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天没有上来踩一踩,觉得心中总挂记着什么,也许被这个即将来临的春节弄得晕呼呼的。顿时,眼前浮现着北京火车站前、首都机场外那些熙熙攘攘的人流,心里就作麻,不知为何,一种被集中拥挤的感觉让人呼吸困难,或许这就是游子归心似剑的感觉,从回家前的忙碌的工作停顿下来,购买车票,紧张的准备行李,到赶上回家的交通工具,这一串的生活步骤,使人精神极度紧张和刺激。当然相对那些收入不是很理想的阶层来说,回家是一次奢侈的旅行,怀揣几千大洋就这路上一阵“挥霍”,回到家中也所剩无几,仅剩全人。所以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来讲,“回家”意味着许多东西。
北京连续多天暖日,让我几乎感觉步入仲春之季,同时觉得这个春节来得似乎比任何一个春节都还要晚。一周前,我81岁的姥姥离开了人世,获得了解脱,老人家走了,屋子也许空了许多...平日那个关心和疼爱外孙的姥姥再也不会回来了,我相信姥姥她一定会在天堂为我们祝福和祈祷。她一定希望看到我们这些孝子孝孙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而且延续着她那“甘于奉献,敢于承担”的精神。还记得儿时,姥姥潜移默化的教育了我们许多为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方法。外化于形,内化与心。姥姥告诉我们“接人待物”时要外化,也就是说应当在行为上遵从外界大环境的伦理,秩序,习惯以及各种准则,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学会适应和改变;姥姥在谈到“内化”时特别强调“自己骨子里的思想和理论一定要坚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去伤害他人也不去殃及自我,正确的做人和做事。”
虽然老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姥人依然时刻在教诲着我们,每当心情低落时,我会想想过去,想想那些关系过和爱护过我的老人们和前辈们,正因为有他们所以我才学会了入世与出世。希望身边的朋友回家能多去关心老人的健康,多去了解老人的想法,与老人们交流交流思想,毕竟他们是我们长者,他们就是一本书,只要你翻开就会有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