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例会校长话语反思随感教育 |
分类: 师生之情 |
昨晚的例会上,我深深记住了校长说的几句话:“一个同志在单位里,要让自己说的话有份量,要让别人认为自己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举中轻重的人!如何做到这些呢?那就是教好自己的课,让教的课说话;管理好自己的工作,让所管的工作说话!”
寥寥几句话,但却掷地有声,犹如重锤敲击着我的心,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我能做到这些吗?如果做不到,是因为什么呢?
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努力进步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县模范、优秀班主任、论文、优质课也有不少,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领导,对我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对我的敬业精神更是称赞有加。可是几何时,我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感觉到了年龄的危机,感觉到了身心的疲惫,我想急流勇退,我想静静地追求自己无欲无求的境界,随心随性随意,随遇而安。
不当班主任后,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的轻松,感觉到了一身负累去掉后的洒脱,但同时正如一位同事给我说的“你如果想当一个事业型的人,那么就当班主任、当领导……”实际上我的工作重心真的已有所偏移,由以前对工作的十分热情化作了七分投入,由对学生的全心全意化作了仅是课堂对学生的交流。
和学生的关系无形中疏远了很多,我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也未从心里真正的接纳我这个心灵的朋友,这是不是我人生的另一种失败呢?
我想起了溪畔耕夫的那篇《心灵的拷问:你尽力了吗?》,想起了他里面那些激励人进步的句子:“做人,需要不停地自我激励。耕夫近来感觉,人到中年,肩上的担子重了,却常会有一种感觉袭来,似乎自己老了。任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古人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何况我们还未到不惑之年,如果在40岁之前便没有了豪气,岂不是在剩下的几十年里只有叹气?!
豪气决不是别人的施舍,勇气决不是上天的恩赐。人生有百折千回,泪水落下时,多少人在低吟浅叹,汗滴凝结处,多少人在奋然前行!做人,年龄可以增长,但勇气和执着决不可以衰退。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人,无数的人有无数的命运。命运可以是天定的,但在努力之前,有谁知道这天定的命运是怎样的?因此即便我们相信命运的存在,也决不能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即便是在天定的命运中行走,也一定要亮出自己的剑来,在还没有挥尽最后一刻的力气前,决不撤剑!从不要去问命运为何,只需去问自己:在任何的命运之中,你抗争了吗、尽力了吗?
如果事业无成,请问自己:“你尽力了吗?你有过多少次对事业缜密的筹划和工作苦干的夜晚,还是总沉陷于麻将声声甚或网海迷迷?”
如果家庭离析,请问自己:“你尽力了吗?你有过多少次对爱人真情的表白和家庭责任的承担,还是总疲累于假意应付甚或婚外无羁?”
如果孤独无友,请问自己:“你尽力了吗?你有过多少次对朋友无私的帮助和设身处地的倾谈,还是总难改于怨天尤人甚或自私自利?””
尽心尽力,究竟应该有几分?这需要时时拷问自己的心灵,需要刻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更需要常常修正自己的思想:让激情与理性齐飞,清醒与深刻同步……
“做一个说话有份量的人,做一个让别人认为自己重要的人……”我能做到吗?我想这不需要问志向而要看行动,这也不需要看远方而只需要盯着脚下的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