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老,我怎敢老去?
标签:
情感 |
分类: 修行之路 |
我都留下了什么呢?……
那一天,给九年级部分的学生及家长开了会。
会前,几乎坐在电脑前用了一晌的时间来准备。
从学生的位次到现在的状况,从对家长的建议到学校的一些做法。
我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
早上7:30,我就到校了,天极冷,偌大的校园里没有一个人。
到梦想教室把凳子一个个摆放好。
上午八点时,家长和学校陆续地来了。
但与想象中的还相差多了些。
不过,来的都那么安静,如同一个个学生,能够感觉出他们对我信任与尊重。
整整两个小时,他们都端坐在那里,没有人中途出去,也没有人中途接打电话。
静静地听我在讲,他们还会时不时在记下什么,完全与不是别人想的农村家长的样子。
我很感动。
其实家长和教师的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渴望孩子的进步与优秀,那么与家长形成合力的话,一定可以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
在这方面,其实,我们学校做得还真的不够好!
这几天,走进了一些教师的课堂,也看到了原生态的课堂场景。
更发现诸多问题的同时,也给了我诸多启示。
一是班级文化太重要了。两节课,走进两个教室,一个井然有序,一个杂乱无章。从墙壁到地下,从学生坐姿到学生状态,从桌子到书本摆放。再想一下两个班的班主任,悬殊真大!一节节给学生带来的是什么呢?所以,什么时候,班主任永远是学校的灵魂!对于班级管理而言,好的班主任给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反之,贻害学生终生。
二是课堂教师的组织很重要。听的几节课,老师进教室就布置任务,没有上课前的师生问好,学生乱的乱着,进的进着,就像一个菜市场一样。在这样的氛围中上课,会有效果吗?一节课结束也是没有结束语,下课铃响了,就完了。感觉有些无语。
三是任务的布置很重要。怎样让学生能吃完也能吃饱?这就就考虑到任务的质与量,多了,学生厌烦,少了,低效。老师真的用心备课了吗?
四是教师的激励很重要。如果上课就让学生记,会了也是这样,不会也是这样。学生不就像一根根面条一样吗?既无弹性,也无张力和热情。那课堂效果会好吗?
五是学习目标很重要。刚听课时,教师进教室就评讲卷子,不管学生听没听,继续听。后来,调整为有目标了,学生的积极性似乎高了一些。
六是教师要退,学生要进。课堂上,仍然感觉教师讲得多,因为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所以都看起来懒洋洋的,不像十几岁,更像几十岁。所以,教师适时地退,学生勇敢地进,是必须,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七是如何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听语文课时,那个教师只单个提问,面太小,别人都是旁听生,效果不好。听地理课时,组长串组相互提问,看似热闹,最后落实组长学生背的情况,但这里面是不是会有水分?
总之,这一段听过原生态的课之后,才发现其实成绩提升的关键真的就在课堂。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应该是我们学校的当务之急。
周一的语文教研会上,告诉语文教师,要从四个板块,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复习,不能只抓文言文。
同时,也把我在听课中出现的问题说给了老师们。
希望他们慢慢改进自己的课堂。
然后,告诉他们,我讲一节说明文阅读分析的指导课,八年级语文教师都要听,七九年级教师如果没课,最好也去听听,相互切磋提高。
然后,我几乎用了一大晌的时间认真融合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备课。
周三时,我去了八七班,学生积极性很高。
只是听课的仅有八年级的六位语文教师和九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另外还有一位八年级教数学的教师,专门调了课来听。
这节课上,我从说明文的考点入手,到说明文的知识点到例文的训练。
本以为这些内容对于已学过说明文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根本都不是问题。
结果没有想到的是,学生连说明方法的作用都说不完整。
只好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识记那七句话。
所以,到最后学生实战演练时,时间已不够用。
最后有些匆匆收场的无奈意味。
下来反思这节课,我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一是把学生看得太高了,应该就考虑学生平时就掌握不好的现实;二是板块分配不太合理。如果刚开始就让学生先练题,让他们发现问题,然后再讲解题思路,效率和效果就会好得多。三是小组合作评价不到位。提问时,我总是提问每组固定的组员来回答,但最终没有对小组间进行评价,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太高。四是内容显多了。如果放低对学生的要求,内容少一些,就不致于总是赶进度,匆匆而过了。五是自己讲得还是有些多。总担心学生不会,所以强调得多,就像余映潮老师说的碎问碎答,或者就是无效问答,孰不知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下来和同事交流时,他们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看来,听课反思真的有必要,旁观者才能看得更清楚。
有一位教师这样说:其实上课时,可以拿一支录音笔,下来听听自己的课堂语言。那时,便会发现自己有多少多余的不须说的语言!
课堂语言纯粹了,课堂才会清净起来!
看来,自己所要学的还真的太多!……
前几天,县里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打电话说,他和他的学生已编完了他的作文集《闪光的足迹》第三辑,想让我为他的书写个序言。
说实话,很为难。
因为感觉第一自己资格太浅,二是自己水平太有限,三是时间也不宽裕。
但能听出他的诚恳。
在这之前,我已看过他编著的前两集,非常有思想和深度,更重要的是他对学生的那份爱与鼓励,让我感动和敬佩。在如今都在大张旗鼓地抓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里,他无疑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所以,没有考虑多少,我答应了下来。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我想成全他,虽然我的水平很有限。
那当然,就只有自己“委屈”自己了。
“煞费苦心”两天,不说闲话,不做闲事,终于“尘埃落定”。
竟然有近三千字呢,自己读着,竟然也被感动了。
看来,有些时候,是需要把自己的惰性都逼跑,把自己的潜能逼出来才是啊!
当我如释重负地发给他时,他很感动。
发了长长一段话给我:昨晚细细品味你写的文章,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激动的潮流,感激之情难以言说。且不说你文笔的优美,思维的开阔,也不说你见解的独到,感情的细腻,单是你对兄弟的这份鼓励就让我自惭形秽。我与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你对我的这份支持,正是我不断进行的动力。前段时间,我还在考虑,我的第三期要不要坚持,但我想,自己想做就做,与学校、与他人无关,关键在于自己的那份初心。你的鼓励,我会铭记在心的。这本集子,当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串脚印吧!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我让他感动的同时,他才更是让我感动和学习的榜样呢!
所以,他值得我为他付出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回复他说:只因你做得太好了!我还要向你多学习呢,让我们一起努力向前走,都优于过去的自己吧……
当然,虽然我和他相比,空长好些岁,但优于过去自己,总还是可以吧?
海明威不是曾这样说过吗:人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这几天,在做完自己的事情的同时,开始静心看书了。
只是,这时间总是那么的少,白天时间飞快,晚上回家便有忙不完的家务。
当我看过余映潮的《这样教语文》之后,我才明白自己的肤浅。
然后再慨叹:自己怎么可以毫不愧色地说自己教了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课,其中的二十年还是毕业班的语文课?
唉,真的是白活了!
那个时候,是没有好老师引领的,只傻傻地看管住眼前成绩,却从没有想过自己要变成一条河,流动的河……
当然,现在已切实意识到了。
可惜真的已不年轻!
真的应了那句:年轻的时候不懂得,懂得的时候已不年轻!……
2016,就这样毫不客气也走着走着,我知道今天已是2016元月的一半时间了。
在时间流里的我又都做了些什么呢?……
把无须的慨叹去掉吧。
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虽已处不惑之年,但仍需生长,不是吗?
是啊,时光不老,我怎么敢老去呢?
更何况,行走的路上,我并不孤单……
那么,就努力抖掉自己身上的老树叶吧,让自己重新生长,就像风景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韵味的美一样,重新建设自己的精神世界,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信仰,打造自己的美丽新世界,那么,自己依然可以自己心中最美的那一个,不是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