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打歪着的一节课

标签:
课堂教学教育 |
分类: 师生之情 |
今天我第二节课,我走向教室时,发现外面没有学生,我推开门,原来教育组长坐在后面,本来心中颇很镇定的我突然间有些不知所措了。要知道,我的课本都在讲台上的课桌里,我翻都没翻,上课前的两分钟我走上教室的路上还在琢磨讲哪一课呢,。这下可全都完了,只好临时抱佛脚了。
于是强装镇定,和学生彼此问好后,先检查学生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平时在教室里谈笑风生、无拘无束的我今天说话竟变得断续起来,我心里很清楚,之所以这样,不光因为领导坐在后面,更因为自己心中没底,没有充分的备课,到底底气不足啊!不能这样,我心里暗暗对自己说。
从复习到转入新课,虽没有以前那样水到渠成,但也算顺利,下面讲什么新课呢?我心里在盘算着,本来想讲一篇得心应手的课,也许那样能更发挥自己的水平,毕竟上级领导听课的次数并不多,这一次也很重要呢!但不知怎的,学生提到了墨家,我竟转入墨子,然后引出了他的《公输》一课。
这一课,从结构上并不难,但是这篇课文太长,共二十二段,字词量太大,一节课是根本就完不成什么的,对于新授课的第一节来说,更不容易发挥教师的水平。
可是既然引入了,就硬着头皮上了,本节课我给了学生三个任务: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意,能翻译句子。让他们以小组形式、20分钟时间来完成,我本想着让几个小组分工合作,可是我又怕其余的学生不懂,于是全班任务一致。
学生开始了讨论和标注,而我则穿梭于学生中间,看各组的学习情况。短短十分钟过去了,可是学生连一半都没有翻译完,学生提前又没有预习,课文可能都读不下来,字词肯定有很多都不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再去完成这三个任务,根本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我心里嘀咕着。
学生仍然在译着,而我在黑板上把本文难认的字写在了黑板上,等写完后,我示意学生停下来。
然后告诉学生,我准备改变方针,因为有时欲速则不达。
学生听懂了我的意思,于是我让学生识清黑板上的字后,把它布置成课后作业。然后重新分配了这节的任务: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还以小组形式,每组派一个代表,给五分钟的准备时间。
学生开始重新准备了,因为有了刚才对课文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学生很快的就跃跃欲试了。
挑了两个同学来说,都说得很有条理,只是还没有脱离课本,如果能再绘声绘色一些,就会更好了。当然这只能怪我,如果当初刚上课时就用这种方法,也许会百花绽放的。
下课时,学生都能用一句话将故事情节概括出来了。
只是最后,我又给学生说了一段话:“同学们,老师讲的这节课很失败,你们知道吗?失败就在于给你们定的目标太高太大了,因为高而失败,因为大而感觉空起来,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适合自己的目标才是最好的目标,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目标呢?那就是像小猴子摘桃子一样,稍微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学生笑了,领导好像也笑了,当然我也笑了……
最后一分钟,我给学生除了留写生字这个作业以外,又留了另外一个作业,那就是:老师虽然有错的地方,但同时还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那是什么呢?
呵呵,回想这节课,我感觉整个就像一场不明不白的仗一样,到了最后,也许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场仗还是赢了……
你们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