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90岁了
2024-01-25 16:00:06
标签: 随笔 婆婆90岁感言
我的婆婆妈刚刚满了90岁。虽然行动有些迟缓,但思维清新,活动自如,血压有些高但坚持吃降压药,心脏也有些问题,一直吃药控制,在她这个年龄,已经算不错了。
都说越到老越相信命,我们几兄妹有时候会跟婆婆开玩笑,说她“命硬”,她也不否认,笑而不语。其实,婆婆妈从小的命并不好。她出身在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亲在市盐务局当勤杂工,母亲是家庭妇女,解放后任居委会主任多年。婆婆妈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养家糊口的任务很重,大姐会读书考上了市的重点中学,自然受到父母亲的优待,婆婆下面的兄弟姊妹小,因此帮助母亲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婆婆身上,每天小小年纪的她就帮着母亲挑水、经常和母亲一起抬着全家老小的衣服去河边清洗,寒冬腊月,冰冷刺骨的河水使她的双手长满了冻疮,由于长期肩膀受到重压,造成脊柱弯曲变形,她毫无怨言,总觉得这是当姐姐应该承受的。
1950年她考上了市盐化工技术学校,属中专性质,毕业后被分到市盐务局做机要秘书,后又入了党。1952年经组织介绍,她认识了来自安徽的28岁的小伙子(西南服务团随刘邓大军入川),也就是我的公公,当时任市钢厂的党委副书记,他们经过相识相知相恋结为夫妻,婆婆还不到20岁就生下了大姐,公公大婆婆8岁多。紧接着几年时间里,婆婆相继生下四个孩子,当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老公,刚满四个月时,公公出事了,他在开会途中突然肚子剧痛,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终因失血过多去世,年仅37岁。当时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查不出原因,后来分析有可能是肠子的血管破裂造成的大出血。那是1959年,这时的婆婆才29岁’最大的大姐才6岁,最小的儿子才四个月。有好多的同事、邻居担心婆婆,怕她经受不住这个打击,但婆婆属于很能隐忍的人,白天努力的在单位做个称职员工,下班回家为四个孩子的吃喝拉撒付出心血和爱心,也许是等到孩子们都熟睡后,才会为自己不幸的遭遇悄悄哭上几场。
当最小的儿子9岁时,婆婆的命运又开始出现转折。婆婆的母亲实在不忍她这个老实柔弱的女儿一人拖着四个孩子艰难度日,托人介绍了一个银行职工,刚死了病妻,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儿子和五岁的女儿,也许是看着这个男人老成、稳重,很快就和他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个男人成了老公的继父,与婆婆共同生活了52年后,于2021年去世,终年96岁。
奇怪的是,从他们结婚后经济就实行AA制,也许是继父觉得他带的是两个孩子,婆婆带的是四个孩子,负担重,怕婆婆“扯蒜苗”其实,虽然公公当年是病逝,但组织上考虑孩子们太小,四个孩子都按月支付了补足费,经济负担并不是好重,居然婆婆答应了这个条件,要是放在这个年代,哪个女人会干?也许,婆婆孤独的心里太需要一个男人的肩膀靠靠,也说明了婆婆
善良和忍让。
原来五个人的家庭一下变成八个人的家庭,婆婆要操心的事更多,关键还要悉心照料一个才5岁的继女,婆婆可怜她小小年纪失去亲妈,便疏于照顾自己瘦弱多病的小儿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最小的继女身上,让她在新的家庭感受到温暖呵护。继女长大后,也对婆婆比较好,这是婆婆的善良换来的回报。
在我认识老公进入他们家庭后,婆婆一直给我的印象就是很温和的一个人,从不抱怨,从不随便指责哪个人,但她也遇到过很崩溃的事。据老公回忆,1985年,老公电大毕业的那年夏天,他突然很想念他从未见面生父,他就一个人坐着火车第一次回到安徽寻根,但这趟出行,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他任何人都没告诉就悄悄跑了。当他返回四川后,看到婆婆焦急的眼光和疼爱自己的眼神,他才知道,自己的任性给母亲带来多大的痛苦,母亲把更多的精力照顾妹妹是母亲顾全大局的胸怀,自己不应该计较。
我第一次看到婆婆嚎啕大哭,是因为他的二儿子刚七岁的孩子不小心从三米多的房顶摔下来死了,婆婆坐在医院的抢救室门口,止不住放声大哭,一哭七岁孩子早殇;二哭自己的儿子命运多桀,中年丧子;三哭自己的命运蹉跎。
婆婆用她的善良大度,隐忍包容给六姊妹带来了家的温暖和谐,也成就她幸福
晚年,祝愿婆婆健康长寿,天天快乐!
婆婆妈90岁了
我的婆婆妈刚刚满了90岁。虽然行动有些迟缓,但思维清新,活动自如,血压有些高但坚持吃降压药,心脏也有些问题,一直吃药控制,在她这个年龄,已经算不错了。
都说越到老越相信命,我们几兄妹有时候会跟婆婆开玩笑,说她“命硬”,她也不否认,笑而不语。其实,婆婆妈从小的命并不好。她出身在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亲在市盐务局当勤杂工,母亲是家庭妇女,解放后任居委会主任多年。婆婆妈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养家糊口的任务很重,大姐会读书考上了市的重点中学,自然受到父母亲的优待,婆婆下面的兄弟姊妹小,因此帮助母亲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婆婆身上,每天小小年纪的她就帮着母亲挑水、经常和母亲一起抬着全家老小的衣服去河边清洗,寒冬腊月,冰冷刺骨的河水使她的双手长满了冻疮,由于长期肩膀受到重压,造成脊柱弯曲变形,她毫无怨言,总觉得这是当姐姐应该承受的。
1950年她考上了市盐化工技术学校,属中专性质,毕业后被分到市盐务局做机要秘书,后又入了党。1952年经组织介绍,她认识了来自安徽的28岁的小伙子(西南服务团随刘邓大军入川),也就是我的公公,当时任市钢厂的党委副书记,他们经过相识相知相恋结为夫妻,婆婆还不到20岁就生下了大姐,公公大婆婆8岁多。紧接着几年时间里,婆婆相继生下四个孩子,当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老公,刚满四个月时,公公出事了,他在开会途中突然肚子剧痛,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终因失血过多去世,年仅37岁。当时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查不出原因,后来分析有可能是肠子的血管破裂造成的大出血。那是1959年,这时的婆婆才29岁’最大的大姐才6岁,最小的儿子才四个月。有好多的同事、邻居担心婆婆,怕她经受不住这个打击,但婆婆属于很能隐忍的人,白天努力的在单位做个称职员工,下班回家为四个孩子的吃喝拉撒付出心血和爱心,也许是等到孩子们都熟睡后,才会为自己不幸的遭遇悄悄哭上几场。
当最小的儿子9岁时,婆婆的命运又开始出现转折。婆婆的母亲实在不忍她这个老实柔弱的女儿一人拖着四个孩子艰难度日,托人介绍了一个银行职工,刚死了病妻,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儿子和五岁的女儿,也许是看着这个男人老成、稳重,很快就和他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个男人成了老公的继父,与婆婆共同生活了52年后,于2021年去世,终年96岁。
奇怪的是,从他们结婚后经济就实行AA制,也许是继父觉得他带的是两个孩子,婆婆带的是四个孩子,负担重,怕婆婆“扯蒜苗”其实,虽然公公当年是病逝,但组织上考虑孩子们太小,四个孩子都按月支付了补足费,经济负担并不是好重,居然婆婆答应了这个条件,要是放在这个年代,哪个女人会干?也许,婆婆孤独的心里太需要一个男人的肩膀靠靠,也说明了婆婆 善良和忍让。
原来五个人的家庭一下变成八个人的家庭,婆婆要操心的事更多,关键还要悉心照料一个才5岁的继女,婆婆可怜她小小年纪失去亲妈,便疏于照顾自己瘦弱多病的小儿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最小的继女身上,让她在新的家庭感受到温暖呵护。继女长大后,也对婆婆比较好,这是婆婆的善良换来的回报。
在我认识老公进入他们家庭后,婆婆一直给我的印象就是很温和的一个人,从不抱怨,从不随便指责哪个人,但她也遇到过很崩溃的事。据老公回忆,1985年,老公电大毕业的那年夏天,他突然很想念他从未见面生父,他就一个人坐着火车第一次回到安徽寻根,但这趟出行,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他任何人都没告诉就悄悄跑了。当他返回四川后,看到婆婆焦急的眼光和疼爱自己的眼神,他才知道,自己的任性给母亲带来多大的痛苦,母亲把更多的精力照顾妹妹是母亲顾全大局的胸怀,自己不应该计较。
我第一次看到婆婆嚎啕大哭,是因为他的二儿子刚七岁的孩子不小心从三米多的房顶摔下来死了,婆婆坐在医院的抢救室门口,止不住放声大哭,一哭七岁孩子早殇;二哭自己的儿子命运多桀,中年丧子;三哭自己的命运蹉跎。
婆婆用她的善良大度,隐忍包容给六姊妹带来了家的温暖和谐,也成就她幸福 晚年,祝愿婆婆健康长寿,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