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才女?还是新锐作家?

(2008-02-25 14:12:46)
标签:

文化

 

民国才女?还是新锐作家?

 

                 -------读杨紫陌

 

这个假期最惊我心的事,是在叙完亲情,挥霍过友情,在种种激情过后那一刹那的迷茫中,在浩浩天涯论坛,我看见了这样一个女人。她对着我说,仿佛只是对着我一个人说:

 

有一种光阴缓缓的感觉,那种简曼,唯有心领神知。画堂深处,燕飞人静,流年的光阴,要一刻一刻握在手中指间,惦量着过。一时一辰,数着玉漏声声,却总嫌它迟迟。可是那堂上栏前苦心的人啊,只恐夜深花睡去,只恐流年惊暗换,只恐孤心独处时,怜君君不知!!!

 

 

我一下子就惊呆了,此时我老家的阔院深静,午饭过后,斜阳院落里,母亲在正屋的帘后与临家婶子清话,难到这就是她说的“画堂深处,燕飞人静”的简曼光阴。从大都市沉到这里,我时时就不知道身处何地,何时,鸡鸣桑树的寂静能让人晕眩。

 

她告诉我“玉漏声声”,她应该是民国的才女,宽袖锦衫,从堂前走过。这溢满智慧的缓缓的语调,与此境天衣吻合。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女人以及她的书《知君用心如日月》,一本以画为介质而言情、言境的书。她的文字令我震动,现代人如此浮躁,她从哪里淘来这样的心境,这样的意境,让人觉得她与此世无关。

 

以至于觉得从民国以来,再没有人写过这样的文字,她不言情言爱,却缠绵到了骨子里,她的故事几乎没有情节,那一行一行的小字却紧紧抓着人不放,让人不能释卷。她在写清人费丹旭风露清愁的仕女画时这样写情人幽会的场景〈空余一地梨花雪>:

 

他看见窗外一轮清月,照于帘内,疏帘将月色隔得几分朦胧,小鼎新茶初熟,纤纤玉手正拨去熏香炉内的灰渍,添上百合。这样的佳时流光,宛如一刹那,絮语间忽就已更深。(〈空余一地梨花雪〉是其书中一篇。全书共30篇,每篇由一幅古代人物画延伸开来,可独立成章。)

 

让人窒息的美,让人窒息的忧伤,不管我们怎样用力地去爱,终像是一场梦魇,到头来抓不住拥不到的痛,世人谁不曾有过?通篇无一处说爱,那爱却是那么深婉而曲尽心意,正如她书中封面上的那句话“深婉曲意”。

 

她写情人间的对话:

 

苏公子笑说:“这花的颜色如此粉嫩,也太过娇怯了。”玉蟾说:“公子说得是,这色叫‘不肯红’,正取其娇羞之意。”苏公子笑说:“真是妙啊,这花在你手中也有了命脉,真是奇了,那绿叫什么绿,也是那样扭捏,绿得不情不愿,难倒叫‘无心绿’不成。” 玉蟾终于开口笑道:“真是工整的对句,以后做诗可有的对了。”他看着她,有一种心驰神往,心想他年富贵腾达之时,眼前佳人当贮于深闺幽院,‘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当不负此生。

 

此时欢颜醉我心,此时笑语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我原以为她是不沾这俗世的烟火气的,可是在她书中的开篇语中却掷地有声地说:爱原本简单,爱原本深挚,让爱善终。

她写唐寅的《纨扇仕女图》时说这皇宫的夫妻是相见难的怨,人间的夫妻是常厮守的倦,这千古爱欲,几人畅意?谁人又能济世悬壶开一剂良方,除却这红尘俗世的病根。

 

她写钱选的《贵妃上马图》时说:

 

玉环的死给明皇带来了什么呢?明皇当年若在马嵬驿传下诏书禅位太子,从此不问天下事,他照样可做他的太上皇,是不是能保全他的玉环呢。只是那隆基心有不甘吧,男人从来就是只爱江山,舍了一个女人,讨回来哪怕一点点险胜的机会,也从不放弃。

 

她辛辣的语言中,我又读到了现代女子的锐利。

 

隔着扰嚷市声,有这样一个女人,我不知她来自民国还是现代,我一直在找寻她。

 

                                                      文/青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荒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