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阳流行音乐节不算音乐节

(2007-09-27 09:14:03)
标签:

影评/乐评

音乐节

音乐节是城市的文化凝聚力
口述人:郝舫/整理:柯勇

音乐节应该是年轻人在一块儿打破成长禁忌的场所,你会发现有很多年轻人去音乐节并不是很正经的去听音乐,他们在帐篷里该干嘛干嘛,该怎么玩怎么玩,该聊天的聊天,那些才是他们真正在意的。

朝阳流行音乐节不算音乐节

    节日从人类古老传统的角度来讲,就是一个打破一切禁忌的聚会,音乐节的形式就是年轻人找一个大型的聚集地点,平时不干的事情那个时候都可以去干,其实现在的音乐节根60年代的已经不一样了,更多的是成为了年轻人在一起玩闹的地方,音乐只是伴奏而已,音乐虽然也很重要,但更多的成为了背景。
    从这一点来讲,音乐节应该是年轻人在一块儿打破成长禁忌的场所,你会发现有很多年轻人去音乐节并不是很正经的去听音乐,他们在帐篷里该干嘛干嘛,该怎么玩怎么玩,该聊天的聊天,那些才是他们真正在意的。中国其实也有类似音乐节这种形式的传统,比如赶集、逛庙会等等,只不过主题不是音乐而是其它而已,可能音乐变成了杂耍等其它好玩的东西。
    对于北京的音乐节,我最喜欢的还是迷笛,它至少是在向着音乐节基本的样子发展,音乐是最基本的,音乐本身并不重要,主要是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大家需要那种不管不顾的气氛,要很自由,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必须是不设防的。
    中国的音乐节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不设防的状态,比如我的包包随便扔在地上不会担心有人去偷,吃完的东西不乱仍,在一个国外的音乐节我就看到有小孩子收集喝完的塑料瓶拿去卖钱,然后回来买东西吃,甚至有人通过检啤酒杯子把从丹麦到德国看音乐节的旅行费用挣到。
    而国内的音乐节没有提供这些玩的方式,这些游戏可能很好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商业是没有错的,但是可以更加好玩一些,国外大的音乐节基本上每个都有主赞助商,它负担了演出的基本费用,所以主办方根本不用非常担心,而国内每个办音乐节的人心里都在打鼓是赔还是赚,还要拼命的从观众身上榨钱。
    所以国内音乐节在给普通观众制造了太高的成本,比如外面1块钱的水在里面就要卖5块10块,那些周边的小吃店就更糟糕了,十家有八家是卖烤肉的,而且可能有两家的肉还有问题,而国外的音乐节在这些方面很少向观众索取太多,甚至音乐节场地内的食品比外面还要便宜,我觉得这些都是跟容易做到的。
    无论有多少的市场考量,音乐节的目的还是要做一个乌托邦,虽然是暂时的,哪怕只维持几天,在那个地方有些事出格一下没有人来责怪你,虽然有很多规范,但是要让人接受起来非常自然;这样来讲朝阳流行音乐节就不算音乐节了,它更像是一个露天演唱会。
    像迷笛这样的音乐节,其实放在海淀公园里都不很合适,就应该在野地里举行,才会有那种感觉,现在的小孩子虽然打扮很入时,但是他们玩的方式还是很缺乏想象力,应该在一个更野的地方大家才能真正玩起来。
    像迷笛这样的音乐节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凝聚力的标志,我有时候会想我为什么会居住在这个地方,如果这样的音乐节真的值得看,真的足以成为我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理由,有好的音乐节和好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在这个城市里生活。
    与我们那一代年轻时候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开始敢于用身体的律动表达自己了,而我们那个时候可能只是看了就看了,顶多只是晃动一下而已,现在的年轻人开始敢于跟着音乐疯狂跳跃,这也是音乐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