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自我认识小总结(一)
(2011-03-21 16:54:30)
设计既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是开始,也是结束。是想象的过程,也是想象的产物。勿庸置疑的是,当人们谈论到“坏设计”或“坏设计”时,他们指的是从学习和经验中得来的对于质量的概念,往往也是来自早前成千上万的设计师和批评家的经验之谈。设计是一个领域,一个同时又囊括多种领域的领域,大到工业制作,小到折纸DIY。
面对我的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我们接触了很多的设计艺术。从素描水彩、美学基础到人物设定、三维建模;从PS、AI到DW、PR;从动画制作、摄影摄像到品牌传播、影视剪辑。方方面面涉猎,普普通通水准。个人觉得:设计,应该算是一个入门容易精通难的行业。
接触交互设计不久,就现在所学做个小总结。
每个人都有过电脑卡死的经历吧?本以为顺顺当当的操作,却因为某个程序的某个小BUG中止了某项任务。于是,曾经重启电脑,不行,重装软件,还不行,重装系统?!经常在想,电脑的诞生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工作,减少人为的计算,提高效率、减少差错。但有时用户不得不因为一个不经意的断电,为辛苦写下来的策划书买单;不得不因为一次误操作,让所有的设计全盘来过,无退路可走。这时,电脑带来的绝对是负面的抵制情绪、气馁的用户体验。
百度百科上对交互设计的定义是:简单的说,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不像传统的设计学科主要关注形式,最近则是关注内容和内涵,而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
其实,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为了让产品易用,有效从而让用户深感愉悦的技术。从交互设计师角度来说,完成一项出色的交互设计,需要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以及他们的期待得到的效果,了解目标用户与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交互设计涉及到多个学科(设计学、心理学、计算机学…),交互设计师需要和多领域多背景人员进行即时、有效的沟通。
好的交互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品质:
- 标识导引设计:1、告诉访问者他们身在何处;2、告诉访问者他们寻找的东西在哪里;3、访问者如
何得到所寻求的东西;4、他们已经搜寻过哪些地方。
- 设定期望并提供反馈:1、在动作真正发生之前要让用户知道动作尚未发生;2、提醒用户正处在过程中
的哪个阶段。
- 基于人类工程学设计:考虑手、眼睛、耳朵等方面
- 保持一致,考虑标准:一致的标签和设计会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打破常规慎之又慎
- 提供纠错支持:1、预防;2、保护;3、通知。
- 要靠辨识,而不要仅凭记忆:保存用户在搜索框中最后输入的内容,可以让懒人减少输入,同时减少错
误
- 考虑到不同水平的用户:设计要有助于用户自我的提升,达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级别
- 提供上下文帮助和文档:在适当的时间以最简练的方式提供适当的帮助,把信息放在有明确标注的位置
好的交互设计应该能让用户有效的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度。在这个基础上,缩短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使整个过程流畅、操作方便,减少用户的认知度。最后,我们要让用户对整个过程满意,产生好感,良好的体验会增强用户的粘性,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成为忠实用户。这也是由优秀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构成的品牌效应。
好的交互设计应该有相关的标准,遵循必要的规范,一致性可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技术的可实现性,考虑物力、财力和时间。如果不能实现或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则要变更相应的策划。最后,创造新的交互方式,提升用户的体验。从小细节上出发,善于发现,勇于创新,这也是一个优秀的交互设计师要有的心态和认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