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想说爱你不容易

标签: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教育 |
分类: 师生之情 |
学生这两天考试,首当其冲的就是语文,面对语文试卷,学生关注可能更多的试题的内容,难易程度如何。
而作为教师,而更关注题的类型,考查的各个知识点。
面对初三的的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感觉应该和中考有机结合起来,应该能流露出中招试题的命题趋向为最好。但翻看这张试卷,除了形似之外,我感觉很失望,因为它我觉得并不能很好的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基础积累部分
第二、阅读分析部分
这一项共出了两篇文章,一篇议论文,一篇记叙文,符合课标要求,只是对于第一篇议论文考查的内容竟是课内的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课标中对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
且不说现代文一般不要求用课内文章来作参照,只说选的这一篇就比较失败,因为这是一篇驳论文,又加之是鲁迅的文章,它要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来理解才可。
所选内容与课标要求严重相悖,这是简单的议论文吗?里面的几个题更是刁钻,如13题中的“说说文中那句“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说说这句话的作用学生也许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答,而这样出,真的让学生摸不着北,并且心中会产生一种挫败感。本来一篇议论文,让学生能够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能够触摸到论点、论据、论证关系这方面的具体实例即可,而这几个题可以说真的让学生大跌眼镜,也让老师始料未及。
第三,文言文部分
课标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重要考查的是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并能结合实际和社会实践做出判断的综合能力。
本次考试出的内容是《陈涉世家》中的一段,题稍显简单了些,如果能出一个比较阅读,我想可能对学生的考查会更全面些。
第三、作文部分
本次作文有两个作文题目可供选择,一个是半命题作文《我用心去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此次语文试题有几大问题:
1、课内知识太多,占44分,竟然占到了快一半(满分120分),与中考没有很好的接轨,根本不能考出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
2、考查的知识点有些重复,导致考查的方面显窄了些,比如没有考到病句的修改,没有考到综合性学习,没有考到新闻类、图表类试题等等。
3、 作文类型单一,学生也许能写好,得不了低分,但不一定能出彩,不一定有立意很独特的作文。这样会使一些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不利于展现他们的风采。其实完全可以出一个命题类的和一个话题类的,然后二选一,那样的话,也许会更科学些。
当然人家出题自然有人家的考虑,只是我感觉作为初三,每次大型的试题还是应该和中考接轨起来,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大致的轮廓,让教师有一个较明确的方向最好。
究竟学生成绩如何,现在还暂且不知,但我可以预料的是只要平时踏实学课本的同学,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只是我觉得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高分的不一定语文水平真高,作文好的不一定作文水平最好。
语文试卷,想让我说爱你,真的还不容易呢!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岂止是学生,还是教师的命根呢!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岂敢是教师,那是领导的法宝呢!
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之下,分和考都以不同的姿态显示着各自的风骚,而我们也甘愿随风一样无奈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