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2015-12-01 14:39:43)
分类: 教学案

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学习目标】

1.复习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知识和方法。

2.行文中能有意识地做到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1.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                、    等五种。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说明事物特征,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哪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2.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选材要注意:真实、典型、新颖。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

1)明确记叙六要素: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简洁,情节集中,情感真挚,结构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二、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需要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A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1:《明天不封阳台》一文,从鸽子带血的翅膀,想到大自然遭受的破坏,直抒胸臆:“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工,那龟裂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这一番话,令人心灵震撼。

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2:当我一次次的忆及往事,我无法把你的身影抹去;当我夜半醒来,我无法不为自己的无知而自责;当我远远地看见你时,我根本没有勇气上前和你打个招呼。也许你不能谅解我,就连我自己也一样无法谅解自己。忏悔在我心中已积得太多了,我这样表达出来,也许你根本就无从知道,但我也真心的希望你能够谅解我。你使我备受谴责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诚信的重要。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回到从前,让一切重来。——《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B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抒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朱自清《背影》

2:尝试着亲近父亲,父亲是这世上最易被情感忽视的人。尝试亲近父亲,在体验母亲温暖情怀时,不妨望望父亲操劳奔波的坚强背影,在感受母爱温馨时,不妨回忆父爱带予我们的坚强与力量,在倾听母亲诉说时,不妨深入听听父亲的心声:……

尝试亲近父亲,我由衷感慨。父爱无影无声,父爱坚若磐石,但需要你用心摸索,它就隐于父亲严厉训斥下,它就藏于父亲坚强背影后。尝试亲近父亲,莫让父亲的情感流逝于岁月潮水。                                        ——《亲近父亲》

2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形式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边叙边议。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

例:可是,诗人们都错了。“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灵的选择。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                                                               ——《昭君的选择》

三、互动学习

1.记叙中抒情的作用

抒情是作者思想观点,立场的流露,是作者对审美的客观评价,表达着对所叙这事的褒贬和评价,抒情一般和叙述、描写、议论配合运用,抒情在记叙文中用得好,可以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3.如何处理好记叙、抒情与议论的关系?

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

其次是抒情、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是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有的可在开头的议论总领全段、全文引起读者对下面将要记叙的事件的重视;有的可出现在中间,边叙边议,丰富内涵,加深读者认识,有时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出现在结尾,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点明中心、突出主题。记叙中的议论要建立在事实即记叙的基础上,要做到少而精,言简意赅,忌泛泛而谈,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第四,在记叙中,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管是记叙中的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记叙为基础,为依据,以便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抒情议论可采用反复、反问排比等修辞的运用使语言富有气势。

四、佳作范例

(一)、议论抒情,成就开篇的精彩——开篇的议论抒情,常用来阐发题意,开启下文,表明思想态度或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等。

例文A:上海市中考一考生所写的《我的视线——爱在我身边》的首段: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要说:生活中也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和体验。我的视线引导着我,让我去发现、去体验:爱就在我的身边。

提示:不难发现,这段文字侧重于议论,其作用在于阐发题意,丰富题旨,开启作文的思路。议论中既有罗曼罗兰的观点,又有作者的看法,使得开篇情理俱现,十分精彩。

例文B:河南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我找回了自信》的首段:

岁月在无声地溜走,采野花、数星星的日子随着撕下的一张张日历离我们远去,那份快乐也永远被锁在了记忆的门槛里。随之而来的,是幻想破灭后的绝望和失落。但,我不甘失败,不甘寂寞,点燃心烛,让它驱散弥漫在我周围的黑夜,使它融化覆盖在我心头的片片寒冰。

提示:这段开篇文字具有很浓的抒情色彩,既抒发了对童年时代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的无比眷恋之情,又使文章决心找回自信的主题得以显示。作者的情、文章的意都从这段抒情文字中表现了出来,精练而又精彩。

(二)、议论抒情,成就篇中的精彩——一篇文章中的议论抒情也许只有一两处,也许更多。就作用看,议论在于揭示题旨,升华思想,表明态度,明辨是非等;而抒情则多为抒发内心感受,或是对现实生活和自然景物的赞美。

例文C:福建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植一株阳光在心房》中,有这么一段:

当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照耀你寒冷的心房时,你会发现爱本身就像那震颤的弦音,弥散的花香。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从一双手传给另一双手,施爱的人便像擦亮一根火柴似的,去温暖另一颗受了冷落的心。尽管火光是那么的微弱,但这已足够,因为从人的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光和热,是人性的芬芳。

提示:这一段文字处于文章的第三段,虽侧重于议论但抒情色彩较浓。作者意在通过这段议论昭示爱的魅力,揭示爱的本质。该段议论不仅语言优美,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也不同一般,情理俱佳,不失为文中熠熠生辉的亮点。

例文D:山东中考一考生所写《语文,从我心中出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矿山的黑脸注解你的质朴,草原的马背张扬你的性灵,农妇的家常聊着你的闲适,渔夫的鼾声枕着你的恬静,牛背上牧童的竹笛吹出原版的童话,槐树下老叟的絮叨装订再版的诗韵。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山野的山歌夹着山野语文的豪爽;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黄土高原的小曲带着黄土语文的芬芳。南来北往的俗语格言,走街串巷的乡音俚语,融入语文的滚滚长河,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提示:这段文字侧重抒情。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铺陈的方式,酣畅淋漓地阐发了语文的丰富内涵。语言生动,句式整齐,意境优美,气势恢弘,抒发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满腔热情,不失为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议论抒情,成就结尾的精彩——结尾处自然顺畅的议论抒情,必能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认识的提高,感情的触动,审美的升华,并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美。

例文E:山东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那脚印》一文,结尾是这样的:

昏暗的路灯下,雪还在飞舞。我呆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处延伸的脚印。这脚印,与其说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说烙在我的心坎上。这一行脚印,越来越远;脚印的尽头,父亲的背影也愈来愈远……

提示:这段结尾文字侧重议论。作者面对父亲渐渐远去的雪地上的脚印,感慨万千,生发议论。虚笔实笔兼用,突出了父子之间感情的深厚,也使文章结尾更加含蓄、深沉、幽远,具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之妙。

例文F:湖北省中考一考生所写的《采撷世间最美的真诚》,这样结尾:

我爱真诚,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清静,它如小桥流水般淡泊,它如梅兰竹菊般高洁,它如高山流水般激越,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因为真诚,我们升腾的思绪在秋日里收获,收获……

提示:这个结尾很美。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尽情抒发赞颂人间真诚的满腔热情。各句妙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得真诚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更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从上述例文可以看出,议论抒情的表达效果是不可低估的。恰当地运用它,文章就会风景迭出,亮点遍布,全篇生辉,从而铸就作文的精彩。

五、课堂训练

1、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两个议论抒情的语段,每段不少于30个字:

1)、

 

 

2)、

 

 

 

2、下列短文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修改,才能使之符合记叙文的文体要求?

给咖啡加点糖

写完同学录,蓝重新看了这一页密密麻麻的字,里面将自己积蓄已久的话一字不漏地写在了纸上。蓝微微一笑,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写的,三年了,三年来她好像背了一个大包袱,现在终于可以如释重负。三年前,蓝与她发生了误会,从那时起彼此便处于僵持状态,多少次蓝曾试着去与她合好,可是倔强的脾气阻拦了她。她一次次想要去做,但一次又一次退缩了。今天要在她的同学录上写下毕业寄语,她也是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她尝试地将话语写下了,一把枷锁终于打开了。

一直以来,蓝都独品一杯没有加糖的黑咖啡,咖啡是自己选择的苦涩也只能独尝。其实她早该快乐了,只是不愿打开心扉,让自己走出那片雨林。

谋事在人,只有去尝试才有希望。尝试,需要你有勇气面对眼前的困难,有毅力去排除阻碍,有信心相信一定会成功。

愿不愿意尝试,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或许尝试是艰难的,甚至有可能遭受失败,但是如果不愿意尝试,最终的结果将是失败。

勇敢地去尝试,其实一切皆有可能。既然你认定了那个目标,便要不顾一切地尝试去做,或许等待你的将是一片光明,满园的芬芳。

或许你正在独品一杯浓咖啡,尝试往里面加点糖,那会更醇香。敞开心扉,尝试着将心中的枷锁打开。

评析:

 

修改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