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晨跑几十年的膝盖怎么样了?
2024-04-03 20:19:40
标签: 晨跑的好处 杂谈
我是从读中学的时候开始晨跑的,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家住在“庙沟井”现在叫“自由路”,离市人民公园很近,步行不超过十分钟。每天清晨六点左右,我的同学王跃就会敲我家的门,轻轻呼唤我的名字,我便翻身起床穿好衣裤,同她跑步进入公园,我们先沿着公园中心的一个小湖跑三圈,大概半小时,跑完后,就上公园的大操场打半小时的羽毛球,汗泠泠的回家,抓紧吃早饭、背起书包去上学。好在学校也离家近,步行十来分钟就到了。
等到1982年,我家搬新居,搬到了一个叫“东新寺”的地方,是因为父亲单位修了家属楼,这下离公园远了,但我已养成晨跑的习惯,觉得一天不跑不舒服,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完成。我就每天早晨一个人跑到离家不远的“松毛山”上去锻炼,沿着山边的小路跑过来回,加上做广播操的时间半个多小时,我也感觉不错了,这时候同学王跃远在东北读大学,我独来独往,也独自享受坚持晨跑带来的快乐。
从1986年我结婚成家一直到接着生小孩的三、四年间,不得不中断晨跑。直到1989年春,单位在市中心沙湾分给我两间旧房子,兜兜转转我又离人民公园近了,我又恢复了每天到公园晨跑的习惯,公园景物依旧,但我已从青春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了,但热爱晨跑的初衷不改。
到了1998年,我又搬新家了,搬到汇东新区,又离公园远了,我只有因地制宜,早上沿着住家附近的公路跑20分钟,后来听说公路边的尾气重,我又改到妙观寺小广场晨跑,一直坚持到现在。只是晨跑后增加了做八段锦,早晨锻炼的时间也就在四十分钟以内。从我十几岁开始晨跑到现在,“跑龄”已经四十多年了,期间还要除掉带孙子三年的停跑时间。我的体会是,虽然我的跑步时间和强度都不大,不像其他长跑爱好者,动不动就是五公里、十公里、半马、全马。但也是好处多多、受益多多。我今年66了,没有啥慢性病,除有点高血脂,其他一切正常。关键是很多老年人都遭遇膝盖受损的情况,我一点没有。这说明,适当的运动根本不会损伤膝盖。而洽洽是过度运动比如长时间长距离的步行;时间超过一小时、散步超过一万步的很容易损伤膝盖,我身边这样朋友不止一两个。
通过我长期晨跑锻炼的实践证明:生命在与运动,千真万确。
我晨跑几十年的膝盖怎么样了?
我是从读中学的时候开始晨跑的,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家住在“庙沟井”现在叫“自由路”,离市人民公园很近,步行不超过十分钟。每天清晨六点左右,我的同学王跃就会敲我家的门,轻轻呼唤我的名字,我便翻身起床穿好衣裤,同她跑步进入公园,我们先沿着公园中心的一个小湖跑三圈,大概半小时,跑完后,就上公园的大操场打半小时的羽毛球,汗泠泠的回家,抓紧吃早饭、背起书包去上学。好在学校也离家近,步行十来分钟就到了。
等到1982年,我家搬新居,搬到了一个叫“东新寺”的地方,是因为父亲单位修了家属楼,这下离公园远了,但我已养成晨跑的习惯,觉得一天不跑不舒服,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完成。我就每天早晨一个人跑到离家不远的“松毛山”上去锻炼,沿着山边的小路跑过来回,加上做广播操的时间半个多小时,我也感觉不错了,这时候同学王跃远在东北读大学,我独来独往,也独自享受坚持晨跑带来的快乐。
从1986年我结婚成家一直到接着生小孩的三、四年间,不得不中断晨跑。直到1989年春,单位在市中心沙湾分给我两间旧房子,兜兜转转我又离人民公园近了,我又恢复了每天到公园晨跑的习惯,公园景物依旧,但我已从青春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了,但热爱晨跑的初衷不改。
到了1998年,我又搬新家了,搬到汇东新区,又离公园远了,我只有因地制宜,早上沿着住家附近的公路跑20分钟,后来听说公路边的尾气重,我又改到妙观寺小广场晨跑,一直坚持到现在。只是晨跑后增加了做八段锦,早晨锻炼的时间也就在四十分钟以内。从我十几岁开始晨跑到现在,“跑龄”已经四十多年了,期间还要除掉带孙子三年的停跑时间。我的体会是,虽然我的跑步时间和强度都不大,不像其他长跑爱好者,动不动就是五公里、十公里、半马、全马。但也是好处多多、受益多多。我今年66了,没有啥慢性病,除有点高血脂,其他一切正常。关键是很多老年人都遭遇膝盖受损的情况,我一点没有。这说明,适当的运动根本不会损伤膝盖。而洽洽是过度运动比如长时间长距离的步行;时间超过一小时、散步超过一万步的很容易损伤膝盖,我身边这样朋友不止一两个。
通过我长期晨跑锻炼的实践证明:生命在与运动,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