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以亮
李以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9,582
  • 关注人气:2,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余笑忠

(2013-10-14 10:04:36)
分类: 我的诗文

一个诗人的情怀与禀赋

李以亮 / 文

  

在我们周围,不乏这样或那样的诗人,但一直很少让人真正心生敬意的诗人,而余笑忠,作为我的同代诗人,令人尊敬。他长久以来的写作,沉潜而大器。他的诗具有一种德性——懂得真正的谦卑、爱和悲悯。他的诗艺体现出长期修炼的结果,个人经验和日常性在他的诗歌里获得了审美与道德的超越性,远远脱离了当下诗风流弊所及的琐碎、逼仄、低级趣味和不痛不痒。

这是我在前年编辑某期《汉诗》的开卷诗人时写下的一段话,集中说明了我对余笑忠和他的诗歌写作的基本看法。这是在长期交往和跟踪阅读后形成的看法,今天,这个看法也没有改变。

 

 

余笑忠1965年出生于我省东部蕲春县里一个农村家庭,他是家中的长子。1982年他远离生活了17年的故乡,到北京读大学并开始诗歌写作。对笑忠,我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不怀疑在八十年代初的某个日子,坐在某个教室的桌子前就阅读过他最初发表的诗作。那是一个诗歌充当了某种精神先导的时代,我们混迹其间,至今想来也是一桩幸事。不过,我所说的先闻其声,是指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在我省一家电台主持的文学节目。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共同的记忆,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我的戏言:笑忠就是武汉上空的夜莺,他浑厚、磁性的声音给过我们很多美好的享受。

在诗歌上,余笑忠显得有点大器成。很难相信,他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就叫《余笑忠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选者,似应有若干作品集开路。造成这种情况,成因复杂,除开外因不说,我以为余笑忠个人对自己的过于严格是关键因素。其实,我也并不为之不平。诗歌从来不是高产的艺术,那些强撑起来的著作等身,也没有什么意义。事实上,我认为,列为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的这部《余笑忠诗选》,是我知道的该诗丛至今最为厚重、最有价值的诗集之一。这本选集,精选了作者从1990年至2006年的主要作品,我在读后深感余笑忠是为数不多的完成的诗人,这点也在我对余笑忠所做的访谈中提及。我之所谓完成,当然首先是指其作品清晰的辩识度,其精神指向、其语言方式(包括独特的语调和结构方式),都是非常显目的存在,这当然是风格形成的标志。对于一个诗人,风格的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谓风格即人是也。

而余笑忠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诗人。在《诗选》出版后的几年中,他的创作一直呈喷发之势。据我观察,他这种状态从新世纪之初(至迟从2003年)就得以保持。所以这十年,可谓诗人的黄金十年。在他的《诗选》出版之后,借助电子网络,我曾编辑过一个他的集外集,保存诗人的新作,当然我更期待他尽快出版新集子。

 

 

木心谓才能、心肠、头脑,缺一不可如果缺一,赶紧补一;缺二,问题大了;缺三,事情完了。此三项,我以为头脑(无论是指心智还是思想)最为基本,事实上根本缺不得,故不论。才能有大有小,才情才气才华这些固然玄虚,却也并非毫无根据,天才乃至异秉也不是没有。不过,我以为还是化为了一种能力比较可靠。在诗歌上,我以为,余笑忠就是获得了那种写作能力的人。而心肠,也就是情怀的另一种说法吧。写到今天而且势头大好,可以肯定,余笑忠是个情怀充沛的人。

悲悯是余笑忠诗歌中最经常为大家感受到的一种情怀。在当下汉语诗歌写作里,抒写这种情怀的诗人并不罕见,比较出色的像杨键、陈先发、朵渔等等,都写过不少令人难忘的诗篇。不过,谁有资格悲悯?我的意思是,如果悲悯的书写不能找到恰当的表达,则简直近似于二次伤害。余笑忠所做的,是发现我们心中最大的隐痛,耐心地认识它,充分地揭示它,自觉地使它成为我们文字、我们身心的一部分(帕慕克语)。余笑忠有相当一部分以动物为题材的诗作,或侧面揭示,或作为象征,表现同为生命体的疼痛和悲哀,这些篇目我印象极深,如《围绕一头死去的牛》、《哑口无言》、《含糊其词》、《他们这样杀一头耕牛》、《每一头猪都有最疼痛的的一日》,还有一些诗歌则写得较为直接,如《在祖父坟前》、《悼沙兰逝去的孩子们》、《父亲忍着疼痛一声不吭》、《中国病人》、《哭墙》等等,它们构成了余笑忠诗歌中最为厚重、最为感人的部分。

是他另一经常抒写的主题。当然这毫不稀奇,不过问题也有另一面,充分的并不一定是有效的,正如把常常挂在口头上往往是可疑的。大诗人雪莱早已说出这其中的悖论:有一个字经常被人亵渎,我不会再来亵渎。/ 有一种感情被人假意鄙薄,你也不会再来鄙薄。对于现代诗人而言,处理这一主题(无论是就其狭义还是广义来说),永远面临两面受敌的情形:耍狠抖酷极容易落入寡情,面目可憎;迎头而上又可能流于矫情,面目可疑。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仅仅归结于写作层面,我认为根子还在源头,即作为诗人的主体因素。在这个意义上,余笑忠不仅是一个有爱,而且是真正理解了的意义的人。就进入文字的情感来讲,他所拥有的最深刻的情感,就是

 

我为我的儿子洗脚/我要蹲下,弯腰。

 

               我不记得是否为他大腹便便的母亲洗过脚/如果她再怀上我们的骨肉,我肯定会。

 

               但这完全不可能。/所以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废话。

——《形而上学》

 

我爱你,哑巴姑娘/我也在磨着一把快刀

 

为这一日我苦练经年/我来到我的敌人面前

 

我递上我的刀,我对仇敌说/它可以杀你,也可以杀我

 

谁有种就先捅自己一刀/我朝自己的肚子就是一刀

——《爱情》

 

我睡在我从前恋爱的地方/我看到我的爱人,在远方/轻拢她背后的长发/雨水使她的长发沉重又鲜亮

——《十年一觉》

 

     虽然这样的抒情句子不胜枚举(更有一些本身是不可句摘的诗,如《中国病人》),但我并不认为余笑忠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抒情诗人,他的写作要高于(或者说大于)浪漫主义的抒情。熟悉他的读者不难发现其诗里理性的成分,但这个所谓理性,是波德莱尔艺术观里的理性,它排斥了浪漫主义抒情诗的泛滥激情。在波德莱尔看来,理性并不损害艺术的纯洁和趣味,理性让人站到更高、看到更多获得更多乐趣。余笑忠的诗不是没有激情,不同的是它们都是内敛的。如《形而上学》一诗所显示的,他的抒情色彩总是蕴涵着丰富的哲思。

余笑忠诗歌经常透露的另一情怀是谦卑,我认为也是他特别善长且比较独特的抒写主题。为什么很多人感到阅读余笑忠有助于去除身上的燥气?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放眼时下诗坛,太多诗人身上有着太多的自大与自负(不只是诗歌抱负上的)、太多的狂妄(其实是虚妄)之气。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用帕斯卡尔的话说,这真是令人惊讶:人们不惊讶于自己的脆弱和无知。在这个意义上(还不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我一直认为余笑忠是一个具有“美德”的诗人,而《无限渺小》是如此完美的一首诗,可以说是诗神给予美德的一次回报吧——

 

我。

我在我们之中。

我们在尘世之中。

 

我是世界的一粒沙,

有时是碗里的一粒沙,

我听到你晚餐前的祷告,阿门。

 

我看到一棵倒下的树,

砸在一个人的身上,

而没有砸在和他形影不离的小狗身上。

 

我看到露水,

在他们爱得死去活来的地方,

我看到露水轻描淡写。

 

乐谱是没有主人的,

请原谅我笨拙的手艺,

我始终觉得我只是在沙子上写字,阿门。

 

      从根本上说,一个诗人的情怀是难以像这样理性地言说的,不仅因为其广博、丰厚与深邃,它本身就拒斥分析与归纳,这也许正是诗歌存在的道理。

 

 

在我周围,不止一人赞美余笑忠的诗艺。他是我所知道的,目前汉语诗人里诗艺最成熟、最完美的诗人之一,这既说明他身上具有难得的天赋,也包含了长期修炼的艰辛。我勉为分述如下:

 

1.       他对诗的音调的把握。也许是做过播音主持的原因,余笑忠在对待每首诗的整体音调、语调、节奏上,有明显的讲究,通常是庄重的、舒缓的、悲愤的、低沉的,偶有激烈的、反讽或欢快的,但完全没有高亢的、愤怒的、滑稽的调子。他对先于一首诗而出现的声音绝对是有意识的,所以在到这个声音之前,他不会轻易下笔。关于这点,在我对他所做的访谈里,他也谈到:

 

我相信好的诗歌是靠内在形象存活的,靠先于一首诗写成之前就已经出现的发声形式,这好像是曼德尔施塔姆的说法。那种语气不是出来的。哲学家卡尔·巴特在谈到莫扎特的时候说过:他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件乐器,他只是让人去谛听他显然听得见的东西,那是来自上帝造物浸润着他、在他心灵中升华,而现在又从他心灵中逸出的东西。”——这个说法不能随便引用,一引用就很庸俗,但是,原谅我吧,我只引用这一次,尽管我无数次梦想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如果真有某种特殊的窃听装置(诗人希尼在《进入文字的情感》一文发明的比喻),我们就不难辨识说话者嗓音变得独特的东西。的确,一个声音犹如一个指纹,但与我们手指的指纹不同的是,声音的指纹并不是先天就具备的,需要长时间的寻找、锻炼、铸造,在这方面,余笑忠属于成功的、幸运的少数。在当下,诗歌朗诵确有尴尬之处,但我相信,经由有经验的朗诵家来朗诵余笑忠的诗歌,完全是一件可能而有效的事。但我并非是说余笑忠的诗有着今天广为人诟病的朗诵诗的痕迹或特征,不,我是说余笑忠的诗歌确有他独特的一个声音在里面支持着,他恢复了诗歌可以出声的本然特长(现在,的分离并不是一个好处)。在诗的音乐性上,汉语新诗一直处于摸索之中,余笑忠的诗不仅提供了有价值的文本,也完全应该给探索者以更多成功的经验。。

 

2.       他对经验的利用。首先,他是极善于捕捉和开掘具有诗性经验的诗人。他的经验有当下的,也有属于记忆的,特别是他对乡村生活种种细节的发掘,不止赢得一个有识之士的赞赏。有时我会感叹,余笑忠还是一个有故乡的人,至少是精神上的故乡,而它不仅存在于记忆里,更像是他亲自发明出来的。在诗的写作上,也许自传性并不算对于经验很彻底的发明,但肯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如果说,这种有限的发明也是很多诗人正在做的事情,我要说,能够像余笑忠一贯所做的那样,将个人经验提升为一种十分精到的隐喻式表达的诗人,并没有几人做到(或做得更好)。这实际上应归结为一种才能,而不是意识;而隐喻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诗人有无能力从经验的在场引向不在场,这当然是一种才能,更是一种境界。我们看看长诗《喘息》的一节:

 

              打破的磁石一分为二

        它们依然相认:它们的裂口

              是吻合的,但一接近

              就相互拒斥

 

              一个小孩伤透了脑筋

              为了将它们合二为一

              它们可以重合,但只能是

              甲在乙的上面或者乙在甲的上面

 

              他的左手酸了右手也酸了

              他简直不能忍受吸铁石的坏脾气

              在打算把它们丢进水里的一瞬间

              他看到了一块铁

 

              好,他要看看一块铁能不能让它们

              最大程度地接近、接近、接近

 

在这个有关童年游戏的细节里,余笑忠仿佛摆弄装置艺术似地,化物理经验为一个具有形而上意味的寓言。这样的例子,在他的旧作新作里,比比皆是。

 

3.诗歌语言的密度。在注重经验表达的同时,余笑忠还十分讲究语言提炼的纯度。熟悉目前诗歌的人,大约都对一个恶劣的现象深恶痛绝,那就是诗歌语言和结构方式严重的散文化倾向。诗化与散文化虽然是相对而言的,在特定的诗歌发展时代,散文化乃至非诗化的故意,的确成为拓展诗歌领域的必需(如惠特曼所做的)。目前为人诟病的散文化,实际上却是将某些稀汤寡水式的东西频繁分行,成为猛烈敲打回车键的产物,其实不仅与诗的拓展无关,跟诗也毫不相关。余笑忠是绝不会随意分行的,我相信他会如昌耀那样,把分行这一似乎专属于诗的特权,留给特别有意义的文字(参见昌耀《我的诗学观》一文)。事实上在这二位诗人的诗集里,也都有部分根本不分行的诗,因为其耀眼的诗性,根本无碍于它们仍然被称之为诗。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语言态度,余笑忠的诗歌,大多表现为语言密实、富有质感。他不会将一点感兴或边角余料敷衍成一首,相反,他总是凝聚、浓缩也许在他人会写成几首诗的材料于一首短短的诗中。这种特点典型的代表作如《光明颂》、《序曲,或跋》、《中国病人》、《诱人的排比句》等等,细心者不妨验之。

 

4.语言的陌生化与拙朴。余笑忠诗歌的语言整体上是平实、自然而亲切的,但如果只是如此,那也就离平庸不远了。事实上他常做翻新,我在阅读时,不时会感到一些词语仿佛是第一次被那样使用,吊诡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之下他也许只是恢复了某个词的原始用法。比如:一个人的脊背有可能弯曲/一棵小树有可能节外生枝众鸟必是惊弓之鸟我穿越黑暗,暴雨/在堕落的人间一日千里小女孩的气球远走高飞两个哑巴相亲相爱/两个哑巴指手画脚…….敏感的读者不可能在读到这样的用法时不心生惊奇。然而,在的层面,余笑忠诗歌的手段当然远不止如此一法,我不过借此说明他在造成陌生化的时候,并不是那种极端的颠覆实验式策略(我对此种策略深具怀疑)。我十分欣赏余笑忠的诗歌的这种语言风格,这种平衡于陌生化与亲切化、平衡于机智与拙朴之间的适度,此中有大美,不是那种小聪明、更不是那种语言贫乏的诗所能企及的。同时,他这种极具个性,既平实自然,又陌生惊奇不断的诗性语言,只召唤那些深具敏感和耐心的读者。

 

 

 

艾略特在《叶芝:诗与诗剧》一文里赞扬过叶芝作为艺术家那种持续不断的发展。也是在这篇文论中,他说:我的经验是,人到中年有三种选择:要么完全停止写作,要么重复昔日的自己(也许写作技巧会不断地提高),要么想法找到一种不同的工作方法,使自己适应中年。

按中国人对年龄的理解,余笑忠的诗歌写作应算是从中年开始喷发的。而我见到他还曾经表达过希望写到60岁的愿望,我毫不怀疑地相信他。不过,一个诗人恰因风格化而导致某种程度的僵化与死亡,这样的情形在文学史也很常见,虽然我一点不认为余笑忠存在这样的危险,但预先的警惕也并非毫无意义。

余笑忠这几年的作品,变化应该说不大,当然更精致、更精炼也更老道了;更重要的,他还保持着那股:锐气,不甘平庸的豪气,也是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雍容、沉着之气。这是好的。我感到,自1990年代以来,我们也算见过一些不凡的诗歌人物,写着写着就丧失了那么一股子,无一例外地走上了一条以文为诗的路子,成为诗歌维持会的角色。我一直认为以文为诗其实就是没有诗,这实在是比停止写作好不了多少的事。余笑忠至今仍然保持这么一股子,怎不令人羡慕和钦佩。大约是在去年的某个时候,我与朋友在一起随意谈起余笑忠的写作。

我说我最欣赏的是余笑忠率性而为的那些篇什(包括他习惯的组诗,但不包括他苦心孤诣经营的那些长诗)。在我看来,他十分用力的长诗,基本也算组诗;如果作为长诗,似缺少了一点统一的结构和推进的主题。

我说我最喜欢的(也是他最擅长的):余笑忠在诗歌里对人生经验的独特呈现和发掘。这样的作品往往能给人带来极大审美愉悦,却又富于道德与伦理的启示。以前这样的作品集中在那些有关乡村生活和童年经验的作品里,现在它们也体现在书写当下日常生活的作品中。我想我并不是要将日常性作为衡量诗歌价值的一个标准(虽然这个十分流行),我只是认为,诗歌最好及物、贴身,因为只有贴身进而才可以贴心

我知道余笑忠不喜欢那种草莓似的现场感而宁要核桃似的现场感,这没问题,这非常重要而且必要。但我认为,在处理这个、那个核桃时,笑忠不妨更直接一点,绕来绕去也无益于敲开核桃。另外,我感觉余笑忠笑忠在某些诗作里,表现出过多的升华欲(尤其是在一些诗的结尾部分),以及可有可无的引语癖(比如在近作《幻肢》里)。我的用语素来尖刻,还请笑忠兄海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