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女儿的信(二十三)

(2009-04-21 21:35:56)
标签:

学习交流

分类: 母女书信

写给女儿的信(二十三)

 

超儿:

你好。今天给你推荐一本书《问中医几度秋凉》,你可从网上下载它的电子版,抽空看看,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相信你阅读后定会有所收益。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我从博友大地旅人的博中看到的,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作者艾宁这个人,她与我同龄,却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艾宁的母亲是中医,父亲任教于齐齐哈尔大学,12岁时就随父下乡插队;17岁进工厂学徒,做铣工;21岁考入哈师大中文系;25岁毕业任中学教师,后又在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教课;32岁调到妇联,从事维护妇女权益工作;35岁调到企业任经营厂长(26岁起做兼职律师10)37岁考入检察院任检察官。47岁开始上网在论坛写杂文;艾宁的女儿是中医药大学的学生。《问中医几度秋凉》。是她记叙母亲行医和女儿学医经历的网络纪实文章。

目前网上对这本书有许多好评,大地旅人评价说:《问中医几度秋凉》讲得不只是一个中医问题。它涉及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涉及到对长期笼罩我们生活的科学迷信的极有见识的批评,涉及到对我们生活中种种迷误的提醒……我相信它触及到了有关人类生活、生存的许多带根本性的问题。一位名叫月斜诗梦瘦的网友说:在这本书里,中医只是个引子。从作者一家三代人身上,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中医的起伏,而是传统文化的流失与回归,东西方文化科学的最终一致的归宿,科学干预对人类对自然的种种影响,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等。非常棒的内容,非常精彩的文笔,平实中透着灵气,对于我们调理身心、认识生命与自然、继承发扬传统文化,都有极大的帮助。

妈妈一般不喜欢在网上看书,感觉太累人。但这本书我越看越觉得好,跑到尔雅去买,却没有,回来一有时间就赶紧上网接着看。对作者所说的许多道理接纳并非常认同。

比如艾宁讲

   “中医以阴阳平衡论健康。人体可以与病共生,可以带病存活,由于个体差异,人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健康标准,按五行可把人的体质归类,那么金性体质人的健康移到木性体质人身上就是病了。关键的不是把摘除,而是制约,平衡。”

   

“人的人性是不同的,如果把人的个体差异按五行分类的话,不仅仅健康标准不是一个,治疗方式不一样,连心理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遇事,我劝水性和木性的人宽容,我就不劝火性和金性的人宽容。如果劝火性的人宽容,他要是能做到的话就糟了,他肚子里非长出癌不可。同样的事,到我这里,有的人我劝其忍,有的人我劝其发泄。一切因人而定,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道理是为人服务的。”

 

艾宁说:她母亲给人治病就治三分,板过势头既可。病人的痊愈要靠自己调节情绪,定时起居,生活规律……
因为
什么药也抵不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药是帮一下忙,但不是代替,也不要帮完不走跟着添乱,把正气扶起来了,一切自然就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医在医的过程中强调病人的作用,淡化医的作用,因为真正治好病的是病人自己,是他自身的正气在起作用。医生不过是扶正、是帮助。

 

她还讲:养生之道,养的是什么,生的是什么,不可不知。中医讲“病从口入”,不是指细菌,而是指寒热。现在太多年轻人走着一条违反自然、有悖身体规律的生活道路。三伏天钻空调房间,不肯让自己出汗,在经期贪吃冷饮,这些生活方式让人阳不得升,脾胃虚寒,导致身体迟早会产生各种问题。

 

 艾宁的女儿也非常值得称赞。她有思想,肯务实。她快毕业时向妈妈汇报说:课程都学完了,各科成绩均不高。但五年间在图书馆借书读二百余本,自购书一箱。她说如果把课程学得成绩很高,以她的力量就没有时间读课处书。可见她并不是为那些分数学习,而是真正为长本领在学习。

 艾宁的女儿认为,西医的发展对中医绝对是个促进。一个没有对手的武士是难以保持活力的。艾宁也感觉到中医在女儿这产生了变化。她的母亲给人诊脉时,只能从中医上说病,说症状,说感觉。而女儿诊脉直接说西医的病名,说出指标度数来。这又是女儿在西医院学习的成绩。在西医院,她借查脉博而诊脉,她借写病历而分析各种指标和数据,而这些分析又被她融进中医中,这使她与病人交流时更方便,快捷。她总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心得体会和盘端出与同行交流。她说,中医事业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我要把我学到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在医科学生都千方百计地想留在大城市,想进三甲医院时,艾宁女儿的选择却是毕业后去乡镇医院工作,用所学知识为农民服务,由此可见这孩子的心胸之开阔,志向之高远。让我由衷地敬佩她。

     还有许多,我就不在这里复述了。希望你一定抽空读读这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