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章草第一人——张桂涛

对联:西山载滔云生屐 南浦寻梅雪满舟 配上邹湘溪老师雪景画

观涛

对联:西山载滔云生屐 南浦寻梅雪满舟 配上任鸿亮先生梅花图
张桂涛,这位70余年默默无闻,笔耕不辍的章草大家,以其新颖洒脱,苍劲厚重的当代章草雄踞书坛,被世人誉为继现代章草巨擘王蘧常之后的“当代章草第一人”。
张桂涛,字驿前,号钝椎堂主人,驿前渔叟,鄱湖渔翁等。1923年生于江西省波阳县管驿前村,1953年华中师大外文专业毕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学部委员,东方美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作品被全国各地碑林以及美、英、日等国收藏。作品与成就己载入《书法》杂志和《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等二十余部刊物和辞书。
张桂涛,江西南昌第二中学的退休教师。1923年出生于江西省波阳县管驿前一个贫苦渔民家里。由于受父亲和姑父的影响,从小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颜真卿的《双鹤铭》法帖曾使他爱不释卷。小镇街上的楹联题匾曾使他临摹不止。他焚膏继晷,用红土化水在废纸或木板上不停地书写。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传统书法的兴趣愈发浓烈。他立志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开拓中国书法的新天地。
70多年来,张桂涛一直对两周钟鼎文,秦代石鼓文,汉代《石门颂》,东汉《西狭颂》,汉代《曹全碑》,唐代孙过庭《书谱》等碑帖进行广泛涉猎和研习。特别是对三国皇象的《急就章》,淳化阁帖中的汉章帝、东汉张芝、西晋索靖等章草大家的书法特别喜欢,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经过长期的溯源辨流之法治书,精心揣摩、考察标准章草产生前后各种有关碑帖版本,并融入情感意象、性格特征、笔墨价值,且尽其灵而足其神,使其章草有一种不可学性。
章草,从草隶演变而来,是既有草书张扬之势,又有隶书的平和力量的那么一种融合在一起的书体,其特点是字字独立而不相贯联,带有八分书波势的草书。流行于两汉,魏晋以来成为程式化草书,隋唐时几乎失传,元明时方始复兴,清代却无人问津,到现代、当代只有王蘧常、郑诵先、沈从文、张桂涛、刘艺等相继复出,但能与王蘧常并驾齐驱的只有张桂涛。他们是现代、当代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章草代表性人物。
为了继承和发展丰赡的章草,张桂涛博览群书,对《诗经》、《四书》、《左传》、《古文观止》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传统文学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同时,对泰西文化、数理化多学科以及英、俄、日等国语不仅通晓,而且细心研究,从中吸取养份。他学贯中西,相通脉胳,以章草非具象的律动和韵致来表达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人格魅力。使其章草博采众长、灵感灵动,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为了继承和发展古逸的章草,他以超人的睿识胆略和独特理性思考在大自然中净化心灵,获取神采,升华境界。他行程十万里,遍览名胜古迹,品味碑碣铭石,以此来增加审美快感和陶冶情操;以此来激发富有创造力的艺术灵感,从而衍化出章草的新颖、洒脱、苍劲、厚重的书法形象。
如果说王蘧常的现代章草用笔取淳厚的大篆之法,结体结字趋于钭钭合正,疏密对比中富于变化,于孤势中寓方棱,动而有静,活而不滑,自然逶迤。总体章法上采取字密行疏的组合形式,追求生拙古妍的艺术效果。那么,张佳涛的当代章草,严守传统法度,又有创新突破。他的作品没有一笔不具古人的面目,却没有一笔不显自己的精神。张桂涛的章草用笔灵动而厚重,雅逸纯粹而新裁,结体结字一任自然,不事雕琢,于笔势中彰显骨气墨韵,且沉著痛快,似龙蠖蛰启,仲盘复行。总体章法上承因合法,质而文气,笔致荡而呈峻密,字紧行势不拘旧法束缚而又新意凸显,追求气象恢宏的艺术效果。
张桂涛善于将古典文学中的名句、佳句、联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楹联形式表现出来。他根据不同内容、主题和意境,以强劲笔力为之。大起大落,线条充满金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的笔意、丰筋涩笔、墨色浓润、对比强烈、互相呼应,丰富了内容与书法的表现力、凝聚力、创造力,是典型的人文意象和才子之书。
张桂涛善于将古典文学中的名诗、名词、名曲等通过文人墨客雅玩的扇面形式全方位的展现出来。他从大局着眼、小处作手,用涩笔得立体美感,疾笔得字势流动,作品平淡超越中见傲骨之形,自然古拙中显厚实之气,渗透出作者质朴、好学、正直、稳重的个人风格。
张桂清善于通过中堂、手卷、条屏、横披、立轴等多种形式将座右铭、勉励句、警策联等从容随和,气息温醇,多视角地写就出来。把活脱脱的正人君子处世谦和退让,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古道之风渲泄的淋漓尽致。这是作者甘于孤独寂寞,潜心研究学问,而又沉浸于心灵跋涉的人格理想和生命内涵的真实写照。亦映照出作者当代章草形成的关键所在,奥秘所在。
这是张桂涛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用当代章草书就的一幅元代赵孟兆页《千字文》长卷。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章草字字独立,变横向取势为竖向延伸的特点,又充分调动中锋侧锋互用的笔法,提按顿挫,使转结体,不露圭角。线条古拙凝重,墨色浓润酣畅。由于运笔节奏的变化,线条跌宕起伏,达到了浓不滞笔,层次分明,气宇融合,精神洒落的艺术境界,与赵孟兆页章草有异曲同工之妙,非大家手笔而不能为之。
张桂涛书就的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名作《正气歌》,全诗60句,300字,句句风骨内含,字字从容豁达,笔笔神力内敛。正而不拘,庄而不险,雄强稳健,写出了文天祥“沛乎塞苍冥”的浩然正气,展现出文天祥的崇高境界,表现了文天祥抗敌救国的决心和坚持民族气节的精神,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佳作。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一篇久为传诵的骈文。作者即景生情,娴熟驾驭文句,采用声律,用典、词采、俪句等艺术手法和技巧,写得慷慨大气、豪迈激扬。
张桂涛为了充分表达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怀和“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飞动广阔之意境,调动当代章草逸笔的独特魅力,挥动如椽之笔,取神颖而出于自然,入内容而多变形式,追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使人透过结体潇洒、笔势沉着、墨色匀称的书法表现形式,对通篇内容领悟得更深、更透。
无怪乎:书法大师陶博吾生前一而再的用自己的佳作与其进行等量交换;无怪乎中央美院教授,当代书法理论和体系的成功开拓者邱振中亦再而三的用自己的精品与其进行交换。
当我们面对这一幅幅圆浑透美,滋润遒劲,拙而不俚,厚而不滞,不急不燥,深蕴神韵的当代章草,就会情不自禁地被感染,被激越,被振奋。
当我们面对这一幅幅“点画狼籍,风神洒脱”,即‘尚韵’、又“尚法”;即‘尚意’、又“尚态”;即‘尚变’、又“尚新”的当代章草,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继承,一种发展,一种创造。
张桂涛,这位在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当代章草大家,不仅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赏,亦引起国内外书法界的普遍关注。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学部委员,东方美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他的作品已被全国各地碑林以及美、英、日等国收藏。他的作品与成就已载入《书法》杂志和《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等二十余部刊物和辞书。
张桂涛的当代章草的出现,不仅为我国书坛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拓展了传统章草的表现形式。其章草的确立,不仅为赣地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而且焕发了传统章草的勃勃生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