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纪实】 摄影:唐绣儿葵儿 / 地点:杜顺堂中式古典家俱销售中心 /
时间:2009年7月18日

上图1
这是一群快乐的年轻人,他们身着中式服饰,在杜顺堂中式氛围中,留下欢乐的瞬间。
中式古典家俱家具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艺术和历史的足迹。中国古代家具就艺术成就而言,造诣很深,其成功的关健在于造型艺术。它追求神韵律,将各种自然物象加以提取精炼后,自然地融合于家具的造型设计。
西方人曾经这样断言:无论一件多么精美的西式家俱放入中式家俱当中,则变得十分不协调,而反之任何一件中式风格的家俱放入以西式风格为主的环境中,仍然十分和谐。
以简洁的明式家俱为代表,让中国古典家俱占据绝对的高度,而后人难以超越。
中式家俱中不仅仅是做工的考究,还富含有深厚广博的历史,从一件件精美的家俱中,可以翻阅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的画卷。
周末,我们来到杜顺堂——早就闻名京城的古典家俱厂。
下图2
这位正是闻名遐迩的杜顺堂掌门人:杜新士先生。他孜孜不倦几十年,沉浸在中式家俱的探索
中。他深情地为我们讲述了毕加索和齐白石的一次会面:当毕加索看到齐白石老先生在硕大的纸上
一挥而就一个小童放风筝的画面之后,留下百世名言“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下图3
这是四十几扇板组合的屏风。杜先生从江西婺源购得,珍藏多年。雕工精湛和其中故事无法在短
时间内领会。

下图4 面对心爱的宝贝,杜先生爱不释手。
在杜先生的收藏中,这样花板不计其数,市场上这样的老花板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这类花板,多为老建筑房子的支撑和装饰之用。大多来自南方,工艺精美,比北方较之精致。
很多有创意的文人墨客,艺术家,纷纷买回家中装饰房间的一角或者镶框上墙,非常漂亮。

下图5
这是杜先生用昂贵的价钱、购来上成的金丝楠木而做的顶箱柜。
顶箱柜为中式家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款式之一。大气、简洁,宽厚。明代多为素面,到清代则以皇宫
贵族们为首,将柜门多雕以精美繁复的通体浮雕云龙纹。
走进这对顶箱柜,在光下,它的木纹宛若金丝熠熠发光,十分悦目,令人陶醉。
在这里,最需要了解的是,中国家俱最讲究其木头的纹理,绝对不允许上色漆,也是购买收藏中式
家俱的依据之一。

下图6
这些红樟木的板柜,也是杜顺堂的重头戏。
杜先生告诉我,他做的柜子都是整版,绝无拼凑、家俱无一颗钉子,全部是手工的榫子活。用料
宽大。中式家俱的用料决定了它的根本品质。

下图7
精美的佛龛。佛龛是中式家俱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款家俱。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方的佛龛风格不同
上乘的佛龛大多用花梨木为原料。黄花梨的佛龛已经成为神话,珍贵得我们几乎永远见不到了。
现在摆在我们的家中,古为今用。当然,只做装饰用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下图8
樟木做的顶箱大柜。
图案为:春耕图。

下图9
杜顺堂师傅的雕刻作品。

下图10
它们是‘中国凳’。看似简单,其实工艺十分繁复。
上大下小,成微曲线,并有牙线做腿儿的装饰,只做难度远远超过宜家的那些组装凳。
在中式家俱中,腿儿的款式各种各样,香蕉腿、马蹄腿、羊腿比较有代表性。

下图11
在杜顺堂见到很多的插屏,和插屏式的镜子。
观赏它的主要看其边和整个插屏的比例,还有座的美感,一般追求其古拙,润达。
它的‘鼓儿’则是神秘而难以言状的。拙而不笨,秀而不飘。

下图10a 带彩绘的横雕。和博客横幅为一幅作品。多为三国、红楼题材。

下图11
下面这花扇,是一扇门的上半部分,全部是木雕刻的小柿子。
岁月让它变得有点残破,可灵秀之美依然。(关于历史追叙,是否和仕途、吉利有关,待查!)

下图12
这就是上图所言的整扇门板 修复之后,将是腐朽变神奇。

下图13
用于佛教庆典的游塔

下图13a
这是杜先生多年的收藏品之一。来自江西婺源,全镂空雕刻。
整幅由15个小部分组成,整体和谐,每个小部分均有各自的含义。
将它们镶嵌于茶几桌面下面,再压上玻璃,每日欣赏,越看越爱,那是怎样一个情景。这种创意
已被太多人接受。
花板和古典家俱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下图14
花梨柜的局部雕工。最美不过老凹线的精美。老铜活和雕刻都有吉祥的葫芦

下图15
这是图3的一个局部,松枝、亭台楼榭、祥云万里....

下图17
杜先生自己收藏珍品。详情需来日再寻。

下图18
“我们已经把硬木家俱中的榆木做到极致了”
杜先生身后是用老榆木做成的书柜。每个书柜上都配有‘四福托寿’的字样。
而我最惊愕于能把榆木做出紫檀木的视觉效果,佩服杜顺堂的师傅们。

下图18A
这组用是老榆木做成的衣柜,其中梅兰竹菊图案是杜顺堂独家设计,采用国画风格做成。

下图19
雕工师傅在操作间。可见刻刀之多了。

下图20 珍藏的佛龛

下图21
堆放满满的库房

这不,杜老板迎来了观摩老家俱的客人。客串一把
下图22
她是千千,一曲春江花月夜让来宾们心旷神怡。

下图23
无人不知的掌柜。老北京网的掌门人。正在客串梅兰芳。看其英俊小生的气质,真有点像。

下图24 大家闺秀

下图25
他是老北京网的彼得大帝。客串的驸马相当的像,

下图26
闺秀千千

下图27
静候

下图28
客串到极致,‘驸马’成了这模样。
有意义的周末!
走进中国古典家俱,走近杜顺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