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净因寺与土堂怪柏

(2021-04-19 08:04:59)
标签:

土堂怪柏

净因寺

太原八景之一

汾河

分类: 散文

净因寺与土堂怪柏

 

2021417日,周六,一个春暖花艳、天蓝山青的日子。在东辑虎营附近饭馆吃过一碗头脑,从旱西关乘805路公交车,到胜利桥东换乘325路公交车北行,从中北大学站点下车,南行不远,左拐,穿汾河桥,向北远望,烈石寒泉、窦大夫祠就在远处,一道清澈的河水,从北向南,穿越市区,全长713公里,最终流入黄河,奔向大海。

汾河西岸,询问去土堂看怪柏的路,一位满面笑容的老大娘,告诉我,沿路南行,第三个路口,看到净因寺的牌子,右拐不远即到。

走在汾河西岸的柏油马路上,西面是耸立延绵的崛围山,东面是汾河,阳光洒在这片山河大地温暖这方人民。离开城市的喧嚣,走在静静的阳光里,就如放飞了自我,不觉中,穿过几个村落,净因寺就在眼前。

沿着陡峭的山路,穿越村庄,只见小小的院门就在眼前,很难和太原八景的名气联系起来但当你一步走进园中,看到高大的殿堂、栩栩如生的塑像、怪柏的神态,你被震撼、被惊醒,为民族文化的神奇骄傲。

这就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北郊区崛山麓土堂村的净因寺。因寺中有土雕大佛一尊,俗称“大佛寺”。创建年代不详,多说始建于金泰和五年(1205),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20065月,净因寺作为金至明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净因寺依山而建,,坐北向南,西倚崛山,东临汾河,古柏参天,杂树交荫。碑文记载,汉时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传为山崩佛现,乃佛教净土之因缘,故在此建寺。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在寺址两侧依山筑起重檐歇山顶殿堂一座。殿阁背倚土崖,前有抱厦。阁内高达9米的释迦牟尼大佛结跏趺坐,两名护法金刚分立左右,皆为明代作品。

对于土堂的记忆,源于土堂大佛。当地人称土堂为土堂(dang)。听老山西人讲:汉朝的时候,土堂一带树多草美,每日都有一个放羊人和一个砍柴人来到这里。时间长了他俩也就熟悉了。中午都会到一棵大柏树下乘凉休息。每逢初一、十五的正午都会听到有人喊:“我要出来,我要出来……”

  起先,他俩都感觉害怕,谁也不敢吱声,也不敢对外人讲。慢慢地他俩也就习惯了,听到声音也不害怕了。有时还开玩笑说:“不许你出来”。有一段时间,总下连阴雨,砍柴人的柴因为晒不干卖不出去,心中烦闷。雨天羊也不好好吃草,放羊人受到主家责骂。两个人在大树下互相诉苦。这时,又传来“我要出来,我要出来,”的声音,两个人几乎是同时没好气地说:“你要出来就出来吧,成天喊个啥。”话音一落,只见山间飞沙走石,顿时山的前半部崩塌,露出一尊大佛。放羊人与砍柴人被埋在里面了。这一幕,恰巧被一路人看到,急忙叫附近的村民来刨土救人。人救出来时,两人抖抖身上的土,哈哈大笑,村民都觉奇怪。两人说:“我们去服侍佛爷了”。说罢,便坐化了。此时,祥云四起、云雾缭绕、天空中五彩云雾笼罩山顶,后山的山崖上怪柏丛生、枝干飞舞、组成龙凤形。云雾过后,一尊大佛端坐崖畔。后人将砍柴人和放羊人塑像立在大佛两旁,一人手执砍柴刀,一人手拿放羊鞭。

  史载,汉末,土山崖塌。今谓之山体滑坡。滑下的坡层落在山脚下,堆积成高地,山体上新出现的陡峭断面便是游人见到的“崖”了。留在崖上的柏,便是后人看到的“历历崖巅”的“土堂怪柏”。

  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曾著《土堂怪柏》图一幅,题词说:“土堂怪柏,历历崖巅,殊不怪也。”寥寥一语,道出土堂怪柏身世。土堂怪柏生长在崖巅,清癯矮小,但神态顽强、倔强。其容,憨态可掬,像是幼柏;其质,枝虬干皱,已是古木。“古木幼柏”不正是常说的“鹤发童颜”吗?暗含道意。“历历崖巅”,树身前倾,像是一把雨天给崖下游人撑着的伞;风吹木动,松柏迎客。

  净因寺殿后的柏,则是另一种风貌。生长得粗壮高大,郁郁葱葱。群冠结翠,覆盖殿顶,日光辉映下,装点得那佛殿分外幽静、庄严、肃穆。游人至此,不免感慨:崖陡风高,根裸风吹,怎么存活?同生佛地,一癯一丰,体态迥异,“殊不怪也?”赖以自然之造化。

  传说,杨六郎受命镇守天门关时,带领人马从此经过,在寺中小歇时看到这片怪柏惊叹不已,寺中住持便对他说:“你能统领千军万马,却无法数清这柏树有多少棵。”杨六郎听了不服气,非要数数看,果真数不清,于是便命士兵做了许多帖子,贴在每棵树上,可数完后再看,还有许多柏树没有贴上帖子,不得不赞叹:“真乃神怪也!”住持说道:“这里面是有玄机的,也就是疑兵阵。”后来杨六郎用“疑兵阵”大败番兵。

如今,只留下寺旁两株长势奇特、怪异的“土堂怪柏”。两株古柏相对而生,其中东面一株树皮纹理走向为顺时针方向,而西边一株则呈逆时针方向,阴平阳秘,相互守望,令人称奇。

走出净因寺,来到汾河边,再回头看净因寺,她如隐藏在山中的智者,静静守护着这方水土和这里的人民。

汾河边,施工的劳动者在忙碌着,从当地居民口中得知,政府正在把汾河打扮的更美。

 净因寺与土堂怪柏

净因寺与土堂怪柏
净因寺与土堂怪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