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向前走
余映潮
一
中学时代,学校离家很远很远。每到周末,回家的我就会从华师一附中的校园出发,走过武汉长江大桥,再走郊区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在这长长的回家路上和长长的返校途中,我能把一周的功课在心里好好地重温。
那时,生命中闪现着美好的前景,理想在心中燃烧。我明白,一个人在走路,但可以做到不仅仅只是走路。
1968年,19岁的我远离武汉下乡了,没想到一去不复返,竟然在乡下生活了14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那窄窄的田间小路上奋力前行,走过春的泥泞,夏的炙烤,秋的风霜,冬的漫长,每跨出一步都会感觉到痛苦;在又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提着胡琴,背着书袋,串村走乡,沿途设点教“跑学”,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奔波中感受劳累;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在乡镇中学当语文教师,当英语教师,当音乐教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
在这所有的日子里,我都尽量珍惜我那已经不再年轻的岁月,钟情于在求知、求能、求智道路上的跋涉,坚持着读书,坚持着笔记,坚持着思考。
在不让人有梦的日子里,梦想的火焰不能熄灭。
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纤夫一样背负着重力在无路可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牙,艰难地跨出带着呻吟的步子,向前走。
二
在我34岁、女儿快上小学的时候,我才从乡下走进了县城,走到了中学语文教研员的岗位上。又过了两年,我成为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
“教研员”,这平实而又内涵深刻的称呼,它给了我多少次的激动与自豪,又给了我多少次的鼓励与警示。
它严肃地告诉我:一个教研员事业有成,离不开10个字:敬业,环境,毅力,智慧,学问;一个教研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素养,但有三个方面的素养尤为重要: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崇尚科学的思想方法,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
它认真地告诉我,厚重与深刻,表现于读书的数量与方法。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那就是做读书卡片。在1979年以来的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
我现在手中所拥有的,是数以万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片,这是覆盖面极大的、内容丰美的教研情报。国内数种语文刊物的历年精美文章的目录,被我分门别类地收进各个专题研究的目录卡片中。
这又读又记的需要时日的读书生活,是我的“四季的耕耘”。其实岂止只是耕耘,更多的是钻探。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种耕耘与钻探,我也许不会成功。常年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思考与提炼让我发现了语文教学很多方面的规律,更让我发现了很多无人问津的空白,我的教研工作总有着新鲜而开阔的视野,我在宏观思考和微观操作中都获得了无尽的收获与乐趣。
为了读书,我很少休息过节假日。在读书之中,我学会了听电视。有同仁问我,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鼓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