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小学末初中初的时候,那是自己热爱军事的起点,还记得当年一本《舰船知识》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是介绍当时我解放军海军江湖级导弹护卫舰下水服役的文章,文章的具体内容随着时间的斑驳早已模糊,只是依稀记得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颇有几分江湖豪气:超越江湖,自然能够笑傲江湖。
自己初看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是在初中时,当时也不懂得书中的具体内涵,只是看个热闹,在当时沉浸在武侠世界的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之中是一件比江湖恩仇快意还要自在的事情,因此,初中时的我学习一塌糊涂也不足为奇。直到上个月,在工作之余的间隙,在夜影阑干的深夜,有机会重读了这部《笑傲江湖》
有专业书评说,这部小说是一部政治小说,包括金大侠在后记中也写到,小说是写人性,故而这部小说没有明确的朝代,是因小说反映的人性在哪个朝代都有体现。说实话,我倒没有看出来这是一篇影射政治的小说,虽说有些章节确实影射了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但那一部分内容,稍有历史常识和社会经验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并不高深莫测,至于金大侠在后记中说道:“莫大先生、定闲师太、余沧海、木高峰、向问天等也都是政治人物”这句话我倒真是没有看出来,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政治思维不够,或者是政治意识达不到这种境界故而眼拙。同理,有专业书评说《天龙八部》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人性,但我通读此书以后,除了能模糊感到萨特的存在主义在小说中有所体现以外,其他哲学高度自己一概不知,由此得出以下几个论断,要么自己沉湎在故事情节中无暇考虑学术的问题,要么自己真是才疏学浅,要么专业书评人故弄玄虚或者人云亦云,把自己也不懂的事情炫出花来迷惑众生,现实中这种沽名钓誉、人云亦云的专业书评者着实不少。
通读《笑傲江湖》除了能明确感受到几庄政治斗争之外,如五岳并派,东方不败篡夺日月教主等等其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两点,第一,这个世界本没有正邪的明确界线,好人中也会有坏人,所谓的坏人中也有好人,但什么是好坏的定义?想必每个人都知道,但我敢保证没有一个人能说的全面,正因为说不全面,所以好坏本身就没有明确的界限。第二,令狐冲是个真正的隐士,像令狐冲这样的人物,在金庸的历史哲学观中并不多见,金大侠的英雄史观崇尚的是像郭靖、萧峰那样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境界,而令狐冲则是一个陶渊明式的人物,也无怪乎金大侠曾经说到,令狐冲是他最崇拜的人物,诚然,能够做到令狐冲那样的人,离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样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着实不远了。
凡读过五本以上武侠小说的读者都会注意,但凡不论何方神圣所著武侠小说,大多都会和酒结下不解之缘,同时也会和音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不多举例,想必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本人看来,武侠小说本身就是成人的童话,这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总会透露出感性的、理想化的、罗曼蒂克式的情怀,因此酒也好、琴也罢都不过是一种意境,一种洒脱豪迈,狂荡不羁,自由自在的一种意境。
以上就是看书过后的一点感想体会,随笔写来,以飨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