缘,参拜祖师墓塔。自此,曹山寺迎来它的复苏契机,开始了祖庭的中兴新时期。1985年,江西省政府将本寂禅师墓塔等遗址列为全省第一批风景名胜点。19935月,宜黄县作出了修复曹山寺的决定,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获悉后,亲笔题写了“曹山宝积寺”。2001年开始,县政府先后筹资300多万元帮助寺院实现了硬质路、水、电和通讯“四通”,解决了寺院建设用地和自养山林。寺院怀贞等师傅克服种种困难,陆续从国内外请进了20多座汉白玉佛像,成为江西玉佛最多、最全的寺院。200312月,县政府礼请全国佛协常务理事心亮法师亲任寺院住持。200458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大德居士杨钊先生专程赶到宜黄正式敲定曹山寺重建工程的有关事宜;同年93日,由杨钊先生捐资数千万元的曹山宝积寺重建工程在曹山寺遗址举行奠基典礼。之后,以心亮法师、衍悌法师等为首的僧团,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佛协组织的重视支持下,在海内外诸山长老和十方众善信的鼎力相助下,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六载,不负众望,终于20091112日举办了隆重的曹山寺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仪式。这一天,曹山寺彩旗飘飘,梵歌缭绕,钟鼓齐鸣,鞭炮震天,宾客云集。来自海内外高僧大德、法师以及从四面八方前往观看的群众5000多人聚集一起,见证了这庄严的一刻。这一天,将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佛教史上书写崭新的一页。曹山寺这座千年古刹重放异彩,曹洞宗祖庭再现辉煌。

http://s3/middle/4a5be68fxabba5160c522&690
    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占地52亩,历时六载重建的一座座集禅学教学与研究、礼佛观光为一体的江南山水园林式大型仿唐建筑。整个寺庙建筑保持了唐代建筑风貌,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体严谨。建有钟鼓楼、天王殿、三圣殿、药师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佛学院等建筑,宝相庄严,风格独特。

http://s5/middle/4a5be68fxabba543eaa84&690
    寺前的广场上,立着一块天然巨石,上面刻着赵朴初先生亲笔题书的“曹山宝积寺”,字体遒劲有力,给古寺平添了几分庄严和肃穆。过10余米,有一樽三面观音塑像,慈眉善目,宝髻高挽。一面左手执持宝瓶,一面右手抱着小孩,一面施甘露水印,心平气和,为众生广施法雨,周围有鲜花环绕。广场的东面,有一口百余平方米的放生池,一群善男信女手捧乌龟、青蛙等小动物放生于池中。

http://s7/middle/4a5be68fxabba576cc876&690
    出天王殿,是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塔院广场,有石塔、石像、石碑立于其间。左边为三圣殿,右边是药师殿。过塔院广场,顺台阶拾级而上,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大殿飞檐斗拱,翘角凌空,气势恢宏。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和阿弥陀佛三尊汉白玉佛,为全省首座、全国鲜有的巨型玉佛寺。

http://s6/middle/4a5be68fxabba59a5e355&690
   绕至后殿是法堂,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卧佛,面带微笑地看着虔诚的芸芸众生,细心倾听他们的祈祷。

法堂后面的东侧,有一棵本寂禅师亲手栽种的千年银杏树,如今已有10多米高,需五人合抱,那皱巴巴的树身上,写满了沧桑;它见证了曹山寺从兴到衰,再从衰到兴的历史。据说,这棵银杏曾遭雷霹而烧焦过,但在1982年曹山寺迎来复苏时期时,老树皮上竟神奇地发出了新枝叶,树下也长出了许多新枝,令人惊叹。

http://s3/middle/4a5be68fxabba5c8764c2&690

大殿西侧百丈余远,有一座本寂禅师墓。麻石铺砌,苔痕斑驳,石塔苍苍。据《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载:祖师本寂俗姓黄,名元证,法号本寂,系福建莆田人,19岁在福建灵山出家,25岁受戒,得到江西宜丰洞山高僧良介禅师真传,来到宜黄弘扬宗法。他自公元870年来到曹山传法31年,弟子过百,信徒数千。他大振禅风,名扬四海,被奉为“曹洞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故曹山宝积寺被称为“曹洞宗”祖庭。公元901年,本寂禅师圆寂后葬在曹山寺西侧的凤形坑,享年62岁。公元1743年,清雍正皇帝加封本寂禅师为定藏元证禅师。现在看到的祖师塔,是1983年修复的。http://s9/middle/4a5be68fxabba5f6a5b28&690
     在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曹山宝积寺,我们漫步在曲径回廊之上,竹林花木之间,看巨炉中香烟袅袅,听僧堂内梵歌缭绕,感受到的,是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http://s9/middle/4a5be68fxabba627baec8&690

 二黄阁http://s16/middle/4a5be68fxabba65f446ef&690
http://s6/middle/4a5be68fxabba68401205&690
   二黄阁工程是2010年宜黄县26个重点项目之一,总造价预计近千万元,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其景观仿古建筑部分包括长廊两座,山门牌坊一座,戏台亭阁一座。建成后的二黄阁,是卓望山森林公园的主要文化娱乐景点,将为保护和传承宜黄戏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又一个新平台。宜黄戏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宜黄腔”又名“二黄腔”,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声腔是探索研究我国戏曲演变规律的理想标本。2006年,宜黄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ttp://s11/middle/4a5be68fxabba6e0585ca&690

http://s15/middle/4a5be68fxabba6f7e3c9e&690

http://s11/middle/4a5be68fxabba70faf85a&690

http://s14/middle/4a5be68fxabba7286a76d&690

http://s11/middle/4a5be68fxeb548917026a&690

http://s1/middle/4a5be68fxabba76ff7310&690

http://s9/middle/4a5be68fxabba782df238&690

http://s2/middle/4a5be68fxabba79b20d91&690

http://s6/middle/4a5be68fxabba7adf42a5&690

http://s3/middle/4a5be68fxeb548dac0692&690

http://s9/middle/4a5be68fxabba7df646f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