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 困惑 微光
标签:
教育 |
分类: 师生之情 |

因为回想这一个学期来自己所努力的种种,我感觉自己是劳而无功、是累而无获的,一切并没有呈现出教育的美好姿态。
一、
本学期来,我换教了心理课,一门似乎并不太重要的课程,在学生的新奇与期待中,我尽力从学生的习惯入手,虽然没有教材,但每节课我都是以认真的态度来上,因为我希望我可以开启学生的思想之门,让他们可以轻松找回自我,然后做进步优秀的自己。
每节课前,我总是充分备课,广收资料,并精心制成课件,并根据不同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主题,力争达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效果。
每节课上,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放松,潜移默化中他们个个似乎也都受到了感染与影响。但可惜的人,两周仅有一次,往往是还没有点燃就已经熄灭了,并且我越来越发现仅是泛泛的、没有针对性的讲,似乎对学生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小了。
虽然学生还是那么期待和喜欢着我的心理课,但我却发现离我的初衷越来越远了。
所以,我感觉自己是失败的。
二、
本学期来,我教两个七年级的政治课,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以前我一直教的是语文课),特别是面对的又是一群刚升初中的孩子。
我力争让每节课使他们的思想受到熏陶与感染,力争使他们在每节课的政治课上在心灵上留下一些烙印。
所以,每节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学生是灵动的,并且我能感觉出学生是喜欢我的课的。但因为我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是太准,另外留给学生读书记忆的时间太少,所以,次次成绩却总是不遂人愿。
所以,我感觉自己也是失败的。
三、
本学期中间,因为一些变故,我接任了七三班的班主任。
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这个班调皮学生太多,加之虽说自己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但从没有教过七年级,虽然只是两岁的差距,但相差却是如此之大。
我在班级管理上面倾注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甚至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每天几乎坚持做到了三个一(即每天早上早读结束后让他们演讲十分钟,中午让他们练字十分钟,每天晚上让他们写日记十分钟),并且每天我都要批改近二十本的日记,因为我期望他们能慢慢养成一种习惯,从而慢慢改变和修正他们,使他们个个都能向上向前向善。
其中的苦与累只有时间和自己知道,曾经也有坚持不住的时候,但时常告诫自己,他们是孩子,慢慢来,教育是需要等待的过程,是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
但一个学期的结果呢,乱的依然乱着,吵的依然吵着,甚至让有些老师上不成。虽然我心里知道有些孩子真的在暗暗发生着变化,我也在这些微光里收获着些微的快乐与幸福,(到现在我依然记得教室里挂的四个字“立志报国”,是一个孩子将一位学校领导送给他的,专门递交到我手里,说是送给全班学生,至今我犹感动于他的这份用心和用情,并且同时他真的在发生着变化。)
只可惜的是,这些微光实在太弱了,似乎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甚至有人还在说我在做无用功。
所以,我感觉自己又是失败的。
当这一个学期的种种涌上心头时,内心是深深的挫败感,甚至浑身有一种血淋淋的痛感,是的,从来没有今年这样败得如此彻底,因为最后得到的结论只有两个字:失败!
可是,如果回溯这一个学期来的林林总总,我真的是比以往更认真,也更敬业,早上的朝阳可以作证,晚上的星星可以见证,甚至每天晚上临走时,我的包里还挟着厚厚的一摞日记本,我多么期望那字字句句是将要发芽的种子,就像学生没有见过水仙花,我专门买来放到教室的水仙花,看着它一天天长高长大一样,现在水仙真的就要开花了,可是,学生的心呢,什么时候能让我听到花开的声音呢?
到如此,教育是一件怎样的事呢?我曾经追问了20年,我以为我已经很清晰,也以为已渐渐明晰了它的方向,但现在我才发觉我依然是迷惑的,甚至是越来越迷惑了,难道是因为这个浮躁的世界?还是因为现在孩子们多变的思想?抑或教育?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周国平说:“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所以,当我走向新的一年时,我的肩上真的无法轻松,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英国诗人雪莱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阳光会如约而至的,如同信仰,在这样光明的始终里,我能看得见自己的信仰;相信如同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我心里对这个世界的偎依,一圈圈,心里的年轮将会排列成温暖的紧密,让我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而温暖的称谓。
加油,自己,唯有如此!
前些时当我写出这份总结时,心情是极度沮丧的。
后来当成绩出来时,一切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可以量化的我的两班政治成绩竟然还是全校十个班的第一第二名。七三班的整体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处于中间状态,其中七科成绩里有四科成绩均位于前三名,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但与期中相比,已进步很多了。
放假的那天上午,领导在总结成绩时,表扬我不计名利,敬业精业。
其实我心里一直记得的是纪伯伦的那段发人深省的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