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让灵魂散发香味 [转载]让灵魂散发香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这样写道:“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灵魂散发香味,多么美妙!如玉壶冰心的温润,还是暗香浮动的淡雅?是春泥护花的执着,还是润物无声的从容?
教师,就是要做让灵魂散发香味的人。灵魂的香味,不仅浸润自己,也能感染别人;不仅美丽自己,也能遗人余香。
这种香味,要有浸满人间大爱的灵魂才能溢出。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这种香味,来源于师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侠骨柔肠的本质。有了这爱,才有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者的儒雅,才有春风化雨、春雨润物的师者的优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偏狭,不局促,不求全责备,才有清雅开阔的做人格局。立人立己,达人达己,当我们处处带给别人温暖的能量时,也就温暖了我们自己;当我们处处想着成全别人时,其实也同时成就了自己。因为有爱,心中自然充满期待,眼神自然溢满温情,言语常启人心智,举止常见从容,任一颦一笑也动人。因为有爱,才让我们教师忘却自己、忘却劳顿、忘却宠辱;才让我们在日复一日日的工作中以不变的执著,超越堆积如山的作业、穿透永无休止的备课,在平凡中精彩着,在辛劳中快乐着。
这种香味,来源于师者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诸子百家、魏晋风度、盛唐气象,论语雍容、诗经无邪、宋词婉约,何其源远流长?浸染于儒风雅韵中,沉淀人生底色,厚实精神的底子,才能“养吾浩然之气”,也才能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只有厚积,方能薄发,正是日积月累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才有了每堂课的精彩呈现;正是教师“精神的底子”的打磨,才有教师可持续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教师更应以一种古典的心情,以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从容地、沉静地对待传统文化。唯其如此,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智慧才有可能因了这肥沃土壤的滋润,而真正地从我们心底萌发、生长。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的,只有灵魂才能触动灵魂,只有情感才能推动情感。心中有爱,爱心留芳;腹有诗书,雅韵悠长。当我们心中永远激荡着爱的清波,当我们心中始终流淌着一条诗意的河流,被滋润的灵魂怎能不花团锦簇,馨香久远呢?
教师,让灵魂散发香味吧,在这香味中我们能品味到幸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