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博文上新浪少儿博客首页啦!保存做个纪念)
时间:2009年9月26日(星期六)
天气:晴
年龄:5岁3个月零10天
昨天是国庆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本打算想趁着人少,去抱犊寨爬山,可是,今年也恰逢单位成立60周年,最近特别的忙,系列活动一个接一个,昨天又乖乖地加了半天班。老公在家负责看孩子。
早饭后,妈妈准备去上班,并安排培培先写会儿珠算练习册,再和爸爸到楼下玩轮滑,培培欣然同意。培培提出写先2页,剩下的2页以后再写(珠算老师一周留了4页),爸爸妈妈都尊重培培的意见。
我中间在单位往家打了电话,培培接的,感觉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对劲,培培说:“妈妈,我不想写作业了,实在不想写作业了”。妈妈说:“实在不想写,就别写了,休息一会儿再写吧”(在学习这方面妈妈不想逼的孩子太紧,不想让孩子有太大的压力,往往会适得其返)。
老公又接过电话向我告状:“什么不想写啦,一直在磨磨蹭蹭,这么长时间根本没写几道题,还哭鼻子呢”。我又让让培培接过电话说:“磨蹭就是你的不对了,2页练习册如果认真写用不了半小时就完成了,剩下的时间你就可以随便的玩,你现在磨蹭了这么长时间,作业没写好,玩的时间也被耽误了。如果你觉得累了,你现在可以休息一小会儿,但是2页作业必须写完,如果早点写完,就多玩儿,如果磨蹭时间长,就少玩儿或者就别玩,时间自己掌握吧!”(知识不在乎学多少,但是良好的习惯一定要养成)。
过了一会儿,我又往家打电话,老公说培培在玩电脑小游戏,我告诉老公让他玩完这一局再写作业,我也告诉培培:“玩完这一局,赶紧写作业”,培培很痛快地答应:“好”。
其实培培能痛快地答应,我想关键还在"玩完这一局"的前提下,如果我的话里省略掉这句话,结果肯定会截然相反,这也正是所谓的"心理缓冲期",它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所以在类似的很多事情上,妈妈一直都是这么坚持做的,也正是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说培培很懂事、讲道理的缘故了,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
当我再次打电话时,培培已经在楼下玩轮滑了,还兴奋地对我说:“妈妈,两页作业我全部做完了,爸爸帮我检查了,全部做对了。”妈妈也趁机表扬了几句。
这教育孩子还真得掌握一些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午,一家三口去圣马丁餐厅吃了烤肉,环境、味道都不错,大家都很高兴。饭后,趁着心情都不错,妈妈又跟培培提起了写作业的事情,我说:"培培,妈妈不是一直都告诉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认真吗,该学习时要认真学,该玩的时候要痛快地玩。如果做事情不专心、不认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比如,你上午写作业,磨蹭了半天,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可是到最后作业还是得写,而且把玩的时间也耽误了不少,这样多不划算呀,你说是吗?”培培点头称是并说以后会改正。
今天,还有一件值得记忆的事情那就是:培培第一次单独房间睡觉了。
详情请见下一篇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