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此胡琴,不见初心
(2010-03-02 09:11:26)
标签:
杂谈 |
我原是,不敢看这书的,怕沉迷,怕醒来之后更想入梦。可,一切皆是因缘际会。于此时,此地,遇到紫陌,我只得舍了这谨心,这尘意,恍然书中去。
“……那一种苍凉的暮年余味!胡琴一响,便如同牵起了身上的一根神经,胡琴不落,便怎么也放不下。”紫陌书中语。
三岁时,我也曾在爷爷身边,咿呀地,含混地,唱。那一段《苏三起解》,其词其意,我恐怕并不完全通晓吧,却歪斜着身子,翘着小指,端端地,染一派,悲凉。好似不在这人间世。
后来,就是露天戏台了。大年大节,村人兴兴头头,几块木板,几丈幕布,不知在哪里凑齐,和合地搭了台子。大人,孩子,推车卖小吃的,那些树,那些屋,深深浅浅,凌凌巧巧,自是天工。
这些戏中人们大都从不远的村子里来。张家的姑娘嫁到了哪里,李家的白菜卖了什么价钱,今年的瑞雪云云。彼此演了来,欢欢喜喜,并无嫌隙。戏里戏外,如是。
然而,锣鼓一响,胡琴一起,众人便安静了下来,脸上每一个表情,都是提醒,戏要开场了。此时,台上台下俨然各自独立,又好似浑然一体。只是有不太懂戏的孩子,偶尔在人群中挤,也有几声狗吠,稳稳地,熨了这村子的暮影。随着剧情的演进,人们感慨,唏嘘,即便这戏他们已看了多遍,早知结局。
凤冠霞帔,青衣褶子,蟒袍玉带,方巾短打,都是一脉一回的人生。于方寸间。而我眼里,那雪容烟色,云钗月裙,不知被哪段杳杳地光阴,就袅娜地辗转了清华。一刹那,任你眉间,心上,揪揪地,都是,她她她。如紫陌说:“让人只恨不是她身侧的宫娥,离她那样近,衣香鬓影,一切清晰可见,他的一举一止,是那样历历在眼前。。。。”
后来,也是看过大师们的,那不可说的,翩跹而出,从这书中。那曲中曲,梦中梦,婆娑生花,荡漾人心,近了光年,远了自身。回忆与书卷,闲村野趣与华堂绝美,丝丝缠绵,袅袅生烟,却又如青苔在石,甘泉自现。
合上书页,我只觉,满目羽化,天地偕同,不见初心。
想不起来是书里的哪一篇的结尾:只是那烟花镜里人啊,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