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影片《硫磺岛的来信》在今天的奥斯卡颁奖礼中获得最佳音效剪辑奖。不知国内是否公映,今天有幸先睹为快。
该影片前半部分一直在交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况以及烘托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其中主要是刻画了粟林忠道中将英勇抗争、殊死搏斗的英雄风范、同时也描写了两个与之对立人物的内心世界,两个想成为逃兵的新兵战士的故事...
下面是该故事的详细背景介绍:
中途岛海战的失败,宣告了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开始走上彻底溃败的道路。当美军强大的攻势波及到看似渺小却被战火硝烟弥漫的硫磺岛时,以粟林忠道中将(渡边谦)为首的日军,面对强大的美国军队的进攻,却采取了顽固的抵抗策略。狡猾的日军在硫黄岛上利用天然的山洞、矿穴以及人工挖制的地道,与美军周旋。但是,志在必得美军却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对负隅顽抗的日军采取了愈发残酷的攻势。而粟林忠道明知日军无法抵抗住来势凶猛的美军,但他还是身先士卒和同伙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事实上,这位日本军官早在写给家人的一封家书中,就已经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认知以及担忧。就在日本彻底战败前夕,仍不愿缴械投降的粟林忠道,最终在硫磺岛自杀身亡。他的这封发自硫磺岛的信则成了后人审视这段历史的有力途径……
该片的精彩程度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对人性和心理矛盾的出彩表现,牵动着观众对战事的关注和战士的关心,不管该剧历史背景是什么?结局怎样?教育意义如何?该剧的编剧始终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描写了人物与人物之间,敌对双方角色的对立统一之面。用逃兵的内心渴望和平,用被俘的美军士兵获得日军官兵的救敷来祈望美好生活,这一切的画面都客观地向我们展示那个动荡不安年代里渴望和平的希望和信心。
在大好生活的今天,我们来看该剧当然存在许多辩证的异议。但该剧是美国人导的,由美国时代华纳制作的,这种气势宏大,场面壮观的战争片,美国人总是潜移默化在导入美国式的文化和精神。
不过很久没有看大片了,这种战争题材的大场面作品2006年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叫座的也不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