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Raymond发现永不生病的方法
(2018-09-07 17:48:27)
标签:
编辑健康杂谈 |
分类: 健康养生之道 |
大病之后,再也没有生过病
Raymond的故事,非常离奇,他曾经是一个MIT的生化学家,46岁的时候,Raymond感觉得自己身体不对了,总是疲劳,没有精力。随后他去医院检查,他花了好几千美元,医生告诉说:“你很健康,没有什么问题”。Raymond郁闷了:“我健不健康,我比谁都清楚,我从来没有这么疲惫过!”医生说:“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这么老过!”
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Raymond竟无言以对,后来,他才知道这医生是错的,甚至可以说无知。慢性疲劳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两年他经历了纤维肌痛、狼疮、桥本甲状腺炎、干燥综合征、消化问题、皮疹、头痛、脑雾、头晕。他去看了36个顶级专家,35个都束手无策,只有一个人说Raymond还有药可医,给他开了一种药,这种药物,导致了Raymond肝脏衰竭。
药物使用是急性肝脏衰竭的第一大诱因。在48岁的时候,现代医学宣判了他的死刑,他的医生说: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您只能听天由命了。一般人,可能已经被病痛折磨得要死,开始向命运低头,或者想办法,倾家荡产也要找到一种神药,治好自己的病。可是Raymond拒绝,现代医疗技术救不了他,他觉得这次一定要靠自己,他开始奋起自救。
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生化学家,他开始努力学习,他进行了大量的,广泛的研究,最后觉得从几个方面改变自己,他花了两年时间改变,最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而且是越来越健康。这种健康的状态,一直到延续到现在,80多岁,他几乎没有生过什么病,除了三次感冒,他的血管经过检测之后,和20多岁的人一样年轻。这在很多人看来,堪称奇迹,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现代医学,让人越来越不健康
花了很多钱检查,治病,吃了不少药,最后差点死掉——这件事,让Raymond好好思考了一下现代医学的弊病。他觉得,现代医学已经把医生们带上了一条歧路:医生眼里只有症状,为了控制病人的症状,针对性的开各种药物,不计后果,不顾开销花费,不管对病人身体其它方面的影响。假如你得了高血压,医生给你开一种降血压的药物,这种降压药能降血压,但是副作用也很严重,可能毒害肾脏、心脏或者神经系统,其他器官受损。然后会吃一些药物去拯救其他器官,然后又会有其他副作用。很多人,本来通过饮食调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可以改善疾病,最后却因为迷信药物,最后被药物的毒害和副作用毒害死。他最深恶痛绝的就是他汀类降血脂的药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在已存的疾病有12500多种,治疗这12500多种疾病,可能用到几十万种药物和方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针对症状的现代医学,会让人一直处于病态,最后可能致命。Raymond说,当人体里有3种药物的时候,就没人知道你身体会发生什么,已经造成各种化学反应,还可能激素混乱。
人类只有一种疾病
在Raymond看来,疾病就是单个细胞的机能失常。当还是母胎里的单细胞受精卵时,如果这个细胞机能失常,你就病了。如今的你也一样,细胞机能失常,你就病了,越多的细胞不能正常工作,你的病情就越严重。所以,他说,人类只有细胞功能失常这一种病,其它的疾病都不存在。
Raymond总结了造成了细胞机能失常的两种原因:1.缺乏:细胞没有获取足够营养,维持正常机能的。2.中毒:细胞被坏境和食物的毒性影响,干涉它正常工作、通信。你只需维持你细胞的正常机能,就是健康的状态,不会生病,如果细胞机能不正常,就恢复细胞的正常机能。
六种途径,保持健康,永不生病
第6途径,医疗途径。这条途径大家一定要小心使用,因为,现代医疗技术很容易迷惑大家。我们经常看到医疗奇迹,但是也看到很多医学悲剧。真正的医疗奇迹,但只出现在两个领域:创伤治疗(trauma
Raymond在演讲中,还提到了一些和个人身体健康无关,却更引人深思的观点。
虽然,科技持续发展,理应一代更比一代强,但美国慢性疾病人数却越来越多,医疗系统又滥用药物,庞大的医保支出将要拖垮美国的经济。虽然美国人的饮食结构、经济状况,和中国大不一样,但他的观点对于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Raymond的理论体系,也不能说十全十美,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中获益。按照他的这些方法,理念,是否能够永不生病,但绝对会让你变得更加健康。决定追求健康是一个开始,学习保持健康,是第二步。
每次看到这么优质的内容,我都忍不住分享给大家,但是遗憾的是,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文字,很少能触及那些真正不健康的人。或者说,不健康的人,本来就不在乎健康,他们也不会关注健康。
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负责起来,对家人负责起来,就像Raymond的一句名言:健康是一种选择,同时,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据我了解,很多人得糖尿病,当医生告诉她,你要和这个病生存一辈子的时候,他就选择了放弃。他们觉得反正已经活不长了,就该吃吃,该喝喝,趁现在还能吃,先吃好喝好。每次听到这样的故事,我就觉得,好可惜啊,人为什么要这么糟蹋自己的健康呢。作者:金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