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拾议打油诗

(2021-08-30 10:34:40)
标签:

文化

情感

编辑

杂谈

分类: 生活杂述拾趣
拾议打油诗

       古往今来,诗词汗牛充栋,瀚若星河。 尤其是唐诗宋词,成了我国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众多诗词大家,群星灿烂,熠熠生辉,后人很难比肩言志,文以載道,其实,更多的诗词作品是社会生活画卷,是作排解心中情感丘撷取闲情意趣浪花的拾遗!
       然而有一种诗体却是雅俗共赏,人人可为的,那就是在形式韵脚上稍微注意, 押韵成趣,诙谐幽默, 这便是打油诗后成为雅俗共赏“打油诗”
       早在唐代就生了打油诗,士大夫们主要传咏创作的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民间则不然,创新了打油诗因它创作容易,遣词造句随意自然,俚俗村语,乡间趣谈,皆可入诗,风格别致,传神生动,或诙谐或幽默,或讥讽或调侃,往往一语中的,引人深思,以口语入诗,传播迅速,民间基础极为丰富,因此打油诗深受普通百姓欢迎。
       打油诗的开山鼻祖,唐人张打油《咏雪》诗开创,其诗云:“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写雪不含雪,作诗不是诗,诙谐幽默,俚语入句,民间传甚广,从而开创打油诗的先河。
       传苏东坡遇到两位“秀才”不认识“文庙”(繁体字:文廟)牌匾上的字,一说“文朝”一个“丈庙”,一个建议查字曲(典),一个建议询问苏东皮(坡),于是调侃道:“文朝丈庙两相疑,当路争论众更奇;白字先生查字曲,最后问我苏东皮。”,虽是传说,可打油诗亦庄亦谐,讥讽传神,妙趣横生。
       苏东坡还有一首打油诗《洗儿》被列入其作品集:“人家养子爱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讥讽当时权贵,平淡之中充满机锋。
       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解缙,自幼颖悟绝人,18岁乡试得了第一,当时天下小雨,解缙喜极不慎滑倒,村人笑他,解缙随口《春雨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用以解嘲,同时还回击了旁观取笑者,不愧机智幽默。
       吴中才子唐寅唐伯虎,诗画书俱绝,然而一生命运多舛,生活困窘,曾有一首打油诗《除夕口占》感叹:“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幕天寒无一事,竹时寺里看梅花。”,情景凄凉,令人心酸,心情旷达,让人敬佩。
       康熙朝宰相张英,老家安徽桐城宅前空地同邻居纠纷,家人飞书京城希望张英干预,然而张英却寄回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邻居见状,也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如今古迹犹存,邻里和睦传为美谈,堪称打油诗中的佳品。
       颇有创意的当属近几年的“老树画画”,以寥寥几笔水墨绘画,然后配之颇有情趣的打油诗,诙谐幽默,自成一体,我们撷取几首:“朋友相互见面,吃茶就是吃茶;不须装逼弄雅,扯淡什么文化。”“红尘多可笑,到处在胡闹;移床悬崖间,好好睡一觉。”“阳台种些花草,竟然郁郁葱葱;没事花间晃晃,装作走在山中。”“潇潇一夜秋雨,醒来没个头绪;想想外边世界,还是接着睡去。”“作为吃瓜群众,据说比较低端;面对这般世道,只能冷眼旁观。”诸如此类的肆意打油和充满睿智的作品,吸粉无数,拥趸百万。
拾议打油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