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的梦  简妮的书评

(2007-12-12 12:48:17)
标签:

艺术赏析

简妮是发着烧写的这个书评。在她发过来的一刻,我即发给了本书的编辑。简妮这个才情旖旎的江南女子,我宛然能看见她在灯下写字的样子,字里字外,像是还带着她窗下院子里紫藤的味道。她比我更懂得这本书的意义和份量。
 

                 千年的信念千年的梦

             --杨紫陌《知君用心如日月》书评

 

紫陌爱听一首法文歌La  Minute De Silence》。

“我想你的时间,光阴流向哪里?流向你?向你?良辰美景的虚幻,如幻梦飘向罔川,爱似梦?似幻?沉默的一分钟,把流逝的爱悼念。。。”

这是这首法文歌《沉默的一分钟》的歌词。

看这歌词,这曲当然流淌忧伤,但,它是平静又平静地流淌,透着“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流逝”,“缘尽”,一切的失去,不是伤口,而是伤感。有“感”,我们才有文字给彼此看,不孤单。

 

紫陌当然是很“感”的美丽女子。

且是那种懂得后的“感”。

非七窍玲珑心和极高的悟性无法这样去“感”。

 

她说,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今人的心事,古人已经道尽,我们所有的,也不过走路而已。

所以她写这本《知君用心如日月》――古代人物画中的深婉曲意。

她读画,穿越,走进旧时的紫陌红尘,写那时那景那情,道她此时此景此心――懂得,唯美,超逸,大爱。

 

她选“知君用心如日月”为书名。

选了这句为书名,便是选了大气,执着又超凡的心,也是她杨紫陌的心,女人的心。

这样的心,还要怎样大?

 

心大,因为能信。信有“纯粹的爱”。

 

李碧华说万事都在“衡量”二字,没有所谓矢志不渝――只因找不到更好的,没有所谓难舍难离――是外界诱惑不够大,若真大到足够让你离去,便统统拨归于“缘尽”。

 

这样说来,便似没有纯粹的爱。李碧华是失望的,为何有失望?前提不还是她想有纯粹的爱。

 

素黑说,纯粹的爱当然存在,只是,在世难求而已。

 

紫陌在此书中《牡丹亭上三生路》说,“原先我是不信这故事的,写着写着我便信了,丽娘说是因为柳生的温情,偎热了她在幽府的冷肌玉骨,才可以活转回来,见得天日。这情有多少?有多重?让人死而复生,人间为情而死之人,回不得人间,是因为其情不真,其情不深,其情不切之故吗。我深信了这故事,我料定唤不回的,毕竟不是真心,丢失了的也必是有意的。”

 

无论是谁谁谁,无论是否定,肯定,衡量,失望,希望,一切的背后,想的还是那份纯粹的爱,三生三世,天长地久。

 

这紫陌版的牡丹亭,便是信总会有“纯粹的爱”,总会有绝对的真心真意。

信吧,哪怕一路丢失还是信,因为丢失的本来就不纯粹,没关系,我们再来。

信吧,人间没有,天上有,梦醒了没有,梦里有,画外没有,画里有。

 

《知君用心如日月》,紫陌,她这样传递,辐射给你。。。让你有梦。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女人千年的梦,千年的等待,千年的信仰。

女人的信仰是爱,大爱。心中有爱有梦,我们不孤单。

 

当然,你得用很静的心来读紫陌。读《知君用心如日月》。

你最好从身边的万丈浮华或千般琐碎中沉下心来,拧开一盏晕黄台灯,靠上一只茉莉茶枕。

你读她的时候,不要着急,让我们慢慢地,静静地来,就像听古琴品香茗那样,悠悠来一遍茶道,这样才能饮罢两腋清风起,又心尖妥贴滋润。

 

因为,她的文字,跟她选的古人的画,用的是同样的心――深婉。

她的文字是在什么景,着什么痕,露什么意。

 

紫陌根据清费丹旭梨花仕女图化境而成的《空馀一地梨花雪》这一篇,她叙事就是在片片素净梨花给的气韵中滑行,她的每一个字也都是一朵梨花。不用太久,你就会被带进去,眼前会现梨花落下一地雪,心情也不知觉梨花带雨。

 

紫陌读清金农画写《昔年曾见》这一篇,她再创造的那个画中人的味道,她的文字的味道,与金农淡远的画意竟是如此琴瑟相和水乳交融。这种相和这种交融,幽微奇险,非常人可及。紫陌的创作竟可以到这样的空灵之境!也许我人微言轻,但是如果你有那个心,你懂了,你会和我一样被她惊为她喜,并且你自己也会因这样的读着和懂得而心里太欢喜。

这个故事的叙述,依然是在紫陌给的意氛中滑行,细密隐秘的女人心在她细密精致的文字下涨满,故事本身其实是在被忽略。那故事本来也是平常简单。但是,千年故事故事千年,本来就是重复上演,即使铺厉传奇,故事里的人情人性人心还不是千年不变!与其囫囵吞下多少传奇恨事嗟叹怅惘,倒不如静下心来与紫陌笔下的画中人意会相接,然后,让心,淡远。。。

 

紫陌写字,入戏很深。她倾情。才情撼人。

这书是以古人画古人事为载体,且紫陌,她古典诗词文赋积累深厚,所以感觉紫陌在写这书时,她就是那旧戏曲里的名伶。

她唱,做,念,打,文字或清音婉啭,或环佩叮当,或轻移莲步,或长袖善舞。她捻一个兰花指,那指尖会颤到你心里,她丢一个眼风,那眼底眉梢便无限风月,她甩一下水袖,便甩给了你——她的百转千回玲珑心意。。。

 

在《昔年曾见》里,紫陌说她“在翁姑面前,诸事不争,能躲则躲、能避则避,正合了新妇的谱儿,缘得在夫家落得个贤仁宽厚之名”。然后,紫陌水袖一甩,话锋一转,“谁知她大部分时候是在逃离,她是躲在里面,假装很温良。”就这一句,你可读到一个面上波澜不兴的女子那底下波澜壮阔的一生心事?

 

《绿窗红豆打鸳鸯》这篇,更是聚焦了紫陌状物状情写景、写意、说事说人的文字功力。她的功力,底蕴丰厚,灵气飞逸。

她在古时的绿荫下佻躂地荡着秋千索,她悠着秋千,还有绿荫之上的莺歌声声流转一片。。。

 

当然,才情斐然,环佩叮当长袖善舞者,在不同的人眼里,舞着时,环佩有时也许会被嫌响得叮当,袖子有时也许会被嫌甩得过长,但舞者的光芒还是那舞者的光芒。

 

因为,舞者的心,丰富敏慧的女人心,一直有千年的信念千年的梦,心怀纯粹的爱,去懂得,去超逸,并执着。

 

杨紫陌的《知君用心如日月》,便流淌这样的信念这样的梦。

这是女人的,也是鸿蒙天地中每个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书上市
后一篇:书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