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东坡是怎样度名伎琴操出家的

(2010-07-03 09:32:08)
标签:

琴操

子瞻

名伎

名妓

苏东坡

西湖

幽兰调 

  琴操。 

“名妓闲僧,亦在月下,浅斟低唱,弱管轻丝”。这是张岱眼里的西湖。

名妓名僧是风雅之人尽显风流的两种最可意的伴儿,走到哪,哪即是风景。况置于西湖。http://s2/middle/4a580677t8a76b26b11d1&690

 

因而西湖之美早已不是风景,是人,是故事。如小青的诗,琴操的琴。 

奈何张岱与袁宏道二人,怎样的一支千娇百媚的烟霞妙笔,说的也只是风和景,风景里没有故事,没有人,也算不得什么。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好,是因为那个倚于门槛前的女子,并不只是说桃花。她只管站在那里,与恰好路过的人两下目接,心里欢喜,却不好意思起来,转头看那粉墙下的一树桃花,淹然百媚,所以觉得那花亦是美人,美人亦是花。憾动是在心里头的,叫做人面桃花。而张岱与袁宏道也不过是这样的过客,西湖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那桃花罢了。所有只觉的是一种没有法子的惆怅。

 

千古一人唯有苏东坡,他才是真正酣睡于西湖边上的人儿,真正懂得西湖天机造化的人。

因他主宰过西湖,无论是仕宦官场,还是深街曲巷,哪怕是路边闲草,都曾是他的。

他时任杭州太守,在那里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地作过主人。

 

他与琴操的故事,更是让人记得分明。她的一缕琴音也总是在西湖回旋着,无限空渺。

 

那时的东坡是杭州太守,他与琴操相识。能与苏东坡往来的女人,那一定不只是柳绿花红模样好,最主要的,她得有慧质。其实,琴操也是妓,名妓。这种身份,结局早已注定,挣扎亦是徒然。

 

她与东坡本也没有什么缠绵的故事,只是两人在一只小船上,因为苏东坡的几句话便被度出了尘世的人,那便是琴操。

这个琴操女她不只是会弹琴,不只是会作诗,她情趣高雅空灵,心内有禅意,于是正和了苏子瞻的口味,便特别地喜欢她。于是,那天细雨斜飞,她便与千千万的红颜中,有幸与子瞻同坐于小舟之上,泛于西湖。这样的约会自不必楼船盛筵,舟内净几小炉,素瓷静递即可。

两人家常打扮,却更有几分仙风,一杯铬,一只琴曲,素面相对。

他已忘了她是杭州城十里烟花的青楼人,眼前的,只是知已红颜。只有一腔难言心事。

 

小舟缓缓滑过水面,湖水悠悠,宛若那一支刚刚落下的琴曲。

 

这样的场面不能谈情亦不能说爱,说什么都觉得是亵渎。几多富贵功名,几多红尘逐浪,在西湖的遥遥烟雨中,亦了无踪影,唯见两岸江山隐隐。

 

可不可以,我们就这样相对着,到终老。或许有那么一刻两人都这样想过。

 

终于,子瞻笑说:“我作长老,你来参禅,如何?”

琴操敬诺。敬诺,是缘于内心的崇尚,是心有期待。哪个女人遭遇这样的男人,都是宿命的刧,注定逃不掉。何况心性极高的琴操。她期待子瞻给她一个允诺,哪怕对着西湖的好风好水,只为应个景儿也好。

 

子瞻问:“何谓湖中景?”。

琴操对:“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子瞻问:“何谓景中人?”

琴操对:“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景即是人,人即是景。因景着了人的颜色,所以人能看得懂。

 

那子瞻却问“何谓人中意?”。你小女子怎样的学识品味,眼光有多深,一试便知。只是这话很幽深,问者与答者是不是心思相通。

 

话说到这里,琴操一定心如撞兔,一切是她所预期的,也是她想表达的,也是她想知道的,他憋在心中许久的话便脱口而出,双脸消红:

 

“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

 

……

有那么一刻船内是寂静的,琴操说完,便再无语。她只等他的一句话。

 

水面上传来了谁的幽兰调: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

  

湖对面的岸上,此时花开正艳,如雾如烟,掩着隐隐的粉墙黛瓦。那是人世。而她如今如那越地的采薇女,站在水中央,是怎么也走不到岸上的人,在水一方,只可隔着苍苍蒹葭,遥相望。回不去,上不来,两头都够不着。

 

子瞻仍是不语。琴操禁不住抬头颤颤地问眼前苏学士:

 

“如此,究竟何如?”如此这般,小女子说的可是你苏学士想要听的?

 

苏子瞻却突然说:“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一切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这即是她的结局。

琴操脸色顿是惨白无人色。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可是她能于夫子比吗。夫子都心伤,她能不吗。

况她是有人采,却无人佩。

 

一念间,她想纵身跃出舟中,了却一切。可是,她不能。她得下了这条船,走上岸,离了他苏学士这里,然后,再上天入地、生死去留,才不会与他什么相干,才不会贻笑于人世。

 

无论他苏学士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心思,我总觉得这句话说出来对于他都是一个败笔,他这参禅人却满是世俗的炎凉,对于眼前人眼前景都是不相称的,也是不公平的,惯弄风月之人,怎么突然便这样下了狠手。怪不得他的侍妾朝云说他:学士是一肚子不合时宜。

 

本来此行是轻松的,也是喜悦的,不是每个会扶琴做诗的女人都能成为学士的座上宾。可是千般风致,万般曲意,到头来在他眼中,也不过一妓而已。

 

“这妓字之名我琴操也可担得,不因这妓字之名,我琴操若然养在深闺,哪里有幸与你大学士相识相知相遇。只是我的心事,学士怎会不知,学士是不想解,不能解,还是不屑解?可怜那宛转琴音,依旧行于水上,学士却没听得明白!”

 

东坡本无禅心,何来禅意,他不过轻松调侃,无意中却误了她人的终身。

只是他身后面的杭州城有三千粉黛红颜,与他隔湖相望,他怕什么?!。 

王世贞的《艳异编》说琴操:言下大悟,遂削发为尼。

我猜,那琴操是痛彻了心腑,他心中最仰慕与崇拜的男人,对着她,一字一顿,亲口扼杀了她的一切。什么是大悟,只不过是心死而已。琴操已无法面对眼前这一切,她真的只有一条路,削发为尼,躲进了杭州城外的玲珑山。青灯伴古佛,将这一腔幽密的心事,了却吧,永不可说,亦无人说。她想,原是她的禅还没有参透。

 

 

据说,她在玲珑山的一个小庵里了住下来,开始潜心读经。他时常随手写一些点滴感悟寄于山下红尘中浸于急管繁弦的苏东坡。我想她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女人一旦爱了,那份执意,是可以付出生命的。她只不过找个借口,只为感觉他的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的歌,用在这里却也不唐突。http://s9/middle/4a580677t8a72b47d2948&690

情僧心中有爱亦有佛,他的情歌所述虽谓男女之私,两者并不相克,颂扬佛法的人读来亦觉有动魄惊心之感。

他对着爱人如是说,亦似是对着佛说。

 

东坡也偶尔去山上看她,有时带着佛印,一起禅房清话,只不过那话题不可能再有别的,已仅限于禅了,而此中意味,如眼前这杯茶,太阳还未偏西,便早已如此清淡了。 

一个是杭州太守名满天下的大学士,一个是皈依佛门的青楼女子,两人这样的身份,无论是经意还是不经意,都不可能再有故事发生。 

那一年,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去了黄州,此一去山长水阔,今生相见再无期。琴操的生命再没有一个可支撑的点了,东坡走后不久,她便长殁于玲珑山。年纪还很轻,只是不想活了,便真的活不下去了。

琴操何曾心中有过佛,她心里只有他这个人。

 

数年后,东坡再度来到杭州,仍记得这个青灯照壁的禅友,他此时刚从宦海的旋涡中浮上来,他更需要在松林白石间,与这个方外老友烹烹茶,聊聊山林之想。当他爬上玲珑山时,只可惜,迎接他的只是一抔荒丘。

 

曾经的啊,蜂兮蝶兮何不来,空使雕栏对明月。

 

这样的天气总让人想到这样的事,这样的女子,让人想念西湖,想念那些斑驳旧事。

我去过两次杭州,总是心意忙乱,因为堆着如山的心事,所以看那山也不是那个空濛山,水也未有涟滟意。匆匆一顾曲院风荷,偏偏那日天色灰沉,那细雨冷风吹着,吹卷了那一池莲叶,放眼望去,呈着一色的鱼肚白。让人想起“晓风白莲”,可是我知道,此时风亦不清,莲也不是那个白法。就这样一顾,即要离去,我心中不甘,我只能在它面前作片刻停留,转身时,觉得真是委曲。

 

我那时只是想,琴操的琴音,定曾在此处回绕过。选自《春以为期》。万榕出品。

http://s8/middle/4a580677t8a71f2a99fa7&690


我的微博  http://t.sina.com.cn/yzm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