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全心中的爱……

(2009-07-02 16:44:57)
标签:

母亲

情感

分类: 亲情之真

        成全心中的爱……成全心中的爱……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六点的电话铃声》,看着看着,泪水不由得溢出眼眶。

文中写的是一位母亲在她老伴去世十年中,郁郁寡欢,后来孩子为了排遣她的寂寞,让她上了老年大学班,在其中她认识了一位同样丧偶的老人,他们情投意合,并且约定在每天早晨六点的时候以电话铃声来相互问候。同时,还商量一块生活,不办证,免得出现遗产纠纷。

可是还没等她向孩子们说明情况,孩子竟发现了这种反常情况,轮流做母亲的工作,坚决不同意这件事,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父亲的侮辱。

母亲默默不语,最后只好放弃了,只是每天的电话铃依然准时在六点响起两声。

可是母亲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如以前,并严重地影响了她的健康,没过多久,母亲去世了,在病中念叨最多的是他们的父亲,他们还感到欣慰。

不过电话铃依然还响起,只到有一个早上,响了两声之后并没有停止,等孩子接了电话,才知道,那边的老人突然脑溢血,昏迷之中叫的是这边他们母亲的名字,想最后看他们母亲一眼。

然而,这一切竟然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两位老人满带遗憾而去,不知留给孩子的是什么呢?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从此,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没有了,世界仿佛就此寂静无声。只是每到周末我总爱默默的坐在电话旁的沙发里,在六点的钟声响起时,我总是轻颤一个身子,习惯地看一眼电话,我总是盼望它能再熟悉的响两声,只两声。”

读到这里,流泪的我,稍稍有了几分欣慰。

 

同时,想到了我的母亲,想到了这一年多来,她和伯伯生活的情况,在我满意的同时,更有几分欣慰。

他们相处是那样的融洽,那位伯伯脾气极好,人也勤快,连邻居都止不住的赞叹,看着母亲如今一点点好起来的身体,还有那脸上健康的气色,我都会感叹不已,如果我的母亲是文中的母亲,我们是文中的孩子,我不敢想象那会怎么样,孩子再好,毕竟走不进她的内心, 孤零零的大院,孤零零的她,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凄凉呢?

外表即使再光鲜,如果没有一颗复活的心,仍然会一天天枯萎起来的。

其实我们的父母就像是一张弓,把子女一个个射出去,自己才松驰和衰老下去,而等他们衰老时,我们做子女的可曾试着去慢慢复原它呢?

回想父亲不在的日子里,母亲是怎么样一点点挺过来的呢?她给我们的永远是爽朗的笑声,我知道她是为了让我们放心,去放心做我们自己的事情,可我分明又知道,她那颗饱经沧桑的心是多么渴盼复活啊!

后来别人给她说老伴时,我们也曾左右为难,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父亲,因为父亲在世时就交待,母亲身体差,需要一个伴,跟我们在一起,她不甘心这么早地拖累我们。我们担心的是那个老人会怎么样,他那边的孩子会怎么样,如果两人走到一起,如果体会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那宁肯不走这一步。

于是,我们慎重再慎重,权衡再权衡,我们希望的是给母亲找一个可以谈得来的老伴。

当遇到伯伯时,我们不再迟疑,看着他们彼此的谦让的样子。我们真的很满意。

虽然心中的顾虑仍在,但心中更多的对他们的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回过头来,看他们经过的一年,我知道了,做为孩子,如果想让母亲幸福,那么就应该从父母的角度去考虑,应该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幸福,决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标准来无意伤害父母的情感。

想想父母把一生最美的时光都给了我们,我们做子女的为什么不能成全父母心中的一些小小的渴望呢?

想起了记忆很深的一句话:“小时候,父母给孩子礼物时,孩子笑了,父母也笑了,而当长大后,孩子送给父母礼物时,孩子笑了,父母却哭了!”试想,有哪一份爱能和父母的爱相抗衡,又有哪一份爱能有父母的爱纯粹呢?

又想起了看过的一篇文章《世上最艰难的工作》中的一段话:“有一份工作要求每天工作24小时,一周七天从不间断,不休息,没有假期,没有助手,没有薪水,没有升职,重复工作……,这份工作是什么呢?那就是母亲!”

 

父母的爱是深沉而永恒的,那么,请让我们做子女的,试着走进老人心里,了解老人一些真实的想法,试着去成全他们那一份最真的渴望,也许这一份小小的成全,就会给老人一个相对圆满的一生,更会给我们一份暖暖的回忆和幸福……

 

但愿我们不要像上文中的孩子那样,咀嚼着母亲的苦涩和自己一生的遗憾!就让我们试着用我们的爱去成全老人心中的爱吧,这样去做,其实并不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