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学术”垃圾有增无减?

(2008-09-30 21:39:49)
标签:

杂谈

评论

教育

分类: 百家争鸣

为何“学术”垃圾有增无减?

      本科毕业论文,我写的是贾湖骨笛。在学术论文网上搜了十几页与之有关的论文,挑着可能用得着的看,看了好几页,都是大同小异,没有自己想要的;感觉垃圾太多,看得眼花缭乱,后面的就再也不想看了。细细分析,这么多的“学术精华”成批地被生产出来,有其产生、生长的沃土,究其原因——学术制度不合理。学术制度不合理就必然导致学术不自由,学术不自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要求多于发自肺腑。以学校为例,教师没有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就不给评职称,学生没有论文就不发学位证。这不是明摆着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逼着你写吗?即使你不想写,写不出来。但是如果你不写,就不给你评职称,就不给你学位证。权衡之下,还是东拼西凑几篇,应付过关。写不出就不要逼着人写,不能逼良为娼!

    2.论文字数要求不合理。几乎所有学校都明文规定:学士论文不得少于6000字;硕士论文不得少于3万字;博士论文不得少于6万字。这导致绝大多数作者过多引用(引用的多了就难免成了抄袭),过多的说些可要可不要的话。我个人认为字数不应该成为评价论文好坏的重要指标。看看国外对论文字数的要求——尽可能用最节省的话表达清楚你的意思,我们是不是应该清醒一些了?

    3.学术交流困难重重。这一段时间忙于搜集音乐偏好的文献资料,当我在国内期刊网上搜到与之相关的论文时,竟然不能看,它是要收费的。于是在Google中输入musical preference,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论文,任你浏览。国外发表的论文全部都是公开的,而国内却不是这样。这导致很多人的研究是重复性的,没有意义的。中国要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和国外一样,资源共享。我还记得一位科学家的话:科学没有国界!

    只要学术没有自由,学术腐败就不会真正消失!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制定的规则是不是符合事物本身发展的要求!我很赞赏某些学校取消学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做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